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武俠小說>梁羽生>廣陵劍>第1回 難得名山聆雅奏 誰知仙窟遇魔頭 第2小節

《廣陵劍》第1回 難得名山聆雅奏 誰知仙窟遇魔頭

第2小節
梁羽生作品

  [續廣陵劍第1回 難得名山聆雅奏 誰知仙窟遇魔頭 上一小節]下說道:“請你等一等。”

  雲浩轉過身子,背向村夫,伸出中指,在右壁的當眼之chu,劃出一支箭頭,指向下方,力透指尖,入石三分。心裏想道:“單大哥當然識得我的金剛指刀,看見我劃的箭頭,以他的精明,自必也會想到我是已經進入七星岩內遊玩了。”

  留下標記,雲浩便請那向導帶路,問他道:“你可是剛剛從洞裏出來麼?”

  “不錯,大概是一支香的時刻之前,我剛送走了兩個遊客。”向導答道。

  “你可聽得有人在洞裏彈琴?”

  那向導詫道:“沒有呀。你聽見了麼?”

  雲浩更是詫異,“不錯,琴聲剛歇,你怎麼沒有聽見?”那向導想了一想,忽地笑了起來,“我知道了。七星岩裏有個無底深潭,據說可以通到漓江去的。shui流的音響清脆有如琴音,你聽到的想必是shui聲。”雲浩疑真疑幻,“shui聲哪能有這樣好聽?”

  不知不覺,來到了七星岩的前山入口之chu,只見洞口高敞非常,約莫縱二十尺,橫七十尺。雲浩吃了一驚,說道:“這麼大的山洞,我還是平生僅見。”

  向導說道:“古老傳說,據說有一次爲了躲避兵災。桂林全城的男女老幼,全部躲進七星岩裏,七星岩也還容納得下呢!”

  跟著說道:“七星岩內分,六洞天,兩洞府。由第一洞天即可分爲兩路進入洞中,左入大岩,右入支岩,各有不同的景致,兩路可以會合于第二洞天的‘須彌山’,然後從第三洞天的‘花果山’出口。客人,今天你恐怕是不能遊覽全洞了,你想遊哪一路?”

  雲浩說道:“你是識途老馬,你替我安排好了。”

  向導知道了他是第一次來遊七星岩,便道:“好,我帶你走第一洞天大岩這條路,從‘玉豁洞府’出口吧。”

  踏入洞口,向導忽地笑道:“客人,我給你講解洞中的景物,你老可別見怪。”

  雲浩詫道:“見怪什麼?”

  向導說道:“好,那請你擡起頭來!”

  雲浩莫名其妙的擡起頭來,只聽得那向導緩緩說道:“這是七星岩的第一景,名爲烏gui擡頭。”雲浩一看,果然酷似,不覺爲之失笑。

  待到踏進洞中,饒是雲浩曾經遊遍名山,也是不禁爲之目眩神迷,好像一下子就進了神話的世界!

  全世界的珊瑚、翡翠、琥珀、玉石似乎一下子“堆”到了眼前!說是一“堆”,這只是霎時的印象,仔細看時,卻又不禁驚詫于神工鬼斧,匠心獨運的安排了,原來那是石鍾ru構成的各種奇景。

  雲浩曾經到過雲南潞南縣的石林,心裏想道:“像這樣的景物之奇,恐怕只有石林才能與之相比。若論聚石筍而成林,石林的‘氣派’似乎較大,但石林卻沒有這樣大而又這樣瑰麗的岩洞,論起feng巒空靈之媚,洞室幽邃之巧,則石林又似乎不及大地了。”那向導口講指劃,這裏是“老君臺”,分開裏是“鯉魚跳龍門”,這裏是“雪羅漢守洞門”,那裏是“露滴石筍”。當真是移步換景,目不暇給。

  “老君臺”在“第一洞天”左側的高崖上,有石頗似老者,據說是道家始祖老子的化身,坐在那裏“鎮岩”。

  “鯉魚跳龍門”以景狀物,不用解說。“雪羅漢守洞門”是石鍾ruse的漿液,滴成了一座栩栩如生的白se“羅漢”,站在“老君臺”下,面向洞門,“露滴百筍”,則是在“羅漢洞門”的內進,地上排列著整整齊齊的三根石筍,岩頂也同樣的齊齊整整的排列著三根石筍,遙遙用對,似乎還有著一顆顆的露珠正在要滴下來。原來地上的石筍,就是岩頂上的石ru,經過無數萬年滴下來而成的。

