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葉靈鳳>靈魂的歸來>鬼鳥--蚊母鳥

《靈魂的歸來》鬼鳥--蚊母鳥

葉靈鳳作品

  從名字上已經可以看出,鬼鳥是一種很古怪的鳥。它是介于燕子與鷹隼之間的小鳥,但是古怪的個xing又有點似貓頭鷹,因爲它喜歡白天睡覺,夜晚才出來活動。

  鬼鳥,歐洲人通稱它們爲“夜的噪雜者”(nightjar)。它們是候鳥,冬天從中guo北方飛向南方,春末又從馬來亞和新幾內亞一帶飛回北方。在四月中旬路過香港,往往要停下來休息幾天,所以,在初夏正是最容易見到這種怪鳥的季節。它們之中有些到了香港就住下來不走,在這裏産卵孵雛,要到十月中旬才南下去避寒。

  鬼鳥全身灰黑se,背上有不整齊的黃黑se斑紋,看來像是樹皮。它的嘴小而鈎,像是鷹嘴,但是張開來卻極大,颔下生著一叢像張飛胡須一樣的硬毛,翅膀很長,飛起來迅速無聲,能在飛行中捕食小昆蟲。所以既像燕子,又像貓頭鷹。

  這種鳥被稱爲鬼鳥,不僅因爲他們白晝不出來,一到黃昏入夜才出來活動。更因爲它們的腳短而退化,幾乎不會走路,只會跳躍。一般的鳥類,總是用雙腳抓住樹枝橫站著。鬼鳥卻像啄木鳥那樣,只懂得直棲在樹枝上,並且一定要揀較粗的斜度很小的樹枝,以便將整個身ti貼在樹枝上去伏著。它們歇在地上也是如此,動不動就像本地人所說的“陌低”了。

  鬼鳥的叫聲很單調,只會“軋軋”的叫,一連要叫幾十聲不停,這就是“夜的噪雜者”這一名稱的由來。

  鬼鳥結巢不在樹上而在地下,它們最喜歡在小松樹林內的草地上做窠。因此在青山和大埔道夜間行車,時常有機會可以見到它們。因爲這兩條公路的兩旁很多松林,是它們最喜歡出沒的地方。鬼鳥有一個壞習慣,黑夜在路中心,看見車輛來了並不立刻飛走,往往給汽車的車頭燈炫得眼花,來不及起飛,就這樣給汽車輾死了。在大批鬼鳥過境北上的初夏,這種情形更容易發生。它們的眼睛很大,映著燈光像貓眼一樣的閃出黃綠的亮光,這也是使它們獲得這個怪名稱的原因之一。

  北方人稱鬼鳥爲貼樹皮,就因爲它們喜歡全身伏在樹枝上的那個特xing。古人則稱它們爲蚊母鳥和吐蚊鳥,說它們出現的地方往往多蚊蟲,有些書上甚至說它能吐蚊(《爾雅》:鷏,一名蚊母,相傳此鳥能吐蚊,其聲如人嘔吐,每吐辄出蚊一二升。又見《唐史補》及《齊東野語》)。其實那情形恰恰相反,鬼鳥在夏夜專向池沼草莽多蚊地方飛翔,正因爲那裏的蚊蟲多,它可以吃一個飽。

《靈魂的歸來》鬼鳥--蚊母鳥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古怪的海星”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靈魂的歸來》古怪的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