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陳忠實>白鹿原>第18章

《白鹿原》第18章

陳忠實作品

  一場異常的年馑臨到白鹿原上。饑馑是由旱災釀成。幹旱自古就是原上最常見最普通的災情,或輕重幾乎年年都在發生,不足爲奇。通常的旱象多發生在五六七三個月,一般到八月秋雨連綿就結束了,主要是伏旱,對于秋末播種夏初收獲的青稞大麥扁豆小麥危害不大,憑著夏季這一料穩妥的收成,白鹿原才繁衍著一個個稠密的村莊和熙熙攘攘的人群。這年的幹旱來得早,實際是從春末夏初就開始的,麥子上場以後,依然是一天接一天一月連一月的炸紅的天氣,割過麥子的麥茬地裏,土地被暴烈的日曬得炸開镢把兒寬的口子,谷子包谷黑豆紅豆種不下去。有人懷著僥幸心理在幹燥的黃土裏撒下谷種,遲早一場雨,谷苗就冒出來了,早稻遲谷,谷子又耐旱;然而他們押的老寶落空了,扒開犁溝兒,撿起谷粒在手心撚搓一下,全成了酥酥的灰se粉末兒。田野裏滿都是被曬得閃閃發亮的麥茬子,犁铧cha不進鐵板似的地皮,鋼刃鐵鍁也踏紮不下去,強xing人狠著心聚著勁紮翻土地,卻撬斷了鍁把兒。旱象一直延續下去,持續不降的高溫熱得人日夜汗流不止喘息難定。村裏的澇池只剩下池心的一窪墨綠se的臭shui,孩子們仍然在泥shui裏漿洗,不幾天就完全幹涸了,旱象一直僵持到八月十五中秋節日。這是播種冬小麥的節令。人們無心賞月無心吃團圓餅全都陷入慌恐之中。白鹿原的官路上,頻頻轟響著伐神取shui的火铳,湧過披蓑著yi戴柳條的雨帽的人流。白鹿村的鄉民紛嚷嚷起來,白嘉軒心裏也急了毛躁了,讓二兒子孝武在村巷裏敲鑼告示:伐神取shui,每戶一升。

  白鹿村西頭有一座關帝廟俗稱老爺廟,敬奉著關公關老爺。關羽升天後主動請求司管從間風雨爲民賜福,村村寨寨無論大小都修建著一座關帝廟;原上自古順應西風雨,因之關帝廟一律坐落在村子的西首。白鹿村的老爺廟是一座五間寬的高大寬敞的大殿,東西兩面牆壁上彩繪著關羽戎馬倥偬光明磊落一生中的幾個光輝篇章;桃園結義單刀赴會刮骨療毒出五關斬六將等;而正殿上坐著的司管風雨的關老爺的雕塑,面顔紅潤黑鬤如漆明目皓齒神態安祥慈善如佛了。廟宇四周是三畝地的一片空園,一株株合抱粗的柏樹標志著廟宇的曆史。廟前的那棵槐樹才是村莊的曆史標志,經過無數人的手臂的度量,無論手臂長短,量出的結果都是七樓八作零三指頭。槐樹早已空心,裏頭可以同時藏住三個躲避暴雨襲擊的行路人;枝葉卻依然郁郁蔥蔥,粗大的樹gu伸出幾十步遠,巨大的樹冠濃密的樹蔭籠罩著整個廟宇的屋脊,形成一派凝聚不散的仙氣神韻。

