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土地的重新分配,由于徹底幹淨地廢除吸吮莊稼人骨髓的苛捐雜稅,由于人民政府頒布發展生産的政令,由于提倡男女平等,尊重女權,由于風調雨順……梆子井解放後三四年間發生了——首先是經濟上隨之是精神上——驚人的變化。一幢幢新瓦房在荒園空院中撐起來了,一匹匹高腳牲畜從十裏堡集鎮上牽回村莊裏來了,一個個光棍後生喜盈盈娶回新媳婦來了。梆子井村前的河川裏,時時可以聽見莊稼漢子粗聲豪氣的“亂彈”調兒。
景榮老五更是雄心勃發。他對老婆不能生兒育女早已死心,抱養的一雙兒女填補了精神上和感情上的缺憾,重要的是新的生活時時刻刻在激發他大幹一場的雄心。做夢也想不到的好世道呀!不怕財東欺侮,不怕土匪打家劫舍,不怕拉兵賣壯丁,不怕軍馬草料捐稅……景榮老五心裏說,莊稼人現時還什麼閑心呢?啥啥兒閑心也不用
念了!只有一樣:勞動生産,過好日月!在這樣好的世道裏,誰要是過不好日月,還弄得缺
少吃,就不會引人同情反而要遭到唾罵了。
他分得一畝坡地,半畝田,連同自家的土地算一起,有五畝地了。他把這五畝旱地和
田的莊稼,完全放心地交給梆子老太去務弄,自己重
舊弓,幾乎一年四季都串遊在熟悉的渭河北岸的棉花産區的鄉村裏。“嘣嘣嘎——嘣嘣嘎——”光滑的棗木彈花弓,在他懷裏彈出流
般的音樂。直到他的腰包脹滿,才在夏秋兩季收獲和播種的時月趕回梆子井村來。他心裏有自己的算盤:先攢錢,後置買土地,人民政府的紙製鈔票,再不用擔心貶值羅!一般莊稼人手裏有錢了,總是急于買地。他不急,想想吧,他買下的土地稍一多,梆子老婆就務弄不過了,就要把他的手腳拴到土地上去了,很難出門彈棉花掙錢了。他要攢錢,先蓋一座三合院瓦房,住得寬敞舒服,再不必擔心
雨天漏雨滴
了。等到養子長得能扶犁耕地的時候,置田買地,那時他將是一戶殷實的莊稼院的主人了。
“各家有各家的打算,咱有咱的計劃。”景榮老五把他與衆不同的打算,給梆子老太亮了底兒,自信地說,“你只管給咱把家管好,我在外鄉彈棉花就放心了,甭看人家做啥!”
第二天,留下一厚疊人民幣,交給梆子老太去保存,他背起彈花弓,雄赳赳地走出家門,又走出梆子井了。
收割麥子以前的漫長的春季裏,小河川道兩岸的鄉村裏,呈現著農閑時月的和諧景象。鋤罷麥子以後,田間就沒有什麼大的活路了,棉花種得很少,整地花不了多少工夫,男人們各自尋找掙錢的門路,進城做工或者串遊到外鄉賣手藝去了。女人們從紡車下忙到織布機上,准備一家人夏季的服和拆洗已經
下的棉
棉褲。整個梆子井村,紡車嗡嗡叫,織機誇哒響,和諧而又優雅的農家三月。
梆子老太終于沒有學會紡線和織布的技能。阿婆在世時,忙著領她到遠近
的山神古寺裏去求神乞子,沒有心思教她坐在紡線車前或織布機上學習紡線織布的興趣了。阿婆去世以後,她只好學會了簡單的縫補手藝,勉強可以給景榮老五和抱養的兒女縫製針腳粗放(式樣更談不上了)的
褲。她家的棉花,只好花工錢請旁的女人紡成線,再織成布,好在景榮老五一身好力氣,彈花掙得不少錢,彌補了這個虧缺。
