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葉靈鳳>靈魂的歸來>香港的“一歲貨聲”

《靈魂的歸來》香港的“一歲貨聲”

葉靈鳳作品

  清末有一位自署“閑園鞠農”的人,編過一本《一歲貨聲》,記北京一年四季街上和過門的小販各種叫賣聲。尤其對于過年過節叫賣應時食品的“吆喝聲”,收集得更完備。

  北京小販的叫賣聲本來是很有名的,腔調多,有時還佐以特殊的器物來配音,詞句又往往別出心裁,如從前過年沿街賣“春聯”的,他們叫賣的詞句是——“街門對,屋門對,買橫皮——饒福字!”

  末後兩句的意思是說,買門媚上貼的如“五福臨門”之類的橫披者,另外奉送大“福”字一個。

  又如買過年用的油炸食品如茶泡之類者,他們喊的是:“吃的香,嚼的脆——茶果!”

  因此《一歲貨聲》這本書讀起來非常有趣。可惜這書只有抄本流傳,沒有印行過,見過的人恐怕不多。我忽然想起這書,是因爲前些日子聽見窗外有人喊——

  “打——石——磨!”

  我就意味到快過農曆年了,因爲香港有些古老家庭爲了過舊曆年,自己磨粉蒸糕,便不得不事先將常年少用的石磨拿出來整理,將用滑了的磨齒重新打鑿一下,于是“打石磨”的人就應時出現了。因此只要一聽到“打石磨”的呼聲,你就知道過年就在眼前了。這正是香港的“一歲貨聲”之一。

  香港的小販雖然多,可是對于自己貨物的叫賣方法卻非常忽略,叫賣的聲調和詞句也很單調。常年聽見的只是“甜橙——老樹甜橙”一類的老調,有時更莫名其妙的喊著:“平咯——五個賣六個”,使你猜不出從五個平賣到六個的究竟是什麼。而這樣的喊聲,往往喊了一半忽然中斷了,你走出去看一下,原來差人來了。

  就因爲這樣,香港沿街流動的小販多數是沒有牌照,偷偷摸摸做生意的;而且香港有些地方在早晚是不許小販高聲叫賣的,有些區域更根本禁止小販出聲叫賣東西,又因爲多數小販都是臨時改行的,他們恓恓惶惶,不可終日,也就難怪對于貨物的叫賣聲沒有研究了。

  關于香港小販的叫賣聲,我以爲只有兩個特點值得一提:一是香港因爲樓居的人多,小販喊叫時習慣用一只手襯在嘴邊,仰頭向上,以便住在三樓四樓的人容易聽到。一是香港賣粉葛(即外江的山葯)的小販,喊起來一定要喊賣“實心藕”,不許喊“賣——葛”。這是因“葛”字的本地音讀起來與“god”相似。“上帝”怎麼可以隨便沿街出賣?洋人聽了非常不高興,因此從很久以來,就規定賣葛的只許喊“賣實心藕”了。

《靈魂的歸來》香港的“一歲貨聲”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香港的年糕”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靈魂的歸來》香港的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