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大喜叩謝,說道:“大汗洪恩,小婿粉身碎骨無以爲報。何日興師,小婿自當帶領本部人馬,來效前驅。”
成吉思汗哈哈笑道:“用不著你打前鋒了,你把人馬帶來,和我一同出發吧。大軍起行,就在這幾天了。”原來汪主部乃是蒙古的一大部落,成吉思汗把最寵愛的小女嫁給鎮,爲的就是要籠絡他。
鎮喜不自勝,謝過了恩,上馬就走。他得了大汗的吩咐,迫不及待地趕回去要把人馬帶來。
明慧公主經過了這麼一鬧,興趣索然,無心打獵,悄悄的也走了。她要回去靜靜地想,想想有什麼法子可以拒婚。
成吉思汗的手下還在紛紛向李思南道賀,忽地有一個少年武士推開衆人,走到李思南面前,說道:“你救了我的子,我向你道謝。”伸出手掌,向李思南肩膀一拍。
李思南只道他是向自己表示熱,不以爲意,不料陡然間只覺身子一輕,已是給這少年武士抓了起來,動彈不得。
本來以李思南的武功,即使是出其不意,也未必就能夠將他一把就抓了起來。如今竟然一個照面就給來人製服,這卻是何故?原來蒙古武土擅長摔跤,近身搏鬥,是他們的看家本領。這個少年武士更是蒙古武士中的能手。莫說李思南是被他出其不意,即使有所防備,也未必躲得過他這一抓一拿。
這少年武士抓起了李思南往地上便摔,殊不知他不摔還好,一摔反而給了李思南反敗爲勝的機會,李思南身子一鹞,出了對方的掌握之後,身子未曾落地,已是反手扣著了那少年武士的脈門,借力使力,一個大翻身,喝聲:“去!”他自己安安穩穩地站立地上,這少年武士卻給他摔倒地上了。
李希浩這一驚非同小可,失聲叫道:“不可無禮,這、這是四殿下!”但話未說完,這位“四殿下”早已給李思南摔跌。
這位“四殿下”就是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他給摔了一跤,並不惱怒,跳了起來,反而哈哈大笑,抓住李思南的手說道:“思南安答,你的身手果然了得,無愧于金帳武士的封號。你願意和我結交麼?”
原來拖雷是不服氣父封他做“金帳武士”,是以有意試他一試。如今試過之後,正所謂“不打不成相識”,反而對李思南佩服了。他稱呼李思南做“安答”,“安答”就是蒙古話“好朋友”的意思。
成吉思汗也忍不住笑道:“別人還未曾答應和你做安答呢,你就和人家開起玩笑來了。”原來蒙古人的習慣,好朋友見面,常常是用摔跤來表示熱的,當然這樣的表示“
熱”,也是帶有開玩笑的意味的。
李思南並不願意奉承大汗父子,但這是拖雷主動的要納交于他,李思南自是不便拒人于千裏之外。他對拖雷的豪爽也有幾分歡喜,于是說道:“只怕我一介小民高攀不起。”
拖雷笑道:“英雄不論出身,我爹爹以煎也曾做過泰赤烏族的俘虜,如今不是當了大汗了?”拖雷這麼一說,李思南只好與他握手締交,彼此互稱“安答”。
打了一會獵,日影西斜,成吉思汗的手下武士紛紛回來,呈獻獵物,成吉思汗哈哈大笑,說道:“今日可以盡歡而散了。再過幾天,咱們大軍出發,那就不是獵物而是獵人啦!”
回家路上,李希浩掩飾不了內心的高興,喜孜孜地和兒子說道:“我今天真是替你捏了一把汗,誰知你卻是因禍得福!明慧公主非但不怪你打了她的驸馬,看來她還很歡喜你呢!”
李思南怫然不悅,說道:“我又不想在蒙古大汗的手下討吃,什麼王子也好,公主也好,我可不希罕他們的歡喜!”
李希浩怔了一怔,眉頭一凜,自思:“這小子想的和我完全不一樣,我也不能在他的面前太著痕迹了。”于是強笑說道:“話不是這麼說,咱們畢竟還是寄人籬下,豈能不討好人家?俗語說小不忍則亂大謀,我勸你還是把你這牛脾氣收斂一些,待咱們逃出了蒙古,那時你喜歡怎麼樣發作就怎麼樣發作,不過到頭來和蒙古人打仗,我也不會管你。”當然這不是李希浩的由衷之言,他只是想“安撫”他的兒子而已。
李思南心裏卻不禁犯疑,想道:“爹爹雖然說得好,但細察他今日的言行,恐怕他還是不肯舍這已經到手了的榮華富貴,未必就肯和我冒險潛逃呢!”不過他也不便就質問他的父,只好淡淡地說了一個‘是’字。”
回到帳幕,吃過晚飯,李思南正想睡覺,他的父忽然走進他這座帳幕,此時己是差不多二更時分了。
李思南道:“爹,你還沒有睡?”
李希浩說道:“我有話和你說,是不能讓外人知道的,剛才吃飯之時,有他們的人在旁服侍,所以我不敢說。”
李思南道:“可是爹爹已想好了逃走的計劃?”
李希浩道:“我昨晚不是和你說過了,待咱們隨軍到了中原!才能見機而爲,你不必這樣心急。”
李思南納罕問道:“那麼爹爹來此,又是爲了何事?”
李希浩說道:“我想起了一樁心事。”
“爹爹想的什麼心事?”
“大汗今天不是和你談起嶽飛和韓世忠的兵法麼?咱們的先祖是韓世忠的部將,曾有許多零篇斷簡遺留下來,其中包括有韓將軍臨陣的部署,口授的兵法,平時練兵的法子等等。我在家鄉的時候,曾立下志願,要把先人的遺作,編成一部完整的兵書,不料書未編成,我已不幸被俘,流落異域。此願耿耿心中,無時或忘。不知我這一部未曾編成的兵書,你可有帶來麼?”
李思南心裏想道:“說倒是說得對,可惜今日的爹爹已不是年輕時候的爹爹,我雖然是你的兒子,也不能相信你了。”
“爹爹問的是這部兵書麼?這件事倒是和我說過,可惜這部書卻是在兵荒馬亂之中失了。”李思南答道。李思南生平從沒有說過謊,想不到第一次說謊的,是欺騙父
,心中不禁感到幾分內愧。
李希浩何等老練,看出兒子神有異,說道:“你不要妄自揣測,我不是想要把這部兵法獻給大汗,只因這是我多年的心血,我不把它編成,這就是我一生的遺憾了。”
李思南道:“我懂得爹爹的心事,但這一部書委實是已經失掉,你叫我哪裏找得回來給你?”
李希浩連連幾聲“可惜”,接著又道:“你知道這是我最寶貴的東西,怎麼會讓失掉的?”
李思南道:“你被俘之後,接連幾年兵荒馬亂,逃難要緊,未能給你保全,你也不能怪她。不過,也說不定
是忘記放在什麼地方了,待咱們回家中之後,再仔細地找一找。”心裏想道:“如果爹爹願意舍棄榮華,和我逃回故裏的話,那時我自然會把這部兵書‘找’出來給他。”
李希浩將信將疑,但李思南矢口說是失掉,他也沒有辦法,心道……
瀚海雄風第5回 要從字迹分真僞 細聽前情識友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