新社會所展示出的新的生活秩序,給梆子井村所有的莊稼人幾乎無一例外地帶來了好。經濟上開始翻身,人權上再不受保長和財東的欺侮了,梆子井村那幾個活得頂窩囊的莊稼人,也敢于走到村當中的大槐樹下,笑吟吟地說閑話了。而僅僅在兩年以前,這個大槐樹下的這塊顯眼的位置,是保長和財東的領地,窮人們望一眼也要
腳發抖的。好了,而後初晴不能下地幹活的時候,莊稼人聚集到大槐樹下來,說笑逗趣偏閑話,下棋“糾方”“狼吃娃”,盡興地玩了。
所有別人能得到的好,梆子老太和她的男人景榮老五也都得到了。可是……梆子老太不能生兒育女的缺憾卻是無法解除的。雖然養子和養女已經高過膝頭,毫不生分地喚爹叫娘,總不能融化她心裏的那一塊冰土地帶。雖然阿婆已經過世,她依然忘記不了阿婆領她求神乞子路上的那種怨恨的眼光,令人寒心啊!雖然景榮老五現在雄心勃勃地掙錢發家,她卻忘不了他在那幾年間對她的冷漠和鄙視。她和人不一樣呀!從她對自己也失去生育的信心以後,就自覺低人一頭了!她在屋裏和丈夫、阿婆說話,有一種無法克服的理屈氣短的心情;在村裏和老婆婆或小媳婦們說話,也是有一種無法排除的不如人的感覺啊!
這一年春天,發生了一件不尋常的事。
河灣鄉許鄉長到梆子井村來,在村長胡長海的陪同下,自召開了梆子井村的村民大會,選舉勞動模範。男人們圍坐在大槐樹的東側,女人們圍坐在大槐樹的西邊。婦女們扭扭捏捏,梆子老太則自覺地站在更遠一點的地方。不料,快嘴二嬸第一個發言,就提出了梆子老太,女人們紛紛表示同意了。解放後政府提倡男女平等,要把婦女從鍋頭、炕邊解放出來,有好些女人聽了只是笑笑,仍然心甘情願地在鍋頭和炕頭周圍打轉轉,解放不了自己。可梆子老太早在解放前就和景榮老五平等了,一樣推糞,一樣挑
,一樣叉開雙
站在耱耙上,抓住牛尾巴耱地……梆子老太當選婦女們的勞模,是當之無愧的。
“黃桂英同志,不簡單哩!”鄉長問清楚梆子老太的真名實姓,當著全村女人們的面,大聲感慨地說,“舊社會婦女受三從四德的層層壓迫,出門不敢揚頭,進門不敢大聲說話,整天圍著鍋頭轉。黃桂英同志能打破束縛,參加田間生産勞動,真個不簡單哩……”
女人們紛紛把眼光朝梆子老太投射過來,驚奇的,羨慕的,盯得梆子老太不好意思了。她低下頭,臉熱了,心在咚咚地跳。許鄉長的話像一把火塞進她的膛,全身都熱烘烘的了。阿婆在世時,沒有當面說過她什麼好話,寡言少語的景榮老五也很少誇獎過她。許鄉長——河灣鄉十裏八村的一鄉之長啊,這樣的大人物在衆人面前誇獎她,她簡直承受不了這樣的意料不到的光榮呀!
“大家要向黃桂英學習!”許鄉長向梆子井的所有到會的婦女號召說,“男子漢能辦到的事,婦女也能辦到——黃桂英同志已經做出榜樣了。”
梆子老太揚起頭,許鄉長的粗壯的聲音在大槐樹下飛揚,男人和女人們揚著頭,聽許鄉長要他們向她學習的話。晚霞是明麗的,照在樹梢、房脊上,天空多麼藍啊!
“你要發揚成績,起帶頭作用。”許鄉長側轉過身來,瞧著她,“帶動全婦女,積極生産!”
梆子老太發覺……
梆子老太“盼人窮”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