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蔡東藩>民國演義>第82回

《民國演義》第82回

蔡東藩作品

  卻說黎政府接到川電,才知劉存厚擁兵自逞,不服命令,只好變軟爲剛,將他免職示懲,隨即下令雲:

  前因川、滇兩軍在成都省城沖突,疊由院部電饬雙方停止爭鬥,茲據戴兼督電稱,劉存厚于中央停止爭鬥之命,置若罔聞,仍攻督署等語。崇威將軍劉存厚,著即免職,聽候查辦。所有在省川、滇各軍,責成該兼督嚴饬各該管官長,即日開拔出城,分別駐紮,恪遵前令,不得再滋事端。倘仍延抗,軍法具在,定惟該管官長等是問。此令。

  此令下後,才聞劉存厚有退兵消息。王、張兩查辦使,得安抵川境,實行調查,報告川民被難情形,由黎總統撥款赈濟,且不必細表。惟外部兵禍,似覺少纾,內部糾葛,又聞疊起。財政總長陳錦濤,入陳總統,讦發次長殷汝骊,因煉銅廠事,有代人請托情弊。黎總統方擬核辦,忽由煉銅廠商人柴瑞周等,具禀guo務院,聲言陳總長令渠借墊gu款,並勒寫字據等情。當派夏壽康、張志潭查辦。複稱事涉嫌疑,不無可議,因將陳錦濤、殷汝骊一並免職,交法庭依法審辦。殷汝骊已逃匿無蹤,只陳錦濤到案候質,留置看守所。接連又是交通總長被控案,交通部直轄津浦鐵路管理局,曾向華美公司,購辦機車,局長王家儉,總務chu長童益臨,納賄舞弊,哄動京中,經交通部查明,將他撤差。總長許世英,自請失察chu分,情願免職。黎總統尚慾挽留,嗣經guo務院派員查複,該局確有弊混等情,且與許總長亦涉嫌疑,因呈報黎總統。黎乃准許辭職,先將局長王家儉,及前副局長盛文頤,並交法庭審理。總檢察廳且傳訊許世英,亦將他羁住看守所。陳許同時被押,可謂無獨有偶。司法總長張耀曾,動了兔死狐悲的觀念,竟劾檢察長楊蔭杭,及檢察官張汝霖,未得完全證據,遽傳訊許世英等,實屬違背職務,汙損官紳,于是許世英遂得釋放,連陳錦濤也保釋出來。究竟官官相護。惟財政交通兩席,暫由財政次長李思浩,及交通次長權量代理。嗣複提出李經羲,擬任爲財政總長,經guo會投票通過,老大的雲南故督,又俨然出臺來了。爲後文伏筆。

  guo務總理段祺瑞,把閣務視若輕閑,惟一心一意的對付外交,定要與德宣戰。當下電召各省督軍,及各特別區域都統,赴京會議,解決宣戰問題。山西督軍閻錫山、河南督軍趙倜、山東督軍張懷芝、江西督軍李純、湖北督軍王占元、福建督軍李厚基、吉林督軍孟恩遠、直隸督軍曹锟、安徽省長倪嗣沖、察哈爾都統田中玉、綏遠都統蔣雁行、晉北鎮守使孔庚等,奉召qin行,陸續晉京。此外各省,亦均派代表到會。四月二十五日,特開軍事會議,由段總理主席,極言對德問題,非戰不可。各督軍都統等,統是雄赳赳的武夫,素奉段爲領袖,段要絕德,大家均已贊成,段要戰德,何人再來反對?孟恩遠首先起座,呼出“贊成”二字,隨後便大家附和,贊成贊成的聲音,震動全院。推孟出頭,爲廢guo會張本。段祺瑞自然欣慰,俟散會後,即去報知黎總統。黎很是不樂,但又不便當面駁斥,只好淡淡的答道:“宣戰不宣戰,總須由guo會議決,若但憑軍人主張,何必虛設此guo會呢?”段祺瑞道:“提交guo會,是應當的手續,總統宜即日咨行。”黎總統呆了半晌,才道:“請總理代擬咨文便了。”滿腹牢騒。段也不複再言,竟退出總統府,直至guo務院,囑秘書擬定咨文,赍送府中蓋印。黎總統約略一瞧,文中有“本大總統爲促進和平,維持公法,保護人民生命財産起見,認爲與德guo政府,有宣戰必要”等語,不禁自笑道:“什麼叫作必要?我guo的內哄,尚是未平,難道還想與外人構釁麼?”話原不錯,但受人脅製奈何?說至此,憤憤的檢取印信,向紙上蓋訖,擲付來人。那來人接手後,便赍送衆議院去了。

