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景藩老漢一步跨出街門,耀眼的太陽已經在東塬頂上升起一竿子高了,村巷裏,土場上,到走動著穿飾一新的陌生人,大都是安
家的
戚吧。還不到坐席就餐的時間,他們站在場邊上,大聲地說笑或談論,欣賞著剛剛進入初夏時節小河川道迷人的景
哩。好多的
朋呀!
唔唔!景藩老漢更吃驚了,村子北邊空閑著的打麥場上,大卡車,小吉普和明光锃亮的小轎車擺下一長排,是誰在用粗喉嚨大嗓門禁斥亂摸亂動的鄉村娃娃……好大的氣派呀!
馮安家門樓以外的半條街巷,已經被本村或外村夾的男男女女、老人娃娃圍塞滿了,簡直象河口鎮上逢集過會一樣。景藩老漢從人窩裏擠過去,走到門樓下。黑漆刷過的門板和門框,用紅漆勾出筆直的縫線;兩條大紅對聯,足有八尺長,貼在門框兩邊刷得雪白的牆壁上。嗬呀!馮家灘的莊稼人,誰家貼過這樣長的對聯!
院子裏,撐起一頂綠帆布帳篷(莊稼人都是用葦席搭棚),遮擋著陽光。庭院四周,懸挂著
朋鄉友贈送的綢緞被面和印花
單,五顔六
,流光溢彩,平時清淡雅靜的屋院,現時看去跟百貨商店的布匹展銷貨架一樣了。收音機(其實是收錄機)播放著歡快的樂曲,渲染著婚事的喜慶氣氛。景藩老漢看得眼睛花了,辨認不出自己老伴昨晚送到安
家的那條被面,究竟挂在哪個角落裏。
“老書記到——”誰在喊。
忙著和閑著的人,都轉過頭來和他打招呼,景藩老漢忽然覺得在這樣的場合裏有點拘束了,不象以往參加馮家灘任何一個小夥子的婚禮時那樣從容和坦然。他有點窘迫地走到庭院裏,看見一夥人圍著小學民辦教師在用毛筆記寫禮單。民辦教師揚起臉,笑嘻嘻地說:“老書記,啥時候給馬駒兄弟辦事呀?也按馮經理家的這個派勢辦!”
景藩老漢臉一熱,心一沈,扭過臉去了。民辦教員並無惡意的一句玩笑話,正好撞到老漢心中的傷疤上頭了。老漢走進這個門樓的時光,強烈的現場實景的刺激,早已使他悔愧得難以擡頭了。他坐在小學教員寫字的方桌旁,悻悻地苦笑著。
“老哥,你怎麼坐在這兒?走,屋裏坐。”
馮安站在當面,剃刮得幹淨的腮幫上泛著串臉胡碴的藍光,紅光滿面,兩只大眼笑眯眯地瞅著他,實心實意地把穿著黑呢製服的胳膊搭到他的肩頭上,
熱地摟著推著他往裏屋走去,馮家灘的莊稼人,看著這兩個曾經一同在本村創辦過農業社的第一任幹部,搭肩勾背地走過庭院,紛紛投來奇異的眼光:兩人的穿戴和氣度,相差太遠羅!
接過安遞來的一支黑
機製卷煙,景藩老漢坐下,掩飾住自己灰敗的情緒,勉強用恭賀的口氣說:“百事順心吧?”
“湊合。”安矜持地笑笑,頭一擺,籲歎著,“嗨!我說叫倆娃把錢帶上,到上海、杭州逛一程算咧!現在興得旅行結婚,也省得家裏勞神。老婆子老腦筋,非得要在家裏辦不可。花錢莫說,攪得
戚朋友不得安甯……”
景藩老漢深深低下頭去,洋溢在馮安臉上和話語裏的優越感,是這樣明顯。人家是媳婦不愁,花錢不愁,僅僅是結婚方式上的一點小矛盾喀!
