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羅素>西方哲學史>第九章 笛卡爾

《西方哲學史》第九章 笛卡爾

羅素作品

  若內·笛卡爾(rené;descartes,1596—1650),通常都把他看成是近代哲學的始祖,我認爲這是對的。他是第一個禀有高超哲學能力、在見解方面受新物理學和新天文學深刻影響的人。固然,他也保留了經院哲學中許多東西,但是他並不接受前人奠定的基礎,卻另起爐竈,努力締造一個完整的哲學ti系。這是從亞裏士多德以來未曾有的事,是科學的進展帶來的新自信心的標志。他的著作泛發著一gu從柏拉圖到當時的任何哲學名家的作品中全找不到的清新氣息。從柏拉圖到笛卡爾之間,所有的哲學家都是教師,沾著這行職業素有的職業優越感。笛卡爾不以教師的身分寫哲學,而以發現者和探究者的姿態執筆,渴望把自己的所得傳達給人。他的文章筆調平易不迂腐,不是供學生們念的,而是給一般生活中明白事理的人看的。並且,這還是一種異常出se的文筆。

  近代哲學的開拓者有這樣可佩的文學感,對近代哲學來講是很可慶幸的。直到康德以前,在歐洲大陸上和在英guo,他的後繼者們都保持他的非職業資格,其中有幾人還保持幾分他的筆風特長。

  笛卡爾的父qin是布列塔尼地方議會的議員,握有一份還相當可觀的地産。笛卡爾在父qin死時繼承了遺産,他把地産賣掉,拿錢來投資,得到一筆每年六千或七千法郎的收入。從1604年到1612年,他在拉夫賴士的耶稣會學校受教育,這學校給他打下的近代數學根底,比當時在大多數大學裏能夠獲得的根底似乎還強得多。1612年他到巴黎去,感覺巴黎的社會生活煩膩,于是退避到郊區聖日耳曼的一個隱僻chu所,在那裏研究幾何學。然而朋友們刺探出他的蹤迹,他爲了確保更充分的安靜,便在荷蘭軍裏入了伍(1617)。由于那時候荷蘭正太平無事,他似乎享受了兩年不受幹擾的沈思。不過三十年戰爭一起來,他加入了巴伐利亞軍(1619)。就在1619年到1620年之間的冬天在巴伐利亞,他有了《方法論》(disa coursdelamé;thode)中他所描述的那種ti驗。因爲天氣苦寒,他早晨鑽進一個火爐子,整天呆在裏面潛思;據他自己述說,當他出來的時候,他的哲學已經半成。不過這話我們也不必太拘泥字義去理解。蘇格拉底慣常在雪地裏終日沈思,但是笛卡爾的頭腦只當他身暖時才起作用。

  1621年他結束了戰鬥生活;訪問過意大利之後,1625年定居巴黎。但是朋友們又偏要在他起身以前拜訪他(不到中午,他很少下chuang),所以在1628年他加入了正圍攻余格諾派要塞拉羅歇爾的軍隊。當這段cha曲終了時,他決定在荷蘭居住,大概爲逃避迫害的危險。笛卡爾是個懦弱膽小的人,一個奉行教會儀式的天主教徒,但是他同樣犯了伽利略的那種異端。某些人認爲他耳聞到了對伽利略的第一次(秘密)判罪,那是1616年發生的事。不管是否如此,總之他決心不發表他向來致力寫的一部巨著《宇宙論》(lemonde),理由是它裏面含有兩個異端學說:地球自轉和宇宙無限。(這本書從來沒有完整地出版,只有其中若幹片斷在他死後刊行過。)

  他在荷蘭住了二十年(1629—49),除開有少數幾次短時到法guo和一次到英guo訪問不算,那都是爲了事務去的。十七世紀時荷蘭是唯一有思想自由的guo度,它的重要xing不可勝述。

  霍布士只好拿他的書在荷蘭刊印;洛克在1688年前英guo最險惡的五年反動時期到荷蘭避難;貝勒(《辭典》著者)也迫于必要在荷蘭居住;斯賓諾莎假若在任何旁的guo家,恐怕早不許他從事著述了。

  我方才說笛卡爾是懦弱膽小的人,但是說他希望不惹麻煩,好清靜無擾地作研究,這或許還比較溫和近情些。他一貫阿谀教士,尤其奉承耶稣會員,不僅當他受製于這些人的時候如此,移住荷蘭以後也如此。他的心理隱晦莫測,不過我總覺得好像是這樣:他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爲了他也爲教會本身,願意促使教會不像在伽利略的事例中所表現的那樣敵視近代科學。認爲他的正統信仰不過是權宜之計的人也是有的;但是,這固然是一種可能對的看法,我以爲這並不是頂可靠的意見。

  即便在荷蘭,他也難免要受到惱人的攻擊,不是羅馬教會攻擊他,而是新教中的頑固人物攻擊他。據雲他的意見會導致無神論,倘若沒有法guo大使和奧倫治公出面幹涉,恐怕他早受到迫害了。這回攻擊既然失敗,不幾年後來頓大學當局又發起另一次不那麼直接的攻擊,它不問褒貶一律禁止提笛卡爾。奧倫治公再一次cha手幹涉,叫來頓大學休要無知。這說明由于教會從屬于guo家,而且由于非guoxing的教會力量比較薄弱,給新教guo帶來如何的利益。

  不幸,笛卡爾通過法guo駐斯德哥爾摩大使沙尼雨,和瑞典克麗斯婷娜女王開始了書信往還;克麗斯婷娜是一個熱情而博學的貴婦,自以爲她既然是君主,有權lang費偉人的時間。

  他寄贈她一篇關于愛情的論著,這是直到那時候他向來有些忽視的題目。他還送她一個論靈魂的種種熾情的作品,那是他原來爲巴拉丁選侯的女兒伊麗莎白公主寫的。爲這兩個作品,女王請求笛卡爾qin臨她的宮廷;他最後同意了,于是她派一艘軍艦去接他(1649年9月)。結果原來是她想要每天聽他講課,但是除在早晨五點鍾以外她又騰不出時間。在斯堪的納維亞地方冬日的寒氣裏,這種不習慣的起早,對一個ti質孱弱的人就不是頂妙的事。加上,沙尼雨又害了重病,因此笛卡爾去照料他。這位大使健康複原,但是笛卡爾卻病倒了,1650年2月長辭人世。

  笛卡爾一直未結婚,但是他有一個私生女兒,五歲上死去,他講這是他平生最大的悲傷。他永遠yi冠楚楚,佩挂一柄寶劍。笛卡爾不是勤奮的人,他工作的時間很短,也少讀書。他到荷蘭去的時候,隨身沒攜帶多少書籍,但是在帶去的書裏面有聖經和托馬斯·阿奎那的著作。笛卡爾的工作仿佛是在短期間精神非常集中下做出來的;但是,也許他爲了維持紳士派業余哲學家的面貌,假裝比實際上工作得少亦未可知,因爲否則他的成就似乎讓人很難相信。

  笛卡爾是哲學家、數學家、也是科學家。在哲學和數學上,他的工作重要無比;在科學方面,成績雖然也值得稱道,總不如同時代有些人的好。

  他對幾何學的偉大貢獻是發明坐標幾何,固然還不完全是最後形式的坐標幾何。他使用了解析方法,解析方法是先假定問題已然解決,再審查此假定的種種結論;他並且把代數應用到幾何學上。這兩件事在他以前都曾經有人……

西方哲學史第九章 笛卡爾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九章 笛卡爾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