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馮苓植>雪駒>第7章

《雪駒》第7章

馮苓植作品

  歌者說,這回你成了個真正的小喇嘛?

  我回答,是的!凡心很重,卻已裹緊袈裟走出石洞了。

  歌者說,朝鍾暮鼓,頌經聲聲……

  我回答,但也絕不像一些當代作品裏對宗教的扭曲描述,其中也有著一種震撼人心的超人力量:忘卻自我,普渡衆生!

  歌者說,你皈依了……

  我回答,還根本談不上!我仍很浮躁,只不過把廟堂當成了臨時的避風港。但師兄們那種對信仰的執著追求,對經文的刻意研讀,對戒律的嚴格遵守,對自我的苦行修煉,都在不斷地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

  歌者說,尤其是乃登喇嘛……

  我回答,是的!他又專門把我帶進了滿巴殿堂。如果用漢文勉強翻譯的話,也可稱之爲葯王殿。他翻開了一卷又一卷的經文,開始教我識字,也同時開始了教我認識百草。再沒有了嘻嘻哈哈,有的只是怎樣的循循善誘。

  歌者說,也像一座大學校……

  我回答,完全可以這麼說!喇嘛爺好像天生就是位心理學大師,竟領我恍恍惚惚猶如進入了另一個大千世界。如果不是他天天先率衆爲王爺祈福,我很有可能漸漸變得樂不思蜀。小老頭兒根本不知道,正是他這種忠誠使我始終凡心難以退盡!

  歌者說,寄希望于王爺……

  我回答,是的!但現實的殘酷往往會擊碎忠誠的期盼。我剛剛在大廟裏才當了不到一個月的小喇嘛,現實就又逼著我還俗了。

  歌者說,就從這裏說起吧!

  我回答,是時候了……

  盛夏,進入了草原上最美好的季節。

  而我卻在召廟的經堂裏漸漸忘卻了牧場的風光。乃登喇嘛像調教一只猴那樣,竟初步使我適應了朝鍾暮鼓的生活。雖然抓耳撓腮的事仍然難免,但畢竟學著衆師兄安靜多了。飄飄渺渺,似身不由己就要進入佛門境界。

  就不該六根未盡……

  如果說,這僅僅是因爲喇嘛爺天天爲王爺的忠誠祈禱造成的,似有點言過其實了。要知道,我那“根”是紮在牧場上的,而只要草原上有個風吹草動我就得心搖神晃了。更何況,我的“翅膀”還留在峽谷前,它的每一個大動作都可能把我撥出廟堂。

  果然,還是因爲雪駒……

  多年後我才了解到,雖有乃登喇嘛代爲天天祈禱,但沈甸甸的溫都爾王還是坐不安穩了。也是爲了這匹銀白se的駿馬,下垂遮膝的大肚子竟沈不住氣了。似不僅僅是因爲懊悔把一匹神馬賜給了奴隸,倒好像是因此而發現了自己的左膀右臂正在猛抽他的耳光。屁gu雖沈,王位難穩。但他卻絕不改他那“難得糊塗”的一貫風格,依舊肥墩墩地常日一言不發。改成了有屁必放,放屁必響,滿肚子氣只震得錦墊崩裂,隨後便是找乃登喇嘛私下談經說法。

  需靠佛爺指點迷津……

  但大小瑪力嘎卻更加放縱了,任王爺惡屁山響,卻似乎心目中只剩下個“大日本天皇的壽誕”了。爲了“玉馬東渡”爭得你死我活,只不過風格大爲不同罷了。小瑪力嘎雖被雪駒踢成了血頭狼一般,從此面孔更變得猙獰不可人目,但卻絕不改一貫的大張旗鼓的風格。不但爪牙輪番出動,而且裹脅著所有的牧馬人、馴馬手、套馬好漢齊至峽谷附近。不賣力者,打!放跑tuo者,殺!皮鞭呼嘯,刀光血影,好一派“忠貞不貳”的架勢!相比之下,大瑪力嘎老成多了。絕不“擾民”,更不“火上加油”。只是歎息著稱“要爲王爺分憂”,一時間竟頗得人心。

