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模雖入婦人笑,風味可解壯士顔;
寒蒲束縛十六輩,己覺酒興生江山。
這是黃山谷《謝何十三送蟹》絕句兩首之一。我不知“形模雖人婦人笑”的出典何在,但望文生義,覺得頗與本地人“炒蝦拆蟹”一語的用意非常巧合。至于“寒蒲束縛十六輩”,那幹脆就是“扮蟹”了。“扮蟹”最爲本地人所忌,尤其是撈家。因爲“扮蟹”者,用繩子縛起來捉將官裏去之謂也。
香港市上常見的蟹,有膏蟹和花蟹兩種。還有一種乃是被人瞧不起的“蟹”,這幾種蟹都與古人所說的把酒持螯的對象不同,因爲後者乃是指江浙的毛蟹,也就是香港的上海店在廣告上所說的洋澄湖大閘蟹,即日火車運到,只只足半斤重,結果要賣幾十元一斤。它們都是淡
蟹。淡
蟹和鹹
蟹最容易見到的區別,乃是它們那一對後腳,淡
種是尖的,鹹
的則進化成了扁平形,以便在海
中能迅速的遊動。鹹
花蟹,其實在上海也可以見得到,那是從甯波鎮海來的,他們腌了當作鹹貨來賣。
香港新界元朗的膏蟹和肉蟹很有名,但不識貨的人最好不要買,因爲一不小心貪便宜就買到了“蟹”。香港出産的膏蟹並不多,市上所賣的頂角膏蟹,都是從東莞和澳門運來的。因此有人跑到香港仔的海鮮船上去蒸膏蟹,以爲夠新鮮,其實做了“大老襯”。因爲香港仔船上的膏蟹,根本都是夥計搭車從上環街市買來的。
除了這幾種可吃的蟹以外,香港還出産許多種其他的蟹,它們都棲息在海濱的岩石縫裏以及深底。生在深
底的蟹類,形
都比較大。爲了適應環境,它們身
的一部分變得特別發達,因此看起來往往古怪可怕。蜘蛛蟹和鬼臉蟹都是屬于這一種。還有一種雷公蟹,出産在長洲和筲箕灣,往往在夏季雷雨時出現,過了五月便少見,因此名爲雷公蟹。
棲息在海濱礁石縫裏的蟹類,形大都很小,而且往往一只螯大一只螯小,便利藏在沙穴裏伸那只大螯出來獵取食物,或者身
特別扁平,以便可以在礁石縫裏往來自如。還有那種自己沒有殼、占據了空螺殼爲家的寄生蟹,在沙灘上橫行疾馳,忘記了自己寄人籬下,簡直一蟹不如一蟹了。
《靈魂的歸來》可炒可拆的香港蟹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南方的李”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