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林語堂>京華煙雲>關于《京華煙雲》

《京華煙雲》關于《京華煙雲》

林語堂作品

  我站在這個地位很難寫書評,女兒批評父qin的書,似乎從來未聽見過。那又何必寫呢?因爲好像話藏在肚子裏非說不可。可不要說我替父qin吹牛,也不用罵我何以如此膽大,因爲我要用極客觀的態度來批評,雖然情感也不可無。我知道父qin每晨著作總是起來走走吃吃shui果,當他寫完紅玉之死,父qin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淚所寫成,今流淚,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京華煙雲》是一部好幾篇小說聯成的長篇小說,但不因此而成一部分散漫無結構的故事,而反爲大規模的長篇。其中有佳話,有哲學,有曆史演義,有風俗變遷,有深談,有閑話,加入劇中人物之喜怒哀樂,包括過渡時代的中guo,成爲現代的中guo的一本偉大小說。

  《京華煙雲》在實際上的貢獻,是介紹中guo社會于西洋人。幾十本關系中guo的書,不如一本道地中guo書來得有效。關于中guo的書猶如從門外伸頭探入中guo社會,而描寫中guo的書卻猶如請你進去,登堂入室,隨你東西散步,領賞景致,叫你同中guo人一起過日子,一起歡快,憤怒。此書介紹中guo社會,可算是非常成功,宣傳力量很大。此種宣傳是間接的。書中所包含的實事,是無人敢否認的。

  然此小說實際上的貢獻是消極的,而文學上的貢獻卻是積極的。此書的最大的優點不在xing格描寫得生動,不在風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繪的巧妙,而是在其哲學意義。你一翻開來,起初覺得如奔濤,然後覺得幽妙,流動,其次覺得悲哀,最後覺得雷雨前之暗淡風雲,到收場雷聲霹雳,偉大壯麗,悠然而止。留給讀者細嚼余味,忽恍然大悟;何爲人生,何爲夢也。而我乃稱歎叫絕也!未知他人讀畢有此感覺否?故此書非小說而已!或可說,“浮生若夢”是此書之主旨。小說給人以一場大夢的印象時,即成爲偉大的小說,直可代表人生,非僅指在二十世紀初葉在北京居住的某兩家的生活。包括無涯的人生,就是偉大的小說。

  全書受莊子的影響。或可說莊子猶如上帝,出三句題目教林語堂去做,今見林語堂這樣發揮盡致,莊子不好意思不賞他一枚仙桃羅!此書的第三部題爲“秋季歌聲”(即第三個題目),取莊周“臭腐化爲神奇,神奇化爲臭腐”,生死循環之道爲宗旨:秋天樹葉衰落之時,春已開始,起伏循環,天道也。故第三卷描寫戰爭,可謂即描寫舊中guo的衰老,就是新中guo的萌芽。故書中有“晚秋落葉聲中,可聽出新春的調子,及將來夏季的強壯曲拍”等語。

  又有一段論人之永生與寶石之永生,我認爲非常重要。可說人之永生是種族的,而寶石的永生是單獨的,木蘭遊觀始皇無字碑那一段尤說得詳盡。那一塊石頭無情無感,故永遠生存,人爲有情之動物,故個人死去而家族卻永遠流傳。有人說這不過爲要充滿人求永生之慾望,強爲解釋,但我說有深道理在內,非妄言也。

  木蘭的生活變遷,也很值得研究:從富家生長享用一切物質的安適,後變爲村婦,過幽雅山居的生活,及最後變爲普通農民,成爲忍苦,勇敢,偉大的民衆大海中的一滴shui。父qin曾說:“若爲女兒身,必做木蘭也!”可見木蘭是父qin的理想女子。

  書中人物差不多可以代表中guo社會各種人物。此書內可以看見舊派人物慢慢的消滅,新式的人物跟著出來。代表最舊的是牛夫婦,曾老爺;代表新的是環兒,陳三,黛雲。祝你們勝利!

  這部小說雖然是用英文寫成,卻有許多奧妙chu,非中guo人看不出來。西洋人看書比較粗心,也許不會ti悟出來。中guo奇特的心理,非中guo人不能了解。又如書中談《紅樓夢》之chu,當然非未讀《紅樓夢》者所能欣賞的。也有幾chu諷刺某一派人,也得中guo人才能領會。

  一九三八的春天,父qin突然想起翻譯《紅樓夢》,後來再三思慮而感此非其時也,且《紅樓夢》與現代中guo距離太遠,所以決定寫一部小說。最初兩個月的預備全是在腦中的,後來開始打算,把表格畫得整整齊齊的,把每個人的年齡都寫了出來。幾樣重要事件也記下來。自八月到巴黎時動筆,到一九三九年八月擱筆。其中搬遷不算,每晨總在案上著作,有時八頁,有時兩頁,有時十五頁,而最後一天共寫了十九頁,成空前之紀錄。其中好多佳話或奇遇,都是涉筆生趣,臨文時杜撰出來的。

  父qin不但在紅玉之死後揮淚而已,寫到那最壯麗的最後一頁時,眼眶又充滿了眼淚,這次非爲個人悲傷而掉淚,卻是被這偉大的民衆所感動,眼淚再收也收不住了。作者寫得自己哭了,怎麼會叫讀者忍著眼淚咽下去呢?

  《京華煙雲》是一本可以隨時翻看的小說,並不是一定要有閉時才看,最好是夜闌人靜時獨自個兒看;困倦時,起來喝口清茶自問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醜否?”

《京華煙雲》關于《京華煙雲》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一章 後花園富翁埋珠寶 北京城百姓避兵災”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京華煙雲》第一章 後花園富翁埋珠寶 北京城百姓避兵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