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葉靈鳳>靈魂的歸來>美人魚

《靈魂的歸來》美人魚

葉靈鳳作品

  香港人喜歡稱女遊泳健將爲“美人魚”,夏天到了,就是美人魚活躍的季節。香港是以出産美人魚著名的,曾經發現過兩條。熟悉shuiguo滄桑的人,談起她們的曆史,都能夠如數家珍。

  這種美人魚,可說是名副其實的美人魚,因爲她們將傳說中的東西兌現了。所差者,只是她們是人而魚,不是魚而人而已,至于傳說中的美人魚,則除了雌的以外,還有雄的,實在不便一律稱爲美人魚,最好還是稱她們爲人魚。《新安縣志》卷三《物産志》雲:

  人魚長六七尺,ti發牝牡如人,惟背有短鬣微紅,雄者名海和尚,人首鼈身,無甲。雌者爲海女,能媚人,舶行遇者必襄解之。諺雲,毋逢海女,毋見人魚。比蓋魚而妖者。

  所謂海和尚,大約就是和尚魚,據《三才圖會》說:“東洋大海有和尚魚,狀如鼈,其身紅赤se,從chaoshui而至。”

  記載這種傳說中的人魚故事,最美麗的是《瓯異記》。據說待製查道,奉使高麗,晚泊一山而止,望見沙中有一婦人,紅裳雙袒,髻鬟紛亂,時後微有紅鬣,查命shui工以篙投shui中,勿令傷。婦人得shui偃仰,複身望查拜手,感戀而沒。shui工曰,某在海上未曾見,此何物。查曰,此人魚也。

  相傳大嶼山從前有以漁爲生的shui居民族,名曰盧亭,屈大均說他們就是人魚,見《廣東新語》:

  有盧亭者,新安大魚山與南亭竹沒老萬山多有之。其長如人,有牝牡,毛發焦黃而短,眼睛亦黃,而黧黑,尾長寸許,見人則驚怖入shui,往往隨波飄至,人以爲怪,競逐之。有得其牝者,與之媱,不能言語,惟笑而已,久之能著yi食五谷,攜之大魚山,仍沒入shui,蓋人魚之無害于人者。

  人魚的傳說,中外都有,丹麥的安徒生有一篇著名的童話,就是以傳說中的人魚爲題材的,寫得極爲美麗。這種海上傳說中的生物,據現代海洋生物學家的研究,認爲可能是從前的航海家見了海中一種海牛誤會而起。這種海牛日本人名爲“儒艮”,棲在印度洋直至澳洲沿岸,tisong白,雌的song前一對ru房很發達,它們像鯨魚一樣是海中的哺ru動物。雌的能用前鳍抱著幼兒在song前哺ru,又喜歡擡高半身出shui面來遊泳,所以遠遠望來很像是哺ru的婦人。也許就是這種東西被東方的航海家輾轉傳述,變成美人魚了。

《靈魂的歸來》美人魚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大樹菠蘿”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靈魂的歸來》大樹菠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