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下本來是有很多迷信的。有洋迷信,有中迷信。尤其是本地人,鬼怪的傳說和迷信更多。香港就有幾間很有名的鬼屋,又有猛鬼橋,筲箕灣的舊炮臺也有女鬼迷人。但是奇怪得很,卻不見本地人說起有狐狸精迷人和狐仙的傳說。
本來,狐仙作怪的故事,在中是流傳非常廣的。在舊時,北京和南京的那些古老大屋,十間有九間都是傳說有狐仙的。就是福建人對于狐仙也很迷信:福州人家多數供有“大仙”的牌位,連大聲提起“狐仙”兩字也不敢。但是一到廣東,“狐仙”顯然就失勢了。《聊齋志異》和《閱微草堂筆記》裏搜羅了那麼多狐狸精故事,卻少有《廣東狐狸》的。因此廣東人就從沒有用“狐狸精”這三個字來罵女人的習慣。
廣東的狐狸不成精,連帶香港也沒有狐狸的傳說了,然而這並非說香港沒有狐狸。
在香港很少有機會見到狐狸,然而香港確實是有狐狸的。不僅九龍新界一帶有,就是香港的山上也有。北京福州的狐狸,是像老鼠一樣住在人家裏的,你可以在屋脊和神樓上見到它們,但是香港的狐狸卻是住在野外山上的,因此便不容易有機會見到了。
香港的狐狸是屬于南中狐的一種,與福建廈門山上常見的野狐同屬一種,它們的足迹遠及印度南洋。毛
是火紅的,本地人稱爲紅狐狸。大的有兩尺長,後面還拖著一條一尺多長的“狐狸尾巴”。這種狐狸棲在山洞裏,晝伏夜出,因此不易爲人見到。它們正如一切其他的同類一樣,最喜歡潛入人家的
籠偷
,但是最怕狗。
幾年以前,曾有人在新界梅林打死一只母狐狸,發現了狐狸洞,捉到兩只小狐狸,一雌一雄,送到植物公園去寄養,由他們養在園後山上有鐵絲網圍著的這一座小型動物園裏,後來一只雌的咬破鐵絲網逃走了,僅剩下一只雄的,後來也不知道到哪裏去了。有人說笑話:以後山上如有狐狸精出現,可能就是這一只逃走的雌狐狸成精作怪了。
我們在夏季乘輪渡過海,往往可以見到碧綠透明的海中,有一團一團淺藍
棉絮樣的東西,在距離
面一兩尺深的
中,隨著
汛浮沈,緩緩的自東向西流去。這並不是輪船上抛棄的廢物,而是一只一只的
母。
是的,夏天到了,是遊泳的季節了,同時也是母出現的季節了。從五月開始以後,這種奇怪的幾乎透明的生物,就在香港四周的港灣裏出現。它們隨著
浮沈,有時會給高漲的
帶到沙灘上來無法退去,就在那裏給太陽曬成一灘腥
,變成一張薄皮。但是遊
的人若是在
中不慎給它們叮了一口,不僅肢
會紅腫,而且要發熱心跳,要一連痛上好幾天。
本地人俗呼母爲白蚱,是夏天海泳的人最怕的東西。它們隨著夏天的進展愈來愈活躍,到了八九月更大批的出現,愈是天氣好,它們愈加到
飄蕩。香港若幹遊泳棚,像西環的鍾聲等
,是最容易遇到白蚱的。
母的形狀像是一枚鮮菌,又像是一把張開的降落傘,下面拖著無數的觸須,在
中順著
流緩緩的飄蕩。
母的觸須像章魚的觸腳一樣,每一根上面附有無數的吸盤,能纏吸住任何東西,同時還注射毒液。在
中叮人作痛的就是由于每一個吸盤所注射出來的毒液,這本是用來*醉
母所捕獲的當作食料的小魚蝦的。但是因了它每一根觸須上有幾十幾百個吸盤,一旦幾十根這樣的觸須纏到人的肢
上,所注射出來的毒液也就夠受了。如菲律賓附近海中産生一種
母,若是給它叮了,往往能令人中毒致死。所幸香港海中所常見的
母,有的很小,根本不足爲患。就是淺黃
較大的一種,也只能使被叮的部分紅腫麻木幾天,用酒精和普通消炎的葯膏塗一下就可以,是不致有
命之憂的。
母的顔
有很多,但普通看來總是透明的
白、淺藍或淺黃
。它們的大小也很懸殊:小的僅有半寸直徑;大的卻可以像一只圓桌面。深海中還有一種
母,它們下面有小魚蝦寄生著,小魚蝦利用
母底下的觸須林爲避難所,同時還引誘其他的魚類來追趕它們,以便
母用觸須纏住,大家共餐一頓,這種互相利用的合作生存辦法,是生物界最有趣的現象之一。更奇怪的是:
母從不用觸須叮這些寄生在它下面的小魚蝦,它們彼此之間似乎有一種君子協定存在。
中舊稱
母爲海蛇,說它無目,以蝦爲目,就是誤解了寄生下面的小魚蝦的作用。大的
母用石灰礬
壓出鹹
曬幹,便是我們在京菜冷盤上常吃的海蜇和羅皮。
《靈魂的歸來》香港的狐狸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沙灘上的貝殼”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