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季節已經到了“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我在這裏也有機會吃了楊梅,又吃了莴苣。
所吃的楊梅並不是江南的。報上的消息說是汕頭廈門的産品。試了一下,滋味果然與我們江南的有點差異;顆粒較小,甜和酸的滋味都沒有洞庭楊梅和甯波楊梅那麼濃。但是楊梅到底是楊梅,就像青梅一樣,你只要見到它,或是想到它的名字,已經口角生津,不吃就已經被它陶醉,仿佛這個心願已經完成了。
莴苣是蔬菜,聽說近年新界的農場已經試種成功,不過生長得較短小,而且滋味較淡,同真正從內地運來的一比較就知道。
對于莴苣真有點“曾經滄海難爲”之感。這在內地許多地方本是夏天很普通的“蔬筍”類,但是我們家鄉的莴苣卻特別肥嫩而長,削去了皮的莴苣心可以仍有一尺長,因此醬園裏的醬離芭,一年四季供應不斷,每一根可以切成三四截來出售,全是又脆又嫩的莴苣心。
新鮮的莴苣,最好是切片來涼拌。先用鹽略爲腌過,再用醬油麻油一拌就成。最好是現拌現吃,清脆而香,能使人可以不甘他味。若是浸得過久,滋味就有了變化,近于是醬莴苣了。
我們家鄉的莴苣既然又肥又嫩,自然另有一些特創的“食譜”,其中令我至今還切難忘的,是一種經過腌製曬幹,卷成圓圓的一卷一卷的“莴苣圓”。一根莴苣卷成一卷,
澤灰綠,有點像扁尖筍,吃起來仍很清脆,經過這樣腌製的“莴苣圓”,成了“茶食”,不在醬園裏出售,而是由稻香村一類的茶食店出售,同熏青豆、筍豆放在一起,成爲可以送粥,又可以隨便吃吃的小吃了。
有名的上海菜“腌笃鮮”,也有人喜歡放一些切片的莴苣在湯裏,使得湯味特別清香,而且有季節感,但這種滋味不是在一般食肆裏所能夠嘗到的。
吃了莴苣,又嘗過了楊梅,心頭有一種切清新之感,我的季節感冒仿佛漸漸的消失了。我不想去翻閱《本草》,但願它們有這樣的醫療價值,至少對我是如此。
《靈魂的歸來》莴苣、楊梅帶來的幸福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薄言采芹”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