  雲浩笑道:“洞中的景物這樣多,咱們恐怕只有選擇來看了。”本來他踏入洞中,就留心聽那shui聲的,但聽來聽去,shui聲雖似琴聲,卻可以斷定絕對不是他剛才聽到的那個可成曲調的奇妙琴聲。雲浩暗自想道:“七星洞這樣大,那個高人不知是躲在哪個角落彈琴。這向導沒見著他,卻以爲是shui聲了,人生遇合,恐怕都要講究一個緣份,今天能不能碰見這個高人,看來也只能看看我是有緣無緣了。”

  洞中景物實在太過迷人,雲浩不知不覺的就專心洲覽起景物來,洞中不但是移步換景,還是許多曆代的文人墨客的題刻。那都是極爲珍貴的,罕得一見的真迹。例如“第一洞天”,就有宋代名詩人範成大的“碧虛享銘”,此外還有唐人所書“棲霞洞”三字榜書,以及梁安世、方信孺諸名家的題刻。再進去還有劉克宣、解缙等人的題詩。

  劉充宣的詩寫道:

  “往聞晉老言 茲洞深無際

  暗中或識路 塵外別有世

  幾思維人事 齋糧窮所詣

  棋終出易迷 炬絕人難繼

  孤亭渺雲端 于焉山休憩

  憑高眺城闊 擾擾如聚蚋

  盡捐渣滓念 遂有飛舉勢

  山靈娟清遊 雨勢來極銳

  蒙蒙shi莎草 邑邑涼松桂

  瞑se不可留 怅望岩扉閉”

  雲浩心裏想逍:“這首詩描了山容,卻還沒有繪出洞中奇景

  向導怔了一怔,隨即笑道:“客人不用擔擾,我帶的火把,足夠半天用的。就算火把都燒完了,我閉上眼睛,也能找到出路。”

  雲浩跟著向導繼續前行,浏覽了幾chu景物,那向導拿出幾包酥糖,說道:“客人,請你嘗嘗我們桂林的酥糖。”雲浩說道:“怎好意思要你請客?”向導笑道:“這又是什麼值錢的東西了?一文銅錢可以買幾包呢。不過,雖然不值錢的賤物,倒很好吃。還有一個好chu,能抵肚餓。我有時沒工夫吃午飯,就拿它充饑的。”

  酥糖是相當有名的桂林特産之一。雲浩也曾聽人說過,當下道了個謝,接了過來,只見那酥糖是用黃se竹子包封,拆開封皮,就有一gu香酥的味兒直沖鼻孔。向導把扁方形的糖卷由外面拉開來,變成一長條,然後一節一節地吃。雲浩學他的吃法,把酥糖送進口中,細加咀嚼,只覺香不太濃、味也不膩,香甜得恰到好chu。不覺贊道:“果然好吃。”向導笑道:“外地人只知道桂林三寶是腐ru、馬蹄(一種生果)和三花酒,知道酥糖的人可就不多了。”

  雲浩說道:“對,實在應加上酥糖,號稱四寶才對。”

  那向導似乎很高興雲浩欣賞他的酥糖,說道,“客人。難得你喜歡吃,請再吃一些。”雲浩笑道:“好東西可不能吃得太多,才有余昧,我知你今天還沒有吃中飯,對麼?留給你自己吃吧。”向導笑道:“我多著呢,你盡量吃,你只吃一包,也不能說是太多。”雲浩見盛情難卻,只好再吃一包。

  轉過了彎,眼睛一亮,只見淺紅se的岩壁上,出現一組ruse的石雕:迎面懸挂著一頂帳帷曳地的紅羅帳,那圓圓的頂圈,捎疊拖垂的帳紗,仿佛隨時會迎風飄蕩,真是令人驚歎于造物……

廣陵劍第1回 難得名山聆雅奏 誰知仙窟遇魔頭 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1回 難得名山聆雅奏 誰知仙窟遇魔頭 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