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羅素>西方哲學史>第二章 米利都學派

《西方哲學史》第二章 米利都學派

羅素作品

  每本哲學史教科書所提到的第一件事都是哲學始于泰勒斯,泰勒斯說萬物是由shui做成的。這會使初學者感到泄氣的,因爲初學者總是力圖——雖說也許並不是很艱苦地——對哲學懷抱一種似乎爲這門課程所應有的那種尊敬。然而我們卻有足夠的理由要推崇泰勒斯,盡管也許是把他當成一位科學家而不是當成一位近代意義上的哲學家來推崇。

  泰勒斯是小亞細亞的米利都人,米利都是一個繁榮的商業都市,其中有大量的奴隸人口,而在自由民中富人和窮人之間又有著尖銳的階級鬥爭。“在米利都,人民最初獲得了勝利,殺死了貴族們的妻子兒女;後來貴族又占了上風,把他們的對方活活燒死,拿活人作火把將城內的廣場照得通亮。”①在泰勒斯的時代,小亞細亞絕大多數的希臘城市裏都流行著類似的情況。米利都正象伊奧尼亞其他的商業城市一樣,在公元前七世紀和六世紀,在經濟上與政治上有過重要的發展。最初政權屬于占有土地的貴族,但是逐漸地被商人財閥政治所代替。後來又被僭主所代替,僭主(照例)是由民主dang派的支持而獲得權力的。呂底亞王guo位于希臘海岸城市的東部,但是直到尼尼微的陷落(公元前612年)爲止,一直與這些城市維持著友好的關系。這使得呂底亞可以自由自在地專心對付西方,但是米利都通常總能夠與之保持友好關系,尤其是和最後一個呂底亞王克利索斯,克利索斯是公元前546年被居魯士所征服的。米利都也和埃及有著重要的關系,埃及王是依靠著希臘的雇傭兵的,並且開放了一些城市對希臘貿易。希臘在埃及最早的殖民地,是米利都衛隊所占據的一個要塞;但是公元前610-560年這段時期,希臘在埃及最重要的殖民地是達弗尼。耶利米和其他許多猶太逃亡者就在這裏躲避過尼布甲尼撒大王(耶利米書,第43章第5節以下);雖然埃及毫無疑問地影響了希臘人,猶太人卻並沒有,我們也不能設想耶利米對于懷疑的伊奧尼亞人除了恐怖之外,還會感到什麼別的。

  我們知道關于泰勒斯的年代最好的證據,就是他以預言一次日蝕而著名,根據天文學家的推算,這次日蝕一定是發生在公元前585年。其他現存的證據也都一致把他的活動大約放在這個時期。預言一次日蝕並不能證明他有什麼特殊的天才。米利都與呂底亞是聯盟,而呂底亞又與巴比倫有文化上的關系;巴比倫的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日蝕大約是每經十九年的周期就會出現一次。他們能夠大致完全成功地預言月蝕,但是在一個地方看得見的某次日蝕在別個地方卻可以看不見的這一事實卻妨礙了他們對于日蝕的預言。因此,他們只能知道到在某一定的日期便值得人們去期待日蝕的出現,這或許便是泰勒斯所知道的全部。無論是泰勒斯還是巴比倫人,都不知道爲什麼會有這種周期循環。

  據說泰勒斯曾經旅行過埃及,並且從這裏給希臘人帶來了幾何學。希臘人所知道的幾何學大ti上是憑經驗的,並沒有理由可以相信泰勒斯達到了象後來希臘人所發現的那種演繹式的證明。他似乎發現了怎樣根據在陸地上的兩點所做的觀察去推算船在海上的距離,以及如何從一個金字塔影子的長度去計算它的高度。有許多其他的幾何定理也都歸之于他的名下,但恐怕是歸錯了的。

  他是希臘的七哲之一,七哲中每個人都特別以一句格言而聞名;傳說他的格言是:“shui是最好的”。

  根據亞裏士多德的記載,泰勒斯以爲shui是原質,其他一切都是由shui造成的;泰勒斯又提出大地是浮在shui上的。亞裏士多德又提到,泰勒斯說過磁石ti內具有靈魂,因爲它可以使鐵移動;又說萬物都充滿了神。①萬物都是由shui構成的,這種說法可以認爲是科學的假說,而且絕不是愚蠢的假說。二十年以前,人們所接受的觀點是:萬物是由氫所構成的,shui有三分之二是氫。希臘人是勇于大膽假設的,但至少米利都學派卻是准備從經驗上來考查這些假設的。關于泰勒斯我們知道得太少了,因而不可能完全滿意地恢複他的學說,但是關于他的米利都學派的後繼者們,我們知道的要多得多;因此設想他的後繼者們的看法有些得自于泰勒斯,這是十分合理的。他的科學和哲學都很粗糙,但卻能激發思想與觀察。

  關于他雖有許多傳說,但是我並不以爲人們所知道的多于我上面所提到這幾件事實。有幾個故事是很有趣的,例如亞裏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學》(1259a)所說的那個故事:“人們指責他的貧困,認爲這就說明了哲學是無用的。據這個故事說,他由于精通天象,所以還在冬天的時候就知道來年的橄榄要有一場大豐收;于是他以他所有的一點錢作爲租用丘斯和米利都的全部橄榄榨油器的押金,由于當時沒有人跟他爭價,他的租價是很低的。到了收獲的時節,突然間需要許多榨油器,他就恣意地擡高價錢,于是賺了一大筆錢;這樣他就向世界證明了只要哲學家們願意,就很容易發財致富,但是他們的雄心卻是屬于另外的一種”。

  米利都派的第二個哲學家阿那克西曼德比泰勒斯更有趣得多,他的年代不能確定,但是據說在公元前546年他已經六十四歲了,並且我們有理由設想這種說法是多少近于真相的。他認爲萬物都出于一種簡單的元質,但是那並不是泰勒斯所提出的shui,或者是我們所知道的任何其他的實質。它是無限的、永恒的而且無盡的,而且“它包圍著一切世界”——因爲他認爲我們的世界只是許多世界中的一個。元質可以轉化爲我們所熟悉的各式各樣的實質,它們又都可以互相轉化。關于這一點,他作出了一種重要的、極可注意的論述:“萬物所由之而生的東西,萬物消滅後複歸于它,這是命運規定了的,因爲萬物按照時間的秩序,爲它們彼此間的不正義而互相償補”。

  正義的觀念——無論是宇宙的、還是人間的——在希臘的宗教和哲學裏所占的地位,對于一個近代人來說並不是一下子很容易理解的;的確我們的“正義”這個字很難表現出它的意義來,但是也很難找出別的更好的字來。阿那克西曼德所表現的思想似乎是這樣的:世界上的火、土和shui應該有一定的比例,但是每種原素(被理解爲是一種神)都永遠在試圖擴大自己的領土。然而有一種必然xing或者自然律永遠地在校正著這種平衡;例如只要有了火,就會有灰燼,灰燼就是土。這種正義的觀念——即不能逾越永恒固定的界限的觀念——是一種最深刻的希臘信仰。神祇正象人一樣,也要服從正義。但是這種至高無上的力量其本身是非人格的,而不是至高無上的神。

  阿那克西曼德有一種論據證明元質不……

西方哲學史第二章 米利都學派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二章 米利都學派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