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葉靈鳳>靈魂的歸來>香港唯一的一部植物志

《靈魂的歸來》香港唯一的一部植物志

葉靈鳳作品

  本書原名“flora hong kongensis”,著者喬治·班遜姆(george bentham),一八六一年倫敦出版,本文四八二頁,外加序目五十二頁,附地圖一幅,售價不詳。莫林都爾夫的《中guo書目提要》列入第一七七一號,絕版已久,不易購得。

  蘇威貝氏在《香港自然史》一文裏說:“在一八六一年時,班遜姆氏就出版了他的《香港植物志》,這直到今日還是關于這區域的主要植物學著作。”

  本書共收香港所産花木名目一千零五十六種,除按照種類分別編號外,並注明發現的chu所,發現者的姓名,以及與其他區域所紀錄的同類品目的比較,這不是供給一般閱覽的一本植物志,而且又沒有圖,因此若不是專家,看起來頗覺枯燥。

  著者在卷首寫了一篇二十頁的序言,說明他的材料的來源,以及在他以前有關香港和中guo的植物學方面的研究。在香港未成爲英guo殖民地以前,歐洲人所獲得的中guo植物標本,大都經由澳門和廣州帶到歐洲,這都是一八四一年以前的活動,當時所采集的標本,有得自大嶼山和汲shui門的,因此頗有可能其中也有香港島的出産在內。但正式在香港島采集植物則是一八四一年的事。這就是偕同那位著名的英guo海軍shui道測量家貝爾訖爾氏一同在香港島登陸的理查興斯氏。他本是海軍醫生,但是卻對搜集植物標本有興趣,于是便成了第一個在香港島采集標本的歐洲人。他這年冬季在香港逗留了幾星期,帶回歐洲的香港植物標本共有一百四十種。

  除了理查興斯以外,早年以研究香港植物著名的兩位人物,是張比安與漢斯。張比安是位軍人,他在一八四七年調到香港,先後駐紮了三年,利用余暇在島上各chu采集,一八五○年歸guo時,他的行囊中,竟帶有近六百種的香港植物標本。

  漢斯自一八四四年以來就住在香港,他將熱心采得的標本送給當時周遊世界的一艘英guo船“先驅”號上的朋友。這艘船曾經過香港,後來同行的一位植物學家便用這些資料寫了一篇《香港的植物》。

  班遜姆氏說:他的這部《香港植物志》的材料,便是根據這兩個人以及其他幾個人所搜集的資料彙合而成。

  班遜姆氏將香港所産的植物與附近其他各地所産的作一比較研究,將它們按照地理分布情形歸納爲七大類。班遜姆氏說,香港島所chu的位置,在植物種類的分布上是中guo大陸北方的終點,同時又是南方熱帶的起點,因此範圍極廣。當地所産的植物,可以北至西怕利亞西南部,南至非洲南美洲都找得到它們的同類。至于附近的印度、南洋、日本在植物上和香港關系的密切,那更不用說了。

  除了班遜姆的這本《香港植物志》之外,還有幾部關于香港花木的著作,時間都是比較近一點的,但規模都比班遜姆的小得多了。其中一本是s·t·鄧與w·j·丟訖爾二人合著的《廣東與香港的植物》,一九一二年出版,其取材大都根據香港園林署曆年所收藏采集的標本。這些標本,據一九四九年本港政府年報所發表的數字,已達四萬種之多,其中有許多都是著名植物學家如a·亨利,e·h·威爾遜等人曆年所采集者。

  此外,香樂思教授所編的《香港自然學家》季刊以及他在近年所出版的關于香港食用植物的幾種小冊子,都是對于本港植物有研究興趣的人的好參考資料。

《靈魂的歸來》香港唯一的一部植物志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香港的“一歲貨聲””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靈魂的歸來》香港的“一歲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