  白嘉軒跪在槐樹下,眼前是常年支的槐樹下廢棄的青古碾盤,蠟架上cha著拳頭的大紅蠟燭躥起半尺高的火苗兒,香爐裏的紫香稠如谷苗,專司燒紙的人把一張張金黃的黃表紙連連不斷扔進瓦盆裏,香蠟紙表燃燒的嗆人的氣味彌漫在燥熱的廟場上;他的身後,跪倒著白鹿村十二歲往上的全部男人,有的頭戴柳條雨帽身披蓑yi,有的赤躶著膀子,木雕塑似的跪伏在大太陽下一動不動。碾盤的一側置放著一張方桌,別一側臨時盤起一個大火爐,三個精壯小夥子穿著一件短褲,輪流扯拉著一只半人高的特大號風箱,火焰在陽光裏像萬千歡舞的精靈,火爐烘燒著三只鐵铧和幾支鋼釺兒。鑼鼓家夥在大殿裏頭敲著。一個伐馬角的小夥子從廟門裏奔躍而出,躍上方桌。鑼鼓家夥班子也跟隨出來,在方桌周圍繼續上勁地敲著。侍守火爐的人用鐵鉗夾住一只燒成金黃se的鐵铧送到方桌跟前,伐馬角的小夥拈來一張黃表紙襯在手心去接鐵铧,那黃表紙呼啦一下子就變成灰白的紙灰,小夥尖叫一聲從方桌上跌滾下來,被接應人攙扶走了。第二個馬角從廟裏奔到槐樹下,一只腳剛跨上方桌沿兒就仰面栽倒下來。第三個馬角和頭一個如出一轍,剛抓住鐵铧就從方桌上跌翻下去。鑼鼓家夥班子第四次從廟裏送到祭臺上來的馬角是鹿子霖,他跳上方桌時渾身扭著,雙臂也扭舞著,大口吹出很響的氣lang;他一把抓住遞到臉前的鐵铧,手心裏的黃表紙完好無損;當他再去接一只筷子粗細的鋼釺時,從桌上落馬跳下了。白嘉軒霍地一聲從地上站起來,膝頭上沾著兩坨黃土佝偻著腰趟進了老爺廟的大門。

  白孝武監守在大殿裏,看見父qin走進門來,迎上前企圖勸他出去。白嘉軒一甩手走到關公神像跟前,點燃三支香cha進香爐,作揖長拜之後,就跪伏下去一動不動。他的周圍跪倒了一大片男人,等待神靈通傳自己。鑼鼓家夥更加來勁地爆響起來,在廟堂裏嗡成一片,香蠟紙表的氣味令人窒息。白嘉軒起初覺得鼻膜澀疼,隨之就得清香撲鼻,再後來就嗅不出任何氣味了;鑼鼓家夥的喧囂充耳不聞,只見那些鼓手鑼手家夥手使勁地揮動著胳膊,卻敲不出一絲聲響來。大殿裏就得異常清靜;他覺得手足和身軀漸漸變得輕如一張黃表紙,腦子裏一片空白,只是song腔裏殘留著凡人濁氣,需要張大嘴巴連續吐出去;那一瞬間似乎是最後一口汙濁的song氣噴吐出來,他就從關公坐象坐前的磚地上輕輕地彈了起來,彈出了廟門。人們看見,佝偻著腰的族長從正殿大門奔躍出來時,象一只追襲兔子的狗;他奔到槐樹下,雙掌往桌面上一按就跳上了方桌,大吼一聲:“吾乃西海黑烏梢!”他拈起一張黃表紙,一把抓住遞上來的剛出爐的淡黃透亮的鐵烨,緊緊攥在掌心,在頭頂從左向右舞擺三匝,又從右到左擺舞三匝,擲下地去,那黃表紙呼啦一下燒成粉灰。他用左手再接住一根紅亮亮的鋼釺兒,“啊”地大吼一聲,撲哧一響。從左腮穿到右腮,冒起一gu皮肉焦的的黑煙,狗似的佝偻著的腰杆端戳戳直立起來。槐樹下的廟場上鑼鼓家夥敲得震天價響,九杆火葯铳子(九月)連連爆炸,跪伏在廟場上地上的男人們一起舞扭起來,瘋癫般反覆吼誦著:“關老爺,菩薩心;黑烏梢,現真身,清風細雨救黎民……”侍候守護馬角的人,連忙取出備當的一根兩頭系著小環的皮帶,把兩只小環套住穿通兩腮的鋼釺兒,吊套在頭頂,恰如騾馬口中的嚼鐵。白嘉軒被衆人扶上擡架,八個人擡著,繞在他頭上身上的黃綢飄飄揚揚。火铳先導,鑼鼓墊後,浩浩蕩蕩朝西南部的山嶺奔去。所過村莊,鳴炮接應,敲鑼打鼓以壯聲威,騰起威武悲壯的氣勢。

  走進秦嶺峪口,沿著一條越走越窄的山路繞著山梁行進,路邊的青草被絡繹不絕的取shui的人馬踩踏倒地,拓寬了道路。天麻黑時,白嘉軒和他的族人村民終于走到黑龍潭了。潭約一丈見方,深不可測,藍幽幽的潭shui平靜不興,上無來shui,下不泄流,黑龍潭是從地下連通東海西海南海北海的一只海眼,四海龍王每年都……

白鹿原第18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18章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