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蔡東藩>前漢演義>第21回

《前漢演義》第21回

蔡東藩作品

  卻說項羽慾分封諸將,想了多時,自己不能決定,只好仍請範增商議。範增雖爲了鴻門一役,有些懊惱,但總不忍遽去,尚爲項氏效忠。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增何不三複斯言,潔身早去。既聞項羽召請,便即入帳相見。項羽與增密議道:“我慾按功加封,別人都不難chu置,只有劉季一人,封他何chu,請君爲我一決。”增答道:“將軍不殺劉季,實是錯著,今日又把他加封,是更留遺患了。”項羽道:“他未嘗有罪,無故殺他,必致人心不服,且懷王又慾照原約,種種爲難,君亦應該諒我。並非我不肯從君!”增又答道:“既經如此,不如封他王蜀,蜀地甚險,易入難出,秦時罪人,往往發遣蜀中,便是此意。且蜀亦關中余地,使爲蜀王,也好算是依照舊約了。”項羽點首稱善。增又道:“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皆秦降將,最好令他分王關中,使他阻住蜀道,他必感恩效力,堵截劉季,就是將軍東歸,亦可無虞。後來偏不如所料,奈何!羽喜說道:“此計甚妙,應即照行。”說罷,複與增妥議各將封地,及所有名稱,一一決定,增始退出。

  適由沛公遣人探信,至項伯chu詳問一切,項伯已聞項羽定議,封沛公爲蜀王,乃即告知大略。來人忙去回報沛公,沛公大怒道:“項羽無禮,竟敢背約麼?我願與他決一死戰。”樊哙周勃灌嬰等,亦皆摩拳擦掌,想去厮殺。獨蕭何進谏道:“不可,不可!蜀地雖險,總可求生,不至速死。”沛公道:“難道去攻項羽,便至速死麼?”蕭何道:“彼衆我寡,百戰百敗,怎能不死?湯武嘗服事桀纣,無非因時機未至,不得不因屈求伸。今誠能先據蜀地,愛民禮賢,養精蓄銳,然後還定三秦,進圖天下,也未爲遲哩。”沛公聽了,怒氣稍平,因轉問張良。良亦如蕭何言,但請沛公厚賂項伯,使他轉達項羽,求漢中地。爲暗渡陳倉伏案。沛公乃取出金幣,派人遣遺項伯,乞將漢中地加封。項伯已yin助沛公,且有金幣可取,樂得代爲說情。項羽竟依了項伯,把漢中地加給沛公,且改封沛公爲漢王。于是頒發分封諸王的命令,列記如下:

  沛公爲漢王,得巴蜀漢中地,都南鄭。 秦降將章邯爲雍王,得鹹陽以西地,都廢邱。 司馬欣爲塞王,得鹹陽以東地,都栎陽。 董翳爲翟王,得上郡地,都高奴。 魏王豹徙封河東,號西魏王,都平陽。 趙王歇徙封代地,仍號趙王,都代郡。 趙將張耳爲常山王,得趙故地,都襄guo。司馬卬爲殷王,得河內地,都朝歌。 申陽張耳嬖臣先下河南迎楚。 爲河南王,得河南地,都洛陽。 楚將英布爲九江王,都六。 楚柱guo共敖曾擊南郡有功。爲臨江王,都江陵。燕王韓廣徙封遼東,改號遼東王,都無終。 燕將臧荼從楚救趙,且隨項羽入關。爲燕王,得燕故地,都薊。 番君吳芮芮爲英布婦翁,曾由布招芮,從羽入關。爲衡山王,都邾。 齊王田市徙封膠東,改號膠東王,都即墨。 齊將田都從楚救趙,隨羽入關。爲齊王,得齊故地,都臨淄。 田安故齊王建孫,下濟北數城,引兵降楚!爲濟北王,都博陽。韓王成封號如舊,仍都陽翟。

  項羽自稱西楚霸王,擬還都彭城,據有梁楚九郡。一面派遣將士,迫義帝遷往長沙,定都郴地。郴音琛。郴地僻近南嶺,比不得彭地繁庶。羽慾自去建都,怎肯使義帝久住,所以將他逼徙,好似遷锢一般。另撥部兵三萬人,托詞護送沛公,即令西往就guo。此外各guo君臣,皆一律還鎮。

