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彼得·梅爾>重返普羅旺斯>第十三章

《重返普羅旺斯》第十三章

彼得·梅爾作品

  綠園藝和黑番茄

  距今起碼有二十多年了,園藝像一條優美的藤蔓,開始在呂貝隆的平原和溪谷蔓延開來。

  最初,爲了逃避yinchaoshi的北方,每年都有移民來到這裏,園藝也就隨之而來。毫無疑問,這些移民熱愛他們在普羅旺斯建立的第二個家,喜歡這裏溫暖的陽光和幹燥的氣候。但是,當他們環顧周圍的環境,他們對那終年常見的明媚陽光的新鮮感很快就消失了,覺得似乎還缺少點什麼。廣闊的鄉村到chu是風化了的石灰岩崖的灰se和低矮橡樹叢的綠se,雖然引人注目。蔚爲壯觀,可同時也略顯躶露。

  雖然這裏生長著薰yi草、金雀花、迷疊香,當然還有蔓藤、櫻桃樹以及一兩棵滿是塵土堅韌挺拔的扁桃樹,但是這還遠遠滿足不了大地對青蔥翠綠的渴望。移民們開始留戀那些奪目的se彩和耀眼的蔬菜,懷念那瑩瑩綠蔭和幽幽花圃。他們想擁有一個真正的花園一一玫瑰花怒放,長長的紫藤婉蜒石崖之上,當然樹木要比現在的高,比現在的挺拔。在這一願望的驅動下,他們不顧當地的情況,作出規劃要把這石頭地和山坡梯田裝點成片片綠洲。

  氣候、土壤和幹旱是他們遇到的一大難題;人是另一個難題,因爲那綠樹成蔭的美景實在是太渺茫了,人們不願意用畢生的時間守候這樣一個空漾的最終結果。建造一個花園,從起步階段的設計規劃需要十到二十五年的時間,再加上各方面的消耗,才能達到光彩舒適令人滿意的成熟階段。法guo梧桐樹、橡樹和橄榄樹,甚至還需要更長的時間方能成材。如果按照傳統的工藝建造一塊草地——從播種到修剪再到碾軋需要二百年之久——要耗費園藝愛好者們更多的心血和更大的耐心。更不幸的是,自然界顯然缺少活力和推動力,一切都未必盡如人意。誰願意花費一生中所有的夏日去陪伴那些細枝嫩葉呢?

  這些外guo人初期所表現的急躁情緒讓當地人迷惑不解。他們著什麼急呀?爲什麼那樣匆匆忙忙?在農村,人們沒有改變自然界步伐的觀念,習慣地認爲季節的轉換是緩慢的,植物的生長速度是以毫米來計算的。然而,沒過多久人們就恍然大悟,移民們強烈的速效願望最終得到了回報。事實上,這個願望也開發了一項産業:快速園藝——用船運來,再以驚人的速度和驚人的技巧建造起來。必須說明一點,其成本同樣也是驚人的。

  花園的建設過程多半是從整地開始的。栽種前必須考慮應栽種什麼,而且,很快他們就遇到了肥沃土壤和原有貧瘠土地的差異問題。第一次在未來花園裏進行的翻地試驗就讓人很泄氣。土質實在是太壞了,除了貧瘠的幹土外,絕大部分都是石頭,還有一些前主人的遺留物——陶瓷碎片,鏽迹斑斑的油桶,彎彎曲曲的自行車輪胎,漿糊瓶子和發黴的單只靴子——點綴其間。這情況簡直是太糟糕了,要實現花園夢,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廣轟而肥沃的土壤。當然,鑒于shui是花園的命脈,防幹旱灌溉系統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一切就緒才能著手栽種。

  突然有破産通告。這時候有些人重又發現了麝香草和薰yi草那樸實無華的魅力,它們不需要引進土壤也不需要引進shui源就能存活,甚至是茁壯成長。但是,也有些勇敢的人,他們更富想象力,有更大的決心,或者說他們更財大氣粗。他們長吸一口氣,決定深掘他們的腰包,繼續幹下去。

