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葉靈鳳>靈魂的歸來>吃蟹的余興

《靈魂的歸來》吃蟹的余興

葉靈鳳作品

  我寫下這題目,趕緊要解釋,我現在並非在持螯賞菊之余,來寫這篇小文。我的案頭雖有一瓶黃蕊的小白菊,可是今年還不曾吃過螃蟹,雖然去年秋天曾在蘇州觀前的松鶴樓吃過一次。不知怎樣,我對現在香港的那些“上海大亨”吃大閘蟹的心理,有一種反感。記得有一次,在一家菜館裏,聽到鄰座有幾個吃著十元一斤大閘蟹的談話,好像這竟是他們現在所能享受的過去黃金時代惟一殘留似的,所以即使是一百塊錢一斤,他們也不惜傾囊一試。如此說來,這簡直是在吃著西山的“薇蕨”了,諸公又何必如此自苦呢?

  不過,我的兒時吃蟹的記憶,實在是甜美的,尤其是吃蟹後的余興。其一是利用那只煮得紅紅的大蟹殼,用白紙剪一個小小的王字,貼在蟹殼的頂上,再剪一副老虎眼睛和嘴巴,一同貼上,然後湊近煤油燈罩上一熏,油煙立刻將蟹殼熏得烏黑,你這時撕下貼紙,將它挂在牆上,整個蟹殼就變成了一個扁圓的黑虎頭,眼睛和嘴巴是紅的,額上還有一個紅王字,十分有趣。這是從前江浙人家吃蟹後的最普遍的余興,這只蟹殼老虎往往在牆上一直要挂到過年才拿下來。

  另一種余興,就是用那一對吃剩的蟹鉗。蟹的大螯吃完了,剩下來一只像狼牙一樣的蟹鉗,上面還附著一片白se的硬膜和一叢儲黑se的“毛”。這時這一叢儲se的東西是shi淋淋的,你只要將白膜向上,狼牙向下,將兩只蟹鉗拼在一起向牆上一捺,它們自然就會粘在一起,變成一只蝴蝶,翅膀一半白一半赭黑,後面還拖了一對象牙se的鳳尾,十分美麗。等到中間那一叢shi毛幹後,它們就在牆上粘得很牢,輕易不會掉下來。江南那些賣蟹粉的小館子,拆蟹拆得多,往往用這種蟹蝴蝶在粉白的牆上拼成招牌字,點綴著整個橙黃橘綠的季節。

  還有蟹殼內像是腸胃一樣的那一塊不能吃的穢物,你若是用手將它套著翻過來,翻得好,它便像是一個跌坐人定的老僧。鄉下人稱這東西爲蟹和尚,對它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說它是拆散白娘娘和許仙恩愛夫妻的那個法海和尚的化身。後來白娘娘獲得玉皇大帝允許,從雷feng塔出來向法海複仇,法海鬥不過她,上天下地的逃避,最後無chu可逃,只能躲在蟹殼裏安身,但仍不時給人們翻了出來。這個傳說真是太美麗了,可見仗勢欺淩好人的惡徒,即使是逃到天涯海角,也逃不了懲罰的。

《靈魂的歸來》吃蟹的余興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家鄉的葯草”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靈魂的歸來》家鄉的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