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陷入他人的圈套
重信守諾是爲人永久稱頌的世信條,反悔行爲素爲君子不齒。然而凡事過猶不及,我們的文化長久以來將我們教育成一個絕對與人爲善的好人,使得在許多應該維護自己利益的時候我們都不去據理力爭。因此,懂得反悔之道,是一個人通權達變,實現自我價值的必要開端。如果反悔對人對己都沒什麼壞
,而對于成功合作,玉成好事有促進之益,爲何要執迷于愚忠之謬呢?具
的人際交往中,反悔術講求“毀諾”要有禮有節。“我保證”是語言中最危險的句子之一,所以在許諾時就應該八成把握只說五成,而不應把話說絕說滿,免得忽生變故時沒有回旋余地。至于不能兌現的請求有時也可答應下來,但也應許諾巧妙,緩兵有術,更不應經常以拖延去反悔。
1.死守諾言乃愚忠
在兩條道路的交叉路口有一棵樹,一位聖人在樹下苦思冥想,他的思緒被一位朝他飛奔而來的小夥子打斷。
“救救我,”那位小夥子哀求道,“有個人誤稱我行竊,他正帶領一大幫人追捕我。他們要是抓住我,就會剁掉我的雙手。”他爬上那棵樹,藏在枝葉中。“請你別告訴他們我躲藏在哪裏,”他乞求道。
聖人犀利的目光洞悉那位年輕人對他講的是實話。稍過片刻,那群村民趕到了,爲首者問:“你看沒看見有一個年輕人從這裏跑過去?”
許多年以前,這位聖人曾發誓永遠講真話。所以,他說他看見過。
“他往哪兒跑啦?”爲首者問道。
聖人並不想背叛那位清白無辜的年輕人,可是,他的誓言對他是神聖不可違犯的。他朝樹上指了指。村民們把小夥子從樹上拖下來,剁掉了他的雙手。
聖人臨死的時候面對老天的最後審判,他由于對那位不幸的年輕人的行爲而遭到了譴責。“可是,”他抗議道,“我已經發過神聖的誓言,只講真話,我有義務恪守誓言。”
“就在那一天,”老天回答道,“你熱愛虛榮勝過熱愛美德。”
重信守諾是一個人起碼的立足品質,然而不懂變通,把它擡高到一個絕對不可越過半步的“雷池”,則是僵死呆板的表現。許多人執迷不悟,不懂反悔之道,因一時的輕率許諾和錯誤決定而受限製,這是一種愚忠,一種短見,一種只有傻瓜才會做的事情。
對中人來講,限製我們主動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不利承諾便是與人爲善,做個好人。
從兒提時代開始,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所受的教育都是,世界上最高的獎賞莫過于得到他人的贊同。興許這麼多話語表達不出其中的真谛,可是我們接受的一切正確的美好的教育中皆含有這種意思。爲了討得父母的歡心,我們俯首貼耳,言聽計從。爲了贏得老師的歡心,我們勤奮好學,規規矩矩。我們跟小夥伴一塊兒玩自己的玩具,這樣他們就喜歡我們。當我們試圖依照自己的意願行事時,我們就會被指責爲自私。爲了獲得別人的贊許,在我們幼小的心靈中分不清什麼是好的思想,什麼是壞的思想。其實,那些教導我們辨別好壞的人們自己正是這種是非觀念模糊的受害者。
隨著我們漸漸長大,情況變得很明了,老是聽從別人,尋求他人的贊同,並不是能夠出人頭地的最有效的途徑。盡管如此,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依然繼續這種無效的行爲。有時候,我們嘗試著作一些自私的舉動,可是由于受到早期環境的熏陶,我們往往發現它給我們帶來苦惱。好人不應該常常表現得自私自利。盡管我們知道自己努力爭取獲得成功,需要采取某種以我爲中心的措施,但是我們仍然繼續要做好人。這樣做的推一報償就是我們自認爲自己高尚的美德是對的。
假如你不理直氣壯地堅持要求得到直正屬于自己的東西,別人不會幫助你。即使你果真維持自己的權利,很多人也會企圖恫嚇你。他們希望壓得你低人一等,使你灰心喪氣,這樣你就不會阻礙他們前進的路途。
芭芭拉是一家電視臺的新聞主播。她在這家電視臺幹了五年多,她的新聞節目最近被評爲當地第一流節目,可是這五年來她向事業的頂攀登並不總是一帆風順、輕而易舉的。
三年以前,當她不得不與電視臺談判簽訂合同時,她遇到了一些嚴重的阻力。電視臺經理向她暗示,他與她續簽合同,她應該感到幸運。她很清楚地聽出了言下之意:“你是個姑娘,姑娘們不應該咄咄逼人。”
當她要求修改合同時,電視臺經理大發雷霆,她強烈地相信本身的自我價值,拒不讓步。每天新聞部主任都把她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對她的工作橫加指責,每回訓斥結束時總是說:“簽這個合同吧。”四個月過去了,她仍然毫不動搖。最後,電視臺經理答應了芭芭拉提出來的每一項修改的要求。
然而,在簽訂合同之前,地征求一位律師的意見。這位律師建議在措辭上作幾小小的改動。她回到電視臺告訴他們此事時,他們大吃一驚,又一次暴跳如雷。她的上司們直言不諱地說,他們認爲她的行爲太自私,不道德。即使這時,藝芭拉也不讓步。最終,根據雙方都能接受的意見,對合同的措辭進行了修改。
最近,芭芭拉與同一家電視臺又簽訂了一項爲期三年的合同,這一回容易多了。正如她說的那樣:“如今,他們知道我是什麼樣一個人,我說到做到。跟我在一塊兒工作的很多人對我說,我應該要求比我真正想要的更多,然後再讓步,這樣能使主管們有勝利籁。可是,我不以爲然。我要求他們給我提供必要的條件,而其他錦上添花的條件我不會奢求。”
這個故事的意義不在于芭芭拉的談判手法。應該注意和分析使芭芭拉如此堅強的精神。她被迫每日頂住電視臺領導以威脅、婬威和侮辱的形式進行的恫嚇。與此同時,她又不得不以一個妙趣橫生的記者的職業風度,興致勃勃地面對攝影機鏡頭每夜播送新聞。她從不讓談判中滋生的那種情緒影響自己的工作。芭芭拉具有一種強烈的自我價值觀。地保護自己克受婬威的傷害,讓自己爲了獲得應該獲得的東西而戰。使自己意志堅強,堅持信念。
整個文化用教育強迫我們將它對我們的期望,誤以爲是我們必須遵守的、出于自願而許下的諾言。別人告訴我們(用他們的評價)作爲好人或者女人,就應該如何如何去爲人世。然而我們一旦不事反悔,唯唯諾諾,便變成了一個無法自保的受害者,一個人善被人欺的佐證,一個欺騙
諾言下的犧牲品。
2.先答應,後反悔
(福爾摩斯探案集)作者柯南道爾,在第一次他的著作改編權賣給歐洲“戲劇界的拿破侖……
處世36計第24計 反悔計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