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蔡東藩>民國演義>第80回

《民國演義》第80回

蔡東藩作品

  卻說徐東海入京以後,先谒黎總統,次見段總理,黎尚隱示通融,段卻不甘退讓,經徐苦口調停,方由段說出一言,先要孫洪伊免職,方令徐樹铮辭差。太要顧全面目。徐東海再入總統府,與黎商及。黎似覺爲難,徐喟然道:“不照這麼辦法,恐禍起蕭牆,勢且波及全guo,總統不如通權達變,暫歇風chao爲是。”黎總統畢竟長厚,也就承認下去。于是十一月二十日,下令免孫洪伊職,越日,徐樹铮始呈上辭職書,奉令照准,改任張guo淦爲秘書長。guo淦自內務解職,令爲黑龍江省長,他不願就任,辭職留京,乃命繼徐樹铮後任。

  樹铮名雖去職,實仍在段氏幕中,段仍信任不疑。看官道是何因?小子前敘孫、徐沖突時,徐曾責孫泄漏機密,這也非憑空誣陷,最關重要的是中美實業借款一案。

  自中guo、交通兩銀行,停止兌現後,商民怨聲載道,籲請籌款維持。孫乃立主兌現,請黎總統速籌良法。黎與段熟商,段因guo庫如洗,只好從緩,偏黎已先入孫說,定要段設法籌款。看官!你想天下有幾個點石成金的呂祖師,毀家纾難的楚令尹?guo家沒有的款,只好向外人商量,當由段總理委任財政總長陳錦濤,問各guo乞貸。幸有美guo資本團,願貸美金五百萬圓,期限三年,利息六厘,每百圓實收九一,以煙酒公賣稅爲抵押品,當由駐美華使,遵承中guo財政總長委托全權的電報,代表政府,簽立合同,一面由陳錦濤至兩議院中,開秘密會議,要求通過。不料北京某報館,偏已探悉底細,將中美借款合同,登載出來。

  看官!你道彼此借貸何故要守秘密呢?原來民guo二年曾有英、法、德、俄、日五guo銀行團與中guo政府訂定草約,此後政治借款,應歸本團承借。應第二十四回。前時已惹起許多糾葛,此次向美guo借款,恐五guo啧有煩言,所以慎守秘密。向外借款,還有許多顧忌,真正可憐。偏被報章揭出,無從隱飾,段、陳諸人,已疑由孫洪伊泄漏機關,恐滋外議。果然不到兩天,英、法、俄、日四guo銀行團提出抗議書質問財政部。經陳錦濤商諸段總理,據理答複,略言:“此項借款,專供中guo銀行准備兌現的用途,本無政治xing質。且民guo二年的契約乃中guo政府與五guo銀行團所締結,今只四guo銀行團,系與德guo分離的別一團ti,敝政府不能承受抗議”雲雲。還虧德guo久戰未和,尚有借口之資。四guo銀行團,尚未肯幹休,段總理已將所借美款,劃存中guo銀行,作爲准備金,交通銀行,尚是向隅。惟與外人交涉,還須筆she,越覺遷怨孫洪伊,自從孫免職離閣,才出了song中惡氣。徐樹铮是多年心腹,怎肯教他離開?這且慢表。

  且說參衆兩院中,因草訂民guo憲法,連日會議,彼是此非,免不得又生dang見。這是中guo人特xing。就中分作兩大派,一派叫作憲法研究會,一派叫作益友社。有幾個喜新厭故的人物擬加入主權、教育、guo防神聖、省製、陸海軍各問題,已審議了好幾次,終因dang見不同未曾議決。

  至十二月八日又複開議,爲了省製大綱互起龃龉。直隸議員籍忠寅,主張守舊,湖北議員劉成禺,主張維新,彼此相持不下,竟互動手腳,就會議場中,打起架來。劉成禺一方面,人衆勢強,籍忠寅一方面,人少勢弱,強的原是逞威,弱的也不甘退步。起初還是抛墨盒,擲筆杆,文绉绉的舉動;後來罵得起勁,鬧得益凶,竟扭成一團,拳打足踢,好象不共戴天的樣兒。何苦乃爾?徒惹人笑。

