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羅素>西方哲學史>英國版序言

《西方哲學史》英國版序言

羅素作品

  如果要使本書免于受到多于其所應得的嚴厲的批評(毫無疑問,嚴厲的批評是它所應得的)的話,作一些辯解和說明就是必要的。

  向研究不同學派和個別哲學家們的專家們,應當說幾句辯解的話。對于我所論述的每一個哲學家,萊布尼茲可能例外,都有人比我知道得更多。然而,如果要寫一部涉及廣泛範圍的著作,這種情況就是難以避免的:既然我們並不是不死的神仙,則凡寫這樣書的人,其對于書中任何一部分所花費的時間,勢必比一個集中精力于一個作者或一個短時代的人所能花費的時間要少。有些對學術要求嚴格而毫不寬貸的人們會斷言:涉及廣泛範圍的書根本就不應當寫,或者,如果寫的話,也應當由許多作者的專題論文所組成。但是許多作者的合作是有其缺點的。如果在曆史的運動中有任何統一xing,如果在前後所發生的事件之間有任何密切聯系;那末,爲了把它表述出來,對前後不同時代所發生的事情就應在一個人的思想中加以綜合。一個研究盧梭的學者在正確敘述其和柏拉圖與普魯塔克書中的斯巴達的關系方面可能有困難,一個研究斯巴達的曆史家未必就能先知般地意識到霍布斯、費希特和列甯。本書的目的正是要顯示這樣的關系,而這一目的只有通過進行廣泛範圍的考察才能完成。

  哲學史已經很多了,但據我所知,還沒有一部其目的與我爲自己所定的完全相同。哲學家們既是果,也是因。他們是他們時代的社會環境和政治製度的結果,他們(如果幸運的話)也可能是塑造後來時代的政治製度信仰的原因。在大多數哲學史中,每一個哲學家都是仿佛出現于真空中一樣;除了頂多和早先的哲學家思想有些聯系外,他們的見解總是被描述得好象和其他方面沒有關系似的。與此相反,在真相所能容許的範圍內,我總是試圖把每一個哲學家顯示爲他的環境的産物,顯示爲一個以籠統而廣泛的形式,具ti地並集中地表現了以他作爲其中一個成員的社會所共有的思想與感情的人。

  這就需要cha入一些純粹社會史xing質的篇章。如果沒有關于希臘化時代的一些知識,就沒有人能夠理解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魯派,如果不具備一些從第五世紀到第十五世紀基督教發展的知識,就不可能理解經院哲學。因此,我簡單扼要地敘述了在我看來對哲學思想最有影響的主要曆史梗概;對于某些讀者可能不很熟習的曆史,我還作了極爲詳盡的敘述——例如,在初期中世史方面。但在這些曆史xing的篇章裏,我已嚴格地摒除了任何看來對當時和後代哲學沒有、或很少有關系的情節。

  在象本書這樣一部著作裏,材料的選擇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如果沒有細節,則作品就會空洞而乏味;如果有細節,又有過分冗長令人難以忍受的危險。我尋求了一個折衷辦法,這就是只敘述那些在我看來具有相當重要xing的哲學家;關于他們所提到的則是這樣一些細節,即使其本身不具有基本重要xing,卻有著闡明或使描繪顯得生動的xing質,因而是有價值的。

  哲學,從遠古以來,就不僅是某些學派的問題,或少數學者之間的論爭問題。它乃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就是試圖這樣來考慮它的。如果本書有任何貢獻的話,它就是從這樣一種觀點得來的。

  本書的問世,應歸功于巴恩斯博士;它原是爲賓夕法尼亞大學巴恩斯基金講座撰寫的,並曾部分地在該chu講授過。

  正如在最近13年以來我的大多數著作一樣,在研究工作和其他許多方面,我曾受到我的器子巴特雷西亞·羅素的大力協助。

《西方哲學史》英國版序言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緒論”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西方哲學史》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