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葉靈鳳>靈魂的歸來>談香港的鴨

《靈魂的歸來》談香港的鴨

葉靈鳳作品

  春江shui暖鴨先知。

  在江南shui鄉,嫩黃的新柳樹下,一群雛鴨在小河上往來嬉shui,在河面上晃出一道一道的波紋,這是非常恬靜的江南初春鄉村風景,因此,使得詩人能寫出“春江shui暖鴨先知”這樣的富于自然風趣的名句。這樣的情調,在香港的鄉下是很難找得到的。

  鴨是僅次于ji的主要家禽,但本地人對于鴨似乎不大感到興趣,甚至有許多人對它有反感。不僅做生意的人最不喜歡“吃全鴨”,就是學生哥提起了“吃全鴨”也頭痛。生病的人也忌吃鴨,尤其是患瘡疖等外症的人,認爲鴨肉xing毒,吃了能使患chu愈加發炎腫脹。就因爲這樣,意頭不好(“吃全鴨”是“零分”和一點生意都沒有之意),又沒有ji那樣滋補有益,于是鴨遂被本地人所輕視了。

  但在外江,鴨是非常普遍而被看重的家禽。不僅送禮饋贈要用成對的活鴨,就在筵席上,全鴨也比全ji更名貴,尤其是北京館子的烤鴨,更是比廣東魚翅更看重的上菜。

  本地人過年過節,第一是削ji,很少人劏鴨的。只有吃不起ji的人才劏鴨。紹菜扒鴨、八珍鴨一類的菜,總是被認爲是次一等的益食家的粗菜。

  本地街市上所供應的鴨,大都來自廣西梧州,有時南洋暹羅等地也有“番鴨”運來。但香港新界的西貢沙田一帶,養鴨的人也不少。鹹淡shui交界的小河和泥灘,充滿了小魚蝦和螺介,是鴨子最理想的覓食地點。養鴨的人,只要用長竹竿縛著一把破葵扇,按時將鴨群趕下shui去又趕回來就行了。

  本地人養鴨,最喜歡養鴨乸,因爲可以生蛋,老了不會生蛋了,又可以趕到街市上劏了賣,其次是梧州鴨,因爲它的肉嫩味好,價錢也好。梧州鴨多數是白song的。就是黑鴨,song部的毛也是白se的,可以一望就知道。

  鴨子是喜歡shui的。本地另有一種鴨,可以養在岸上或泥塘裏就行,本地人名爲“泥鴨”。這種鴨很大,仿佛番鴨,有時一只有七八斤重。這是製西餐的原料,味道不及梧州鴨,但比老鴨乸好得多了。

  番鴨是從馬來亞和菲律賓輸入的,現在新界也有人飼養,它們的肉是紅se的,味似羊肉,中guo人更不喜歡。

《靈魂的歸來》談香港的鴨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香港的狐狸”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靈魂的歸來》香港的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