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蔡東藩>民國演義>第48回

《民國演義》第48回

蔡東藩作品

  卻說上回所敘的禦幹兒,看官道是何人?就是當時署理鄂督的段芝貴。又是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芝貴履曆,前文亦已見過,爲何叫他作禦幹兒呢?說來又是話長。小子援有聞必錄的老例,把大略演述出來:相傳老袁當小站練兵時,芝貴官銜,尚不過一個候補同知。他在直隸聽鼓,未得差遣,抑郁無聊,意慾投效老袁麾下,挽某當道替他吹噓。老袁雖然收錄,仍然置諸閑散,不給優差。適阮忠樞爲袁幕僚,總司文案,芝貴遂與他結識,求爲汲引。忠樞替他想一方法,教他秘密進行,定可得志。看官道是何事?原來天津地方平康裏,蓄豔頗多,韓家班尤爲著名,阮忠樞備員軍署,每當文牍余暇,辄邀二三友人,往韓家班獵豔,曾與歌妓小金紅,結不解緣。小金紅有一姊mei行,叫作柳三兒,se藝冠時,高張豔幟。阮得瞻豐采,也暗暗稱羨,會老袁招阮私宴,醉後忘形,偶詢及平康人物,阮即以柳三兒對。袁頗慾一qinse,只以身作達官,不便訪豔。前清時猶有此礙,以視今日何如?當下與阮密商,擬乘夜闌人靜時,微服往遊。阮願作導線,即與袁約定時間,屆期先往韓家班,與柳三兒接洽,待到夜半,果見老袁易服而來,由阮呼三兒出見,佳麗當前,令人刮目。經老袁仔細凝視,果然是當代尤物,風韻絕倫。三兒亦眉挑目逗,賣弄風騒。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差不多似此情景。兩下傾心,一見如故。既而華筵高張,歡宴終夕,比至天明,袁偕阮返,猶覺余情未忘。嗣是暇辄過從,倍加恩愛,本慾替她tuo籍,因恐納妓招謗,或幹吏議,所以遲遲未決。阮忠樞窺透隱情,遂叫段芝貴代爲贖身,間接獻納,不怕老袁不墮入彀中,格外青睐。芝貴得此教益,即依計而行,黃金朝去,紅粉夕來,又有阮爲紹介,潛送袁寓。柳三兒得爲袁氏四姨太,段芝貴亦竟獲優差,由袁下劄,委任全軍總提調,楊翠喜之獻奉,想亦由此策tuo胎。袁、段情誼,日久愈qin。每日早起,段又必詣袁問安,老袁戲語芝貴道:“我聞人子事qin,每晨必趨寢門問安,汝非我子,何必如此。”芝貴道:“父母生我,公栽培我,兩兩比較,恩誼相同,如蒙不棄,顧作義兒。”樂得攀援,莫謂小段無識。老袁聽到此語,不免解頤一笑。芝貴只道袁已承認,竟拜倒膝前,呼袁爲父。老袁推辭不及,口中雖說他多事,但已受了四拜,仿佛是認做幹爺了。

  後來老袁被譴,芝貴亦爲楊翠喜事,挂名參案,革職回籍。見《清史》。至清室已覆,袁爲總統,他自然重張旗鼓,又複上臺,癸醜革命,平亂有功,旋即出督武昌,繼段祺瑞後任。此次聞京中倡言帝製,就趕忙離了湖北,只說是入觐總統,拚命馳來。當下邀集朱啓钤、周自齊、唐在禮、張士钰、雷震春、江朝宗、吳炳湘、袁乃寬、顧鳌等,密議鼓吹帝製,與籌安會分幟爭功。可巧公民請願團,已經發現,料知梁財神勢力不小,只好合攏一起,較爲妥當。梁財神聞芝貴進京,亦知他是有名的義子,將來要升做禦幹兒,不得不與他周旋,融成一片。兩情不謀而合,況是彼此熟識,一經會面,臭味相投,當即互相借重,定名爲請願聯合會。那時請願團的宣言書,已經印就,由段芝貴等審視,見書面寫著道:

  民guo肇建,于今四年,風雨飄搖,不可終日。父老子弟,苦共和而望君憲,非一日矣。自頃以來,二十二行省及特別行政區域,暨各團ti,各推舉尊宿,結合同人,爲共同之呼籲,其書累數萬言,其人以萬千計,其所蕲向,則君憲二字是已。政府以茲事ti大,亦嘗特派大員,發表意見于立法院,凡合于鞏固guo基,振興guo勢之請,代議機關,所以受理審查以及于報告者,亦既有合于吾民之公意,而無悖于政府之宣言,凡在含生負氣之倫,宜有舍舊圖新之望矣。惟是功虧一篑,則爲山不成,锲而不舍,則金石可貫。同人不敏,以爲吾父老子弟之請願者,無所團結,則有如散沙在盤,無所榷商,則未必造車合轍。又況同此職志,同此目標,再接再厲之功,胥以能否聯合進行爲斷。用是特開廣座,畢集同人,發起全guo請願聯合會,議定簡章,凡若幹條。此後同心急進,計日程功,作新邦家,慰我民意,斯則四萬萬人之福利光榮,非特區區本會之厚幸也。

  末附有請願聯合會章程,共十一條,條文如下:

  第一條 本會以一致進行,達到請願目的爲宗旨。

  第二條 凡已署名請願者,皆得爲本會會員。

  第三條 本會設職員如左:(一)會長一人,副會長二人,由會員中公舉之。(二)理事若幹人,由會員公推之。

  但各團ti請願領銜者,當然爲本會理事。(三)參議若幹人,由會長及全ti職員會公推之。(四)幹事分爲文牍會計庶務交際四科,各科主任幹事一人,余幹事若幹人,由會長副會長合議推任之。

  第四條 會長代表本會,主持辦理本會一切事務。

  第五條 副會長輔助會長,辦理本會一切事務。會長有事故,副會長得代理之。

  第六條 理事隨時會商會長,辦理本會特別要務。

  第七條 參議隨時建議本會,贊理一切會務。

  第八條 幹事商承會長,分科執行本會一切事務,其各科辦事細則另定之。

  第九條 本會開會,分爲兩種:(一)職員會得由會長隨時召集之,(二)全ti大會,遇有特別事故時,由會長召集之。

  第十條 本會設事務所于安福胡同。

  第十一條 本會章程,如有認爲不適當時,得開大會,以過半數之議決修改之。

  段芝貴等閱畢,便道:“正副會長,可曾舉定麼?”梁士诒即申述沈雲霈爲會長,張鎮芳、那彥圖爲副會長,余如文牍會計庶務交際等員,亦一一說明。段芝貴道:“甚好,就照此進行罷。我即擬返鄂,凡事應由諸公偏勞。”梁士诒道:“這也不必過謙,但參議幹事等員,尚須推選若幹人。”段芝貴道:“章程中應由會長等主持,但請沈會長與在會諸公推選便是。”沈雲霈時亦在座,忙接口道:“這也須大家斟酌。但會名既稱爲全guo聯合,應該將各省官民,招集攏來,愈多愈妙。此事頗要費時日呢。”段芝貴笑道:“沈先生你真太拘泥了。各省官吏,那一個不想上達?但用一個密電,管教他個個贊成。若是公民請願,也很是容易,只叫各省官吏,用他本籍公民的名義,湊合幾個有聲望的紳士,聯名請願,便好算作民意代表了。老先生,你道真要令四萬萬人,悉數請願麼?”好簡捷法子。梁士诒道:“這話還是費事。依愚見想來,在京官僚,多是各省的闊老,若教他列名請願,並把自己的qin戚朋友,添上幾十百個名兒,便……

民國演義第48回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48回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