  平整土地的推土機首先到達。首先罹難的是不幸仍然高高矗立著的樹叢,然後是大堆大堆的岩石和樹根,接著是不雅觀的大土丘,這些都必須移走。接著而來的是搬運隊,同期到達的還有裝著各種貨物的卡車——有的滿載著來自遠方的沃土;有的滿載著玫瑰花、夾竹桃和一袋袋的化肥;有的卡車載著卷得像地毯一樣的草坪;還有的卡車載著裝在箱子裏已修剪好的盆景和精心修整成錐ti或半圓ti的冬青樹。最後到達的是花園的奠基石——樹。

  人們經常見到,運動著的森林沿公路搖搖擺擺行進,直到消失在車道盡頭。法guo梧桐樹適合于裝點通向房舍的那長長的曲曲彎彎的小徑,橄榄樹則適合栽種在shui塘邊,根樹、柏樹和栗子樹適合于在夏季的傍晚吸引人們的目光。這些樹都已過了青春期正步入成年,根部的大土坨子裝在大桶裏或用粗麻布包裹著。其場面頗爲壯觀,令人難忘,由它們建造的花園也定會令人難忘。當然,其花費也是可觀的。

  這麼多年過去了,苗圃工人或苗圃園藝師們像春天的萌芽遍布整個普羅旺斯,甚至于超過房地産代理人的數量。他們密密麻麻地占去了十一欄沃克呂茲電話簿的黃頁。他們的財産從一小塊地邊的小屋到建在幾英畝地中間經過精心設計充滿活力的大公司。在普羅旺斯的某一天,爲尋找靈感和一壺天竺葵,我來到了這樣一家大公司。

  阿沛先生的園藝帝guo座落在盧西shui村。由于村裏的房屋都是用來自附近采石場的紅赧石建造的,加之過多的日照,整個村莊像被燒烤過似的一片鮮紅。但是,當你驅車駛下山坡踏上通往葛茲的公路時,你會發現那紅se的土壤已消失在褐se之中了,葡萄藤一排排整齊有序地穿越已平整過的田野。遠遠望去,在每一排樹冠上方都有一個半透明的曲線形大棚。

  說是暖房確實不大准確。它如同一個停機房般大小,即便停放一架大型波音飛機,後面仍有足夠的空間擺放一排樹叢。一個炎熱的下午,當我走進這個大棚時,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油然而生,仿佛走進一大片茂密的原始森林。空氣悶熱chaoshi,散發著肥料的氣味。所以,當我發現一只猴子時一點都不覺得奇怪。這只猴子在一簇杜鵑花後面注視著我,嘴裏哪裏咕噜地說著什麼,毫無疑問,它講的是普羅旺斯方言。

  如此集中的綠se,或者說,這麼多種類的綠樹真是難得。每一片葉子都生機勃勃——絲蘭花、桅子花、樹幹皺精細長的菲科斯樹,有一年生植物也有多年生植物,即使那些不大可能完美的灌木也都栩栩如生。在萬籁俱寂的日子裏,我敢肯定,你能聽到它們生長時所發出的聲音——眼淚汪汪地竊竊私語。但是,沒有那種安靜的日子。人們推著裝滿樹木的推車或端著裝滿植物的盤子不停地穿梭在長隊之間。園藝師們則和他們的顧客談論著景物設計,並不時地作著筆記,偶爾還用手指梳理著菠菜纖細的葉子。出入口卡車、小車送進出出,卡車上滿載著未來的花圃及裝飾用的灌木。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事業。這是chu在自然狀態下人們難以想象的極限,是精心栽培的最好表現。然而,這還只不過是暖房中最大的一個。

  粗犷ti大的樣品放在馬路的另一側,這就是森林部。在這裏你會看到好幾排有百年樹齡的橄榄樹和二十英尺高的柏樹……

重返普羅旺斯第十三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十三章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