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見到馬骝不難。從前新界沙田有座猴子林和馬骝山,那裏的馬骝成群,可以結隊出來遮道向人乞食。這盛況曾一度消失,近年又可以再見到了。此外我們從前又可以在較僻靜的街道上偶爾見到走江湖的馬骝戲,有的還附有綿羊和小黑狗。這是最雛型最原始的中雜技團,走遍整個中
隨
都可以遇見的。他們都是山東人,兩個人或三個人組成一班。以前在香港時常可以見到,但後來忽然說他們“虐畜”,一連拘控了幾次,而且要遞解出境,從此就少見了。前幾年我還有機會又見到一班,不知從什麼地方來的,他們稱爲猴戲團,猴子戴的面具和服裝都很講究,領班的牽著猴子一面打鑼,一面口裏唱著“來呀來,包龍圖來到了開封府,夜斷
來日斷陽”,猴子便戴起了黑面具和紗帽翻筋鬥,使得孩子們看了歡喜得了不得。
他們都是山東幫。不知怎樣,本地人卻一向說他們是江西人,因此,遂有了“江西佬打死馬骝”那句俗話。這是說人無法善後之意,真不知是從哪裏胡纏出來的。
在香港見到馬骝不難,可是要見到駱駝可真難了。我在這裏住了這許多年,就從未見過,而且我懷疑香港炎熱的氣候是否適宜于那個溫純淳厚的善良動物,可是在香港曆史上,據說卻是有過一匹駱駝的。這是早年香港的一個掌故,我不敢保證它的真實,只好姑妄聽之,姑妄言之了。
這個駱駝的掌故是與今日登山纜車有關的。據說當纜車未敷設以前,山頂與山下的交通極爲不便,山頂人迹罕至,因此景也就特別幽靜。有一位外
富商愛上了這氣氛,便在山頂建築了一座別墅,一個人過著寂靜的遠離塵囂的舒適生活。至于每天上下及傳遞日用物件之勞,他則飼養了一匹駱駝代步,誰也不知道這個南中
少見的大動物是從哪裏得來的。這個富商這樣過著離群獨居的生活很久,直到一八八八年,山頂纜車建築完成,正式通車,任何人都可以花費極少的時間來到山頂,欣賞山上優美的景
。那個富商覺得纜車通了以後,他的幽靜生活被破壞了,這不啻是他的末日,于是便忿然離開了山頂,離開了香港。
這個掌故見香港一家西書店在戰前出版的一冊香港指南一類的小冊子,編者是索爾比克。我不曾在任何其他關于香港的著作中見過相同的記載,因此無法查出他的根據,並且他也不曾寫出這個怪癖富商的姓名,以及那匹駱駝的來曆和後來的下落。但想到香港居然有過駱駝,這總算得是一個有趣的掌故。
《靈魂的歸來》香港的馬骝和駱駝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海參的故事”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