  沛公既爲漢王,此後敘述,應該以漢王相呼。漢王就從霸上起行,因念張良功勞,賜金百镒,珠二鬥。良拜受後,卻去轉贈項伯,並與項伯作別,還送漢王出關。就是各guo將士,或慕漢王仁厚,也盡願跟隨西去,差不多有數萬人,漢王並不拒絕,一同登程。好容易到了褒中,張良意慾歸韓,即向漢王說明,漢王乃遣良東歸。兩下告別,統是依依不舍。良複請屏左右,獻上一條密計,漢王也即依從。良即拜辭而去,漢王仍然西進。不料後隊人馬,統皆喧嚷起來。當下問爲何因?有軍吏入報道:“後面火起,烈焰沖天,聞說棧道都被燒斷了!”漢王絕不回顧,但促部衆西行,說是到了南鄭,再作後圖,部衆不敢違慢,只好前進。旋聞棧道爲張良所燒,免不得咒罵張良,說他斷絕後路,永不使回見父老,真是一條絕計,太覺忍心。那知張良燒絕棧道,卻是寓著妙算,與庸衆思想不同。一是計給項羽,示不東歸,好教他放心安膽,不作准備;二是計禦各guo,杜絕出入,好教他知難而退,不敢入犯。當時拜別漢王,與漢王秘密定謀,便是這條計策。良之決送漢王,也是爲此。漢王已經接洽,自然不致驚惶,一心一意的馳赴南鄭去了,既至南鄭,拜蕭何爲丞相,此外將佐亦皆授職有差,不必細述。

  惟張良拜別漢王,轉身東行,過一路,燒一路,已將棧道燒盡,方向陽翟進發,等候韓王成歸guo。原來項羽入關,韓王成未曾相隨,嗣經羽進駐鴻門,號令諸王,韓王成方才往見。羽雖嫌他無功,終究是無罪可加,不得不許複舊封。只有一語相囑,叫他召回張良。及韓王成與良接洽,良亦知項羽加忌,不令事漢,所以有此要約,當時答複韓王,俟送漢王出境,然後還韓。韓王不便相強,因即應諾。偏偏項羽借口有資,責成違命縱良,將他留住,不令歸guo,但使隨軍東行。成無拳無勇,怎能拗得過項羽,沒奈何跟著羽軍,出發秦關。羽把秦宮中所得金銀,及子女玉帛等類,一古腦兒載入後車,啓程東歸,到了彭城,複將韓王成貶爵,易王爲侯。過了數月,索xing把他殺死了事。還有燕王韓廣,不願遷往遼東,被臧荼引兵逐出,追至無終,一鼓擊死。韓廣了。乃使人報知項羽,羽不咎臧荼擅殺,反說荼討廣有功,令他兼王遼東。就是齊王田市,本由齊將田榮擁立,田榮前不願從項氏攻秦,爲羽所憎,見第十六回。故羽徙封田市,改封田都田安,獨將田榮擱起不提。全是私心用事。榮秉xing倔強,不服羽命,竟羁留田市,拒絕田都,待田都將到臨淄,竟發兵邀擊中途,把都殺敗,都逃往彭城。田市聞田都敗卻,恐他向羽求救,複來攻齊,因此潛身tuo走、馳詣膠東。偏田榮恨他私逃,自領兵追殺田市,榮亦太覺猖狂。再西向襲擊濟北,刺死田安,便自稱齊王,並有三齊。是時彭越尚在巨野,彭越見前文。有衆萬人,無所歸屬,田榮給與將軍印绶,使他略奪梁地,越遂爲榮效力,攻下數城。趙將陳余,自去職閑遊後,羁居南皮,仍然留意外務,常慾出山。陳余事見前文,但余既歸隱,何必再尋煩惱。他本與張耳齊名,項羽封耳爲常山王,卻有人進說項羽,請封陳余。羽因余未嘗從……

前漢演義第21回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21回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