安正說得洋洋得意時,有人來傳報,說是有哪家重要
朋來到門外了,要他去迎接。
“老哥,你坐著喝茶,抽煙。”安站起來,無可奈何地攤開雙手,叮囑說,“我一會就回來,咱倆好好談一談,平時老是遇不到一塊兒。”
安走出門去了。裏屋裏坐著的人,從服裝舉止上看,全是在
家單位或機關的“工作人”,只有他馮景藩一個農民老漢。有那麼兩位幹部,他看去有點面熟,只是記不起名姓了。他沒有和他們說話扯閑的興致,就咂著卷煙,坐在那裏,二十多年前的那一段路,現在是這樣強烈地從腦袋深
映現出來——
馮景藩二十五六歲的時光,在小河川道裏辦起了第一個農業生産合作社。高鼻梁,深眼窩的年輕莊稼漢子,表現出一種令人尊服欽佩的大公無私的獻身精神,熱情而又踏實的工作作風。中共河口縣委組織部的負責人,早已瞅准了這個優秀的幹部坯型,等到馮家灘農業杜剛一建立,就給河西鄉支部下了調令,調馮家灘中共
員馮景藩到河東鄉任鄉
支部書記。即將開始的農業合作化gāo cháo,需要大批得力的幹部。
馮景藩接到調令的時候,激動得厲害。的信任,使這個在舊中
農村遭難受辱的莊稼漢子,心裏湧起怎樣高漲的革命熱情啊!爲了一個緊急會議,他幾次深夜涉過結了冰的小河,把通知送到河那邊去,而不願意繞道走兩裏以外的獨木橋。從河西鄉馮家灘初級農業合作社主任,到河東鄉的
支部書記,這之間有多大的臺階,他充分想到了,卻不怕。什麼不是人學的呢?他已經
手創辦了河西鄉的第一個農業合作社,到河東鄉開展合作化工作,他心裏很踏實,很有信心。
就在他籌思河東鄉未來的工作的時候,屋裏一下子湧進來農業社的男女社員,亂口紛紛:
“咱農業社剛剛成立……”
“你一走,就怕社裏亂套……”
“你遲走一年行不行呢?”
馮景藩愣住了,激動得熱淚滾滾,張大著嘴巴說不出話。看著那一張張男人和女人以至滿腮胡須的老人的臉,他忽然問自己:馮景藩呀馮景藩,你是個什麼東西,自個還不清楚嗎?繳不出軍捐稅糧款,保公所的保丁把你壓倒,打斷了兩根柳木棍子;抓了壯丁,開拔到河南,逃跑時,槍子兒挂著耳朵梢兒,你是重過一世的人。那時候死了你馮景藩,跟踩死一只螞蟻一樣。那時候在馮家灘,你說話不頂財東家放一個屁響。而今你活著,有這麼多鄉
離不得你,自己能不理會衆人的熱腸話嗎?他實心實意地對衆人說:“縣委調我哩!事先沒跟我說一聲,我也實情離不開咱的社……”
剛剛加入農業社的新社員們,還不懂得新社會裏幹部調動的政策,他們當場推薦出三位社員代表,連夜趕到河西鄉鄉政府,向中共河西鄉的負責人“進谏”……
鄉支部書記正中下懷。他也擔心全鄉新建的第一個試點社出現問題而影響農業合作化運動的開展,樂得把馮景藩這樣強硬的幹部留下。于是,他特別加重語氣地向縣委組織部彙報反映了社員的呼聲。縣委組織部收回原調令,改調馮家灘農業社副主任馮安
,就任河東鄉鄉長……
“老哥,你看……本來是調你。”馮安爲難地說,態度十分誠懇,“我的能耐不行……”
“咱倆再甭推讓了……快上任去吧!”景藩誠懇地勸說,“咱窮兄弟能有今天,做夢也想不到。器重咱,社員相信咱,咱在哪裏都一樣喀!都是
的工作……
初夏第3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