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羅素>哲學問題>第十二章 真理和虛妄

《哲學問題》第十二章 真理和虛妄

羅素作品

  我們關于真理的知識是和關于事物的知識不相同的,它有個反面,就是錯誤。僅就事物而論,我們可以認識它們,也可以不認識它們,但是沒有一種肯定的思想狀態,我們可以把它描述爲是對事物的錯誤知識;無論如何,只要我們是以認識的知識爲限時,情形便是如此。無論我們所認識的是什麼,它總歸是某種東西:我們可以從我們的認識作出錯誤的推理,但是認識本身卻不可能是靠不住的。因此,談到認識,便沒有二元xing。但是,談到關于真理的知識便有二元xing了。對于虛妄的,我們可以像對真確的是一樣地相信。我們知道,在許許多多問題上,不同的人抱有不同的和勢不兩立的見解:因此,總歸有些信念是錯誤的。既然錯誤的信念和真確的信念一樣地常常被人堅持,所以如何把錯誤的信念從真確的信念中區別出來,就成了一個難題。在一件已知事例中,如何能夠知道我們的信念不是錯誤的呢?這是一個極其困難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不可能有完全滿意的答案。然而,這裏有一個初步問題比較不大困難:即我們所說真確的和虛妄的是什麼意義?這個初步問題就是我們本章所要考慮的。

  在本章裏,我們不問我們如何能夠知道一種信念是真確的還是虛妄的,我們只問:一種信念是真確的還是虛妄的這個問題是什麼意義。對于這個問題的明確答案,有助于我們對哪些信念是正確的這個問題獲得一個解答,但是,目前我們只問“什麼是真確的?”“什麼是虛妄的?”而不問“哪些信念是真確的?”和“哪些信念是虛妄的?”。把這些不同的問題完全分開來是非常重要的,因爲這兩者的任何混淆所産生的答案,實際上對任何一個問題都不適用。

  倘使我們想要發現真理的xing質,便有三點應當注意,任何理論都應當滿足這三個必要條件。

  (l)我們的真理理論必須是那種承認有它的反面(即虛妄)的理論。許多哲學家都未能很好地滿足這個條件:他們都是根據我們在思想上認爲應是真確的東西來構造起理論,于是就極難爲虛妄找到一個位置。在這方面,我們的信念理論必須有別于我們的認識理論,因爲就認識而論,不必考慮任何反面。

  (2)就真理和虛妄的相互關聯而言,倘使沒有信念,便不可能有虛妄,因而便也不可能有真理;這是顯而易見的。倘使我們設想一個純粹物質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就會沒有虛妄的位置,即使其中有可以稱爲“事實”的一切,但是它不會有真理,這是就真理和虛妄屬于同類事物而言。事實上,真理和虛妄是屬于信念和陳述的xing質:因此,一個純粹物質的世界就既不包括信念又不包括陳述,所以也就不會包括有真理或虛妄。

  (3)但是,正和剛才我們上面所說的相反,應該注意:一種信念是真理還是虛妄,永遠有賴于信念本身之外的某種東西而定。如果我相信查理第一死在斷頭臺上,那麼我的信念就是真確的,這並不是由于我的信念的任何內在xing質,——關于這一點,只憑研究信念,就可以發現,——而是由于兩世紀半以前所發生的曆史事件。如果我相信查理第一死在他的chuang上,我的信念就是虛妄的;不管我的信念鮮明程度是如何高或者如何慎重才達到這個結論的,一概阻止不了這個信念之爲虛妄,那原因就在于許久以前所發生的事實,而不在于我的信念的任何內在xing質。因此,雖然真理和虛妄是信念的某些xing質,但是這些xing質是依賴于信念對于別種事物的關系,而不是依賴于信仰的任何內在xing質。

  上述的第三個必要條件,引導我們采取了這種見解,即認爲真理存在于信念和事實相符的形式之中;整個說來,這種見解在哲學家中是最普遍的。然而,要發現一種無可反駁的相符形式,決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一部分就是由于這一點,(一部分也由于覺得:倘使真理存在于思維和思維以外的某種東西的相符之中,那麼在已經達到真理時,思維也永遠不會知道的),許多哲學家就都想給真理找一個定義,即真理並不存在于與完全在信念之外的某種東西的關系。真理在于一致xing的學說曾盡了最大的努力,想要提出這樣的定義來。據說,在我們的信念ti系中,缺乏一致xing就是虛妄的標志。而一個真理的精髓就在于構成爲一個圓滿的ti系,也就是構成爲大真理的一部分。

  然而,這種看法有一個很大的困難,或者毋甯說,有兩個極大的困難。第一個是:我們沒有理由來假定只可能有一個一致的信念ti系。也許一個小說家用他豐富的想象力,可以爲這個世界創造出來一個過去,與我們所知道的完全相合,但是與實在的過去卻又完全不同。在科學事實裏,往往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假說,都可以說明我們對于某一問題所已知的一切事實;雖說在這種情況中,科學家們總想找出一些事實,目的只在于證明一個假說而排斥其余的,但是還沒有理由說他們應該永遠獲得成功。

  再者,在哲學裏,兩種敵對的假說都能夠說明一切事實,這似乎並不罕見。因此,舉例來說,人生可能是一場大夢,而外部世界所具有的實在程度不過是像夢中的客ti所具有的實在程度而已;但是,盡管這種看法和已知的事實似乎並非不一致,然而還是沒有理由要選擇這種看法而抛棄掉普通常識看法,根據普通常識看法,別的人和別的事物都確實存在著。這樣,一致xing作爲真理的定義就無效了,因爲沒有證據可以證明只有一個一致xingti系。

  對于真理的這個定義,還有另外一個反駁,即認爲“一致xing”的意義是已知的,而在事實上,“一致xing”卻先假定了邏輯規律的真理。兩個命題都真確時,它們是一致的;當至少其中一個是虛妄時,彼此就不一致了。現在,爲了要知道兩個命題是否都是真確的,我們就必須知道像矛盾律這樣的真理。比如說,根據矛盾律,“這棵樹是一棵山毛榉”和“這棵樹不是一棵山毛榉”這兩個命題就不是一致的。但是倘使以一致xing來檢驗矛盾律本身,我們便會發現:倘使我們假定它是虛妄的,那麼便再沒有什麼東西是與其他東西不一致的了。這樣,邏輯規律所提供的乃是架子或框架,一致xing的試驗只是在這個框架裏適用;它們本身卻不能憑借這種試驗而成立。

  由于上述兩個原因,便木能把一致xing作爲提供了真理的意義而加以接受,雖則一個最重要的真理驗證,往往是要在相當數量的真確xing之後才成爲已知的。

  因此,我們不得不又回到了原來的問題——把符合事實看成是構成真理的xing質。我們所謂“事實”是什麼,信念和事實間所存在的相應關系的xing質又是什麼?爲了使信念真確起見,這些仍然應當精確……

哲學問題第十二章 真理和虛妄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十二章 真理和虛妄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