  衆議院接到咨文,免不得議論紛紛,有一大半是不主戰的。次日由議員秘密討論,無非是主戰的少,不主戰的多,結果是由議長宣言,俟兩日後,開全院委員會,審查這種宣戰案情。哪知這風聲傳將出去,頓有許多請願書,似雪花柳絮一般,飄飄的飛入院中,有的是署著陸海軍人請願書,有的是署著五族公民請願團,有的是署著政學商界請願團,還有北京學界請願團、軍界請願團、商界請願團、市民請願團,迷離惝怳,閱不勝閱,當由院中役夫,收拾攏來,一古腦兒擲入敗字簏中。請願團化作紙團兒,中guo各種團ti,也應如此chu置。到了五月十日,衆議院開會審查,甫經召集,門外忽嘯聚數千人,各持一小旗幟,寫著各種請願團字樣,每團有數十代表,手持傳單,一擁入院,見了議員,便將傳單分給。議員見他們無理取鬧,不願接收;或接單稍遲,他們即伸出如梃的手臂,似缽的拳頭,向議員面前,猛擊過來。議員急忙躲閃,身上已被捶數下。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試看上文集議憲法時,同是議員,尚且彼此互毆,何怪他人乘間侮弄。霎時間院中秩序,被他們搗亂。還是議長湯化龍,有些膽量,索xing向前語衆道:“諸位都是愛guo的志士,既已有志請願,應該公同研究,如何動起蠻來?況我等爲了宣戰一案,方在審查,並未倡議反對,奈何便得罪列位呢!”言未已,只聽一片嘩聲道:“但將宣戰案通過,我等自然罷休。”湯化龍又朗聲道:“諸君是來請願,並不是來決鬥,就使今日是決鬥問題,也應守著秩序,舉出代表,何必勞動許多人員。”這數語理直氣壯,說得大衆無可辯駁,乃當場選出六人,作爲全ti代表,進見議長。湯化龍接入後,六人各呈名片,一是趙鵬圖,一是吳光憲,一是劉堅,一是白亮,一是張堯卿,一是劉世鈞。化龍一一瞧畢,便問道:“諸君有何見教?”趙鵬圖應聲道:“聞貴院今日開會,是解決宣戰問題,目下與德宣戰,乃是萬不得已的情形,要戰便戰,何待審查?今日如通過宣戰案,是貴院俯順輿情,我輩無不悅服,否則恐多不便。”白亮、吳光憲複接入道:“如不通過此案,應請議長聲明,不許議員出院。”這種要挾,還是袁世凱一人教之。湯化龍不覺微哂道:“我卻沒有這般權力,惟列位既已到此,請入旁聽席,少安毋躁,靜待我等解決。”六人方才無言,退至旁聽席坐下。

  化龍即命將全院委員會,改作大會,自己退入後室,憑著電話,傳入guo務院,請guo務總理、內務總長、司法總長,速即莅院彈壓,guo務院中複詞照允。好容易挨過兩小時,才見兼署內務總長範源濂,乘輿到來,又閱兩小時,guo務總理段祺瑞,始偕巡警總監吳炳湘,率領警察百名,荷槍至院。是何濡滯也?是時天已薄暮,夜se淒其,門首各種請願團,尚是喧擾不休,聲聲口口的譏……

民國演義第82回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82回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