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候曾在這裏談起過內運來的速凍熟食新品種:煙鲳魚與五香豬排。簡直像昙花一現一樣,買了一次,第二次想去再買,作本地人所說的“食過番尋味”之舉,不料早已被知味者搶購一空,各家都賣至斷市。據說至快要下月才可以有新貨來。
同期運來的“獅子頭”和“鎮江肴肉”則還有現貨供應。
“獅子頭”是揚鎮名菜,即廣東人所說的豬肉餅。産速凍的“獅子頭”,是已經用油炸過半熟的,每盒四個,以本港大華
貨公司的售價來說,每盒售一元四毫,這幾天大減價,還有一個九折。三毫多錢就可以買一枚有新會橙那麼大的豬肉餅,實在價廉物美。
這種“獅子頭”的調味,完全是揚州菜鎮江菜的調味,肉也選得極精,買回來自己加工,加一些白菜或是腐竹,將它煮得透透的,又松又軟,那滋味可以向這裏任何一家外江菜館所售的“獅子頭”挑戰。至于價錢相差之遠,那更不用說了。
當然,真正的揚州“獅子頭”,每一個都要做得有小飯碗那麼大的。可是作爲貨品,每一個都做得那麼大,未免不合銷路。將它改小了,這是合理的。
至于同期運來的“鎮江肴肉”,我在未買之前,本來寄以最大希望的,買回來一看,不待送到嘴裏去嘗,就已經令我感到失望。我不知這一批貨物當初定貨的過程是怎樣,我懷疑若不是我買錯了,那一定是貨物來錯了。因爲這根本不是“鎮江肴肉”。
這是普通的五香豬肉,或是未加紅曲醬汁的白汁豬肉,決不是“鎮江肴肉”。
首先鎮江肴肉一定是用豬肉製的,從不用第二種肉。現在所售的鎮江肴肉,卻是五花肉,即廣東人所說的腩肉,這就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這就好比製火
不用豬
一樣。試想,如果不是用“
”製的,怎樣可以稱爲“火
”呢?
在鎮江人口中,肴肉就稱爲“肴”,沒有這個“肉”字的。在茶樓酒館的招牌上,則稱“京江蹄肴”。請注意這個“蹄”字,已經說明“肴”必然是用豬肉製成的。
再有,鎮江的“肴”,是要先經過腌製過程的,腌的時候還要用“硝”,這是一項重要手續,而且是“秘密”所在。經過用“硝”腌製的豬肉,煮熟成了“肴”,肉質緊湊,近于“曝腌鹹肉”,而且有一種特殊的香氣,決不是那麼一塊用五香煮的白汁五花肉。
《靈魂的歸來》獅子頭和鎮江肴肉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吃蟹的余興”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