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葉靈鳳>靈魂的歸來>有關南京琉璃塔的新發現

《靈魂的歸來》有關南京琉璃塔的新發現

葉靈鳳作品

  有天下第一塔和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之稱的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塔,建于明成祖永樂初年,因爲是報娘恩的,所以稱爲報恩寺塔。這是一座全部用五彩琉璃磚瓦建成的九級八角巨型塔,精致華麗無比。可惜在太平天guo戰爭末期,清軍圍困天京的圍城戰爭中被毀了,至今僅剩下幾塊殘破的塔磚和半邊塔頂承露盤供我們憑吊。

  關于琉璃塔的記載,見諸明清人筆記和詩文集中者很多,就是當時到南京來遊覽過的外人著作中也屢有提及。但是關于琉璃塔建造的實況,以及建塔所用的五彩琉璃磚瓦的來曆,則甚少確實記載。直到最近,由于在南京中華門外雨花臺附近發現了明朝的琉璃窯遺址,並且掘出了大批建塔用的琉璃磚瓦,這才提供了前人所未見的新資料,使得對于這座世界聞名的古塔研究工作,可以有大大的進展。

  明朝的琉璃窯窯址,在當年的聚寶門外聚寶山。聚寶門就是今日的中華門,聚寶山一帶今日則通稱雨花臺。據南京博物館所發表的初步報告稱,窯址的發現,是由于前年全民大煉鋼時期,爲了建造小高爐,需要耐火的磚料,當地人一向知道這裏蘊藏著大批琉璃磚瓦的碎片,輾碎後可以重製耐火磚,便大批發掘來應用。南京市文管會知道了這事,推測這一帶可能就是當年明朝的琉璃窯窯址,便配合著這運動來進行查勘發掘工作,果然發現了兩座窯址,並且采集了一批較完整的琉璃磚瓦,證實這裏就是《明會典》上所記載的聚寶山琉璃窯址。《明會典》卷一九○的有關記載是這樣的: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在京營造,合用磚瓦,每歲于聚寶山置窯燒造……如燒造琉璃磚瓦,所用白土,例于太平府采取。

  到了去年,南京博物院爲了整理陳列的文物,要進一步研究當年報恩寺琉璃塔的實際情況,想到聚寶山的琉璃窯遺址一定可以提供有用的資料,在五月間再次進去查勘和發掘。這次又清理了一座窯址,並在地上開了三條探溝,果然在窯內遺留下來的各式素坯和已上釉的殘品之中,發現了大批屬于琉璃塔所用的磚瓦。這些東西都是在第三號探溝裏發現的。南京博物院的報告上說:

  這次查勘時,在大坑東面的一大堆瓦片中,揀到了一批寶貴的材料,那就是曾經聞名世界,一百年前已經完全毀掉的明代大報恩寺琉璃塔的五彩琉璃構件。

  這次從琉璃窯遺址中所發現的有關琉璃塔的遺物,計有塔上的鬥拱、柱,有彩畫的額彷、平板枋、椽、拱門花磚以及須彌座等等。在很多塊琉璃塔拱門磚的側面,寫著“左作一層”,“二層左作六號”,“左字四號”,“巳字二右”,“七層右”等等字樣。

  南京博物院的工作人員認爲這些號字是記載這些琉璃磚是那一座窯出品的。但是既有某層左右的字樣,很有可能也是表示這些琉璃磚在這一層的塔上所應占的地位。關于永樂初年動工建造這座大報恩寺琉璃塔時,相傳一共燒了三副全塔的磚瓦,用一副建塔,其余兩副埋在地下,編好各層的號碼,遇到塔磚有損壞時,即依號掘取一件來修換。關于這事,明人張岱在他的《陶庵夢憶》中回憶所見到的琉璃塔時,也曾提到了這事。他說:

  中guo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則報恩寺塔是也。報恩寺塔成于永樂初年,非成祖開guo之精神,開guo之物力,開guo之功令,其瞻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爲焉。塔上下金剛佛像千百億金身,一金身琉璃磚數十塊湊成之,其yi摺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須眉不爽忽。鬥筍合縫,信屬鬼工。聞燒成時,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編號識之。今塔上損磚一塊,以字號報工部,發一磚補之,如生成焉。夜必燈,歲費油若幹萬斛。日高天霧,霏霏霭霭,搖搖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煙缭繞,半日方散。當永樂時,海外蠻夷絡繹至者百有余guo,見報恩塔,必頂禮贊歎而去,謂四大部洲所無也。

  張岱的這一記載,必是有所根據的。可惜他不曾說明這兩副塔磚埋在什麼地方。但想來不會埋在寺內,必是在工部所隸屬的什麼倉庫或作場內,極有可能就埋在聚寶山的琉璃窯窯址內,這樣就省去搬運的工程,就是要再補燒一塊也極方便。那麼,這次所掘得的各式塔磚,若不是廢品,可能就是當年所埋在地下的那兩副塔磚的一部分。如果是這樣,在以後進行大規模的發掘時,一定會有驚人的發現。同時,琉璃塔的真實面目,也會因這些發現而重爲世人所見了。

  這座聞名世界的琉璃塔,它的規模,據當時可靠的記載,系九級八角塔,塔身外壁用白se琉璃磚砌成。有的一磚有一小佛像,有的合數十磚成一大佛像。每級覆以五se琉璃瓦。塔的內部,每層以五彩琉璃磚砌壁,各磚也刻有佛像。塔的高度,前人許多記載都說是高百余丈,這不過是籠統之辭。《大英百科全書》則謂據當時外人在塔下實測的記錄,高英尺二百六十尺,這會是比較可靠的。塔頂上有相輪寶頂九重,塔檐四周懸風鈴一百五十二枚,夜間燃燈一百四十五盞,徹夜不熄,所耗燈油是由內府特別供給的,遠離南京數十裏就可以望見,其盛況可想而知了。

《靈魂的歸來》有關南京琉璃塔的新發現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鴉片戰爭與江南文物的劫難”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靈魂的歸來》鴉片戰爭與江南文物的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