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蔡東藩>民國演義>第64回第2小節

《民國演義》第64回

第2小節
蔡東藩作品

  [續民國演義第64回上一小節],最後仍央請張大帥,喚出新姬,果然是絕世尤物,傾guo傾城,惹得這位阮欽使,也不禁目眩神迷,魂飛se舞。待王姨太太道了萬福,轉身進去,那時才對著張大帥道:“大帥真好豔福,小弟一無所贈,未免惶愧得很。”說至此,即從懷中取出鈔幣十張,約得百圓,雙手奉上道:“這便代作贈物罷。區區不腆,幸轉送香閨,祈請賞收!”張勳道:“又要老友破鈔,謹代小妾道謝。”于是分手歸寢;翌日起chuang,阮忠樞即擬辭別張勳,吃過早點,眼巴巴望著張勳出來,偏是望眼將穿,杳無消息,待至午餐,方見張大帥登堂陪客,忠樞有事在心,也不多飲,便于席間辭行,草草畢席,即告別出署,回京複命去了。也是一番空跑,猶幸得見豔姬,還算有些眼福。

  老袁已遣阮南下,想不至虛此一行,便在統率辦事chu內,添設臨時軍務chu,遙領軍政,實行指揮。當擬組織征滇第二軍,令張勳、倪嗣沖各出十營;駐魯第五師,出步兵一團,防兵一營;駐陝軍出一混成旅;駐奉第二十及第二十七第二十八師,各出一混成旅;余由他省選調騎兵數營,合成一師,限月終拔往戰地。正在籌畫的時候,那阮忠樞已回來了,當下聽他禀報,已知張勳不肯從命,很是懊怅。再電致奉天、山東各省,陸續接複,多半是:“防務吃緊,兵不敷用,職守所在,礙難遵命,否則本省有變,不負責任”雲雲。老袁急得沒法,乃將調兵的政策,變爲募兵,調兵已非善策,募兵更屬無謂。擬由直隸、山東、河南三省,募兵二萬,聽候調遣,一面電催赴敵各軍,速行進擊,並調四川、兩湖軍隊,協同接濟。統計自正月中旬,至三月上浣,袁軍運到川、湘,差不多有十萬人。看官慾曉明大略,且由小子一一敘來:

  在川各軍。

  (一)曹锟軍,即第三師,約八千五百人。(二)張敬堯軍,即第七師,約六千人。(三)李長泰軍,即第八師,約七千八百人。(四)周駿軍,即四川第一師時,嗣改編爲第十五師,約六千人。(五)伍祥桢軍,即第四混成旅,約四千人。(六)馮玉祥軍,即第十六混成旅,約四千人。

  在湘各軍。

  (一)曹锟軍,即第三師之一部,約二千人。(二)馬繼增軍,即第六師,約萬人。(三)唐天喜軍,即第七混成旅,約四千人。(四)李長泰軍,即第八師之一部,約三千人。(五)範guo璋軍,即第二十師,約四千人。(六)張作霖軍,即第二十七師,約三四千人。(七)倪毓棻軍,即安武軍十五營,約三四千人。(八)王金鏡軍,即第二師,約四千人。(九)胡叔麒軍,即湖南混成旅,約四千人。

  (十)盧金山軍。系湖北獨立旅,約四千人。

  這十萬大軍,雲集川、湘,總有幾個效忠袁氏的將吏,拚著了命,與護guo軍爭個勝負,好博得幾個勳章,幾等勳位。只是滇、黔軍乘著銳氣,殺入川、湘,或合攻,或分攻。川路自敘州起,經泸州、重慶、萬縣、夔州,直達湖北的宜昌。湘路自沅州起,經麻陽、芷江等縣,直趨寶慶、常德,戰線延長,約有二千多裏。總司令曹锟,先行籌防,分檄各路兵將,擇要駐守,十萬軍中,已去了五成。尚有五萬名作爲戰兵,大約自川中進攻,計二萬人,自湘中進攻,計三萬人。五萬袁軍壓川、湘,當時已傳遍天下,氣焰亦可謂不弱。滇、黔兩軍,統共不過三萬名,與袁氏戰兵相比例,尚不及半數。曹锟因老袁催逼,乃簡率精銳,會合馮玉祥、張敬堯各軍,兼程前進,直指敘、泸,另檄第六師長馬繼增,駐紮湘西,抵禦黔軍。

  此時雲南護guo第一軍總司令蔡锷,早已由黔入川,聞曹锟等盡銳前來,急令劉雲feng、趙又新、顧品珍等,分頭攔截,那知來兵很是凶勇,憑你如何截擊,總是抵擋不住;並且顧左失右,得此失彼,眼見得主客異形,衆寡不敵,一陣陣的向後退去。劉、趙、顧三人,無可如何,只得向總司令chu告急。蔡锷聞報,躊躇一番,默想曹、張各軍,用著全力,來攻敘、泸,若要與他死戰,徒傷士卒,無濟于事;且彈葯等件,亦只能暫支目前,未能持久,計不如變攻爲守,以逸待勞,一面聯合粵西,調出李軍,並力北向,再決雌雄,也爲未晚。此即兵法所謂避實二字。乃即令劉、趙、顧各軍,且戰且退,自己亦退入永甯,准備固守。

  曹锟遂分兵大進,自克綦江,馮玉祥克敘州,張敬堯克泸州,紛紛向中央告捷。四川形勢,頓時大變。黔督劉顯世,聞滇軍撤歸,也爲一驚,亟檄總司令戴戡,調還一旅,駐守黎平。那時馬繼增躍躍慾逞,擬乘勢攻入黔境,與川軍並奏奇功,當下發令進兵,行了半日,因天se已晚,駐營辰州,到了夜半,除巡兵未睡外,余皆安寢。待至天曉,全營統已早餐,秣馬厲兵,待令即發,不意這位馬師長,竟長眠不起,由閻羅王請去作先鋒了。小子有詩詠馬繼增道:

  未曾前敵即身亡,暴斃營中也可傷。

  自古人生誰不死,甘心助逆死無光。

  畢竟馬繼增如何致斃,且至下回表明。

  ----------

  馮、張兩人,宗旨不同,而其不滿袁氏也則一。本回借馮、張之口,譏諷袁氏,足令袁氏,無顔對人,而張大帥粗豪率直,描摹口吻,尤覺逼肖,豈其尚有張桓侯之遺風欤?《民guo演義》中有此人,亦足生se矣。夫以馮、張之爲袁氏心腹,猶離心若此,彼川、湘一帶之十萬師,甯皆能效忠袁氏耶?不過憑一時之勇氣,直入敘、泸,轉眼間即已告餒,乃知師直爲壯,曲爲老,一時之強弱成敗,固不足以概全ti也。

……

《民國演義》第64回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65回”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民國演義》第65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