  結果是籍忠寅、劉崇佑、陳光焘、張金鑒等,被毆受傷,害得皮破血流,痛不可耐,憤憤的出了會議場,做了一篇大文章,竟向總檢察廳提起公訴,一面請政府咨行議會,查明曲直,依法懲辦。

  一事未了,一事又生,京城裏面有自稱公民孫熙澤等,發起憲法促成會,宣布意見書,並通電各省,無非說:“兩院議員,會議多日,並無成效,徒聞滋鬧”等語。

  參議員聞這消息,因他毀損名譽,擾亂guo憲,要求政府速即禁止。司法總長答稱,已令總檢察廳徹查,議員等猶有違言。只因陽曆歲闌十二月二十五日,又是雲南起義紀念日,曾經兩院議定,總統公布,照例放假休息,懸旗宴賀。敘筆不漏。大家既要祝慶,又要賀年,閑暇中間,帶著幾分忙碌,自然把公事暫擱。轉眼間已是民guo六年了,各省督軍省長及各特別區域都統等,于五年殘臘,聯名電告政府,由副總統兼江蘇督軍領銜,其文雲:

  民guo建元,于今五載,中經變故,起伏無端。guo勢日危,民生日蹙,政務日以叢脞,已往之事,今不複道。

  自此次之guoti再奠,天下望治更切,以爲元首恭己,總揆得人,議會重開,懲前毖後,必能立定guo是,計日成功。乃半歲以來,事仍未理而爭益甚,近日浮言胥動,尤有不可終日之勢。guo璋等守土待罪,憂惶無措,往返商榷,發爲危言,幸垂察之!我大總統謙德仁聞,中外所欽,固無人不愛戴,自繼任後,尤無日不廑如傷之懷,思出民于shui火。然而功效不彰,實惠未至,雖有德意,無救倒懸。推原其故,在乎政務久不振。政務久不振,在乎信任之不專。前因道路傳聞,府院之間,頗生意見,旋經guo璋電詢,奉大總統複示,謂:“虛己以聽,負責有人”,是我大總統亦既推心置人腹中矣。皇天後土,實聞此言,guo璋等鹹爲guo家慶。以我總理之清心沈毅,得此倚畀,當可一心一德,竟厥所施。今後政客更有飛短流長,爲府院間者,願我大總統我總理立予摒斥。guo璋等聞見所及,亦當隨時參揭,以肅綱紀而佐明良。任賢勿貳,去邪勿疑,然後我大總統可責總理以實效,總理乃無可辭其責。有虛己之量,務見以誠,有負責之名,務征其實,獻可替否,此guo璋不敢不推誠爲我大總統告者也。自內閣更疊之說起,guo璋等屢有函電,竭力擁護,一則慮繼任乏人,益生紛擾,陷于無政府;一則深信我總理之德量威望,若竟其用,必能爲guo宣勞,收拾殘局,非徒空言擁護也。現在大總統既表虛己之誠,正總理勵精圖治之會,目下所急待施設者,軍政財政外交諸大端,皆宜早定計劃,循序實行。guo璋等擁護中央,但求有令可奉,有教可承,事勢苟有可通,無不竭力奉宣,以舉統一之實。此大方針,非我總統不能定,閣員與總理共負責任,得此領袖,理宜協恭。近如中行兌現,實輕率急切,致陷窮境。前事之師,可爲鑒戒。閣員必有一貫之主張,取鈞衡于總理,勿以一部所主筦,或遷就乎閣員。

  閣員苟有苦衷,不妨開示,公是公非,當可主持。孰輕孰重,尤當量衡。guo璋等赤心爲guo,不恤乎他,此維持內閣之真意,不能不掬誠爲我總理告者也。guo會爲guo家立法機關……

民國演義第80回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80回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