  殊不知,危險正在于此……

  應該說,這是一位極爲複雜的人物。yin險狡詐,卻又自認爲“問心無愧”。正如他多年後在交代中所說:不知尚有guo家,而只知忠心保主。吾之所以和小瑪力嘎在日本人面前爭相邀寵,實乃惟恐其對溫都爾王取而代之……此說或許並非純屬謊言,也有其相對真實的一面。大清guo如此,北洋軍閥時期如此,guo民政府當政時如此,只不該小日本侵略時也如此。甯可賣guo求榮,也要力保世襲王公製度。尤其當聽豬冢隊長說,草原也成了“大大的獎賞”,面對著死對頭的躍躍慾試當然更不肯善罷甘休了。須知,世襲王公製度也確保了他家的世襲獨掌大權。爲保不致泄漏行動機密,他竟暫時免了對王爺的晨昏參拜。有屁就先讓放著吧,日後更可見護駕有功。

  悄然而行,果不愧老謀深算……

  但他絕不緊盯著寶馬不放,而是首先明察暗訪起了人。憑著他多年爲王爺掌管畜群的經驗,不久便徹底明白了雪駒神情怅惘的根源:人,它尚在渴切地期盼著一個人!當然,由王爺的賜馬,到翠崗旁的縱馬,特別是一個孩子爲救父qin跪求的說馬,又使他很快地便聯想到了我。久經滄桑的草原生活,早使他對人和駿馬這種特殊的戀情見怪不怪。隨之他便決定了從這個孩子人手,利用感情的繩索徹底套回這匹“奇異的蒙古馬”。不傷一根毫毛,惟此一途。更可怕的是,他還從雪駒久戀不去的神情中判斷出,孩子肯定尚隱匿在草原上。于是他便暗中派人,挨家挨戶逐蒙古包暗暗查訪。久查不獲,但他卻意外得到了個訊息:就在他誘捕牧馬人次日晚上,王爺府門前曾發生過東西協理府爭鬥事件,起因是半道打劫的小瑪力嘎錯認了乃登老頭兒身後的一位小喇嘛。爲此,他竟很懊悔當時只顧了幸災樂禍,卻忽視了這位佛門老爺子絕不乏菩薩心腸。

  從此,他暗暗緊盯上了王府家廟……

  但他絕不敢輕舉妄動。王府重地,萬一有個閃失就絕不僅僅是得罪列祖列宗了。更何況,乃登喇嘛也絕非一個嘻嘻哈哈的糊塗老頭兒,若論足智多謀絕不在自己之下。輕舉妄動不得!萬一把這位喇嘛爺推到小瑪力嘎一方,其後果將不堪設想。難!難!難!這一難竟難得老淚縱橫了。但或許正因此觸發了靈感,他竟突然想到了“哭廟”!此一招不可謂不高,一方面可哭拜曆代先王,以自責來曆數自己的忠心。一方面可見機行事,以號陶誘使交出隱匿的小孩來。喇嘛爺若不交出,他便長脆不起,直至溫都爾王被感動出面幹涉!

  爲得雪駒,先取人心……

  就這樣,尚在我不知不覺之中,就把我與佛門之緣斷了。據說,就在大瑪力嘎准備“哭廟”的頭一天,乃登喇嘛就掐指一算算出來了。但也有人說不是,是因爲大瑪力嘎提前兩天就逢人必哭,哭後必自責無能。並甘願聆聽惡屁山響,又一把鼻涕一把淚重新回到王府。鋪墊得天yi無縫,就差撲進家廟失聲號陶了。尤其對乃登喇嘛那種眼含熱淚的特殊近乎,更使得就連菩薩心腸也不能不防了。

  隨之,便有了喇嘛爺對我的訓斥……

  “啊哈!”依舊是嘻嘻哈哈,“你小子昨晚上竟敢做了個帶葷腥的夢!”

  “什麼?什麼?”我莫名其妙了。

  “什麼……

雪駒第7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7章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