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康熙大帝16 考皇子康熙費心機 欺君父胤禩弄機巧上一小節]哥心裏有數,反正這些事皇上都不知道,他老人家也不能自來查,這麼一糊弄,天大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八阿哥卻在自得自滿之中犯了一個大錯,他太低估了父皇了。今天,皇上拿著這份奏章,越看越好笑,越看越納悶,越看越懷疑,到最後,是越看越上火兒。康熙登基四十多年,
政也已三十多年了。
置過多少複雜難辦的案件,經曆過多少驚心動魄的鬥爭啊。雖然他現在老了,可是還遠遠沒糊塗,更沒昏聩。老八這小小的花招能瞞過康熙的眼睛嗎?更何況邱運生的案子是康熙曾經
自過目、禦筆
點,而且還
自審問過張五哥,可以說,康熙對這個案子是了如指掌的。現在可好,全變了。邱運生明明有三個兒子,三個媳婦和一群孫子,如今卻成了“五代單傳”,被
汙致死的佃戶女兒,忽然成了賣身的奴婢,該殺的犯人邱運生落了個“判刑過重”,替人當“白鴨”的張五哥倒是“按律該斬”。老八呀老八,你真行啊。太子只是懦弱無能,你可好,竟敢當面撤謊。你,你你你,你眼裏還有朕這個皇上,你心中還有朕這個父
嗎?!想到這裏,康熙忍無可忍了,他“啪”的把奏表扔到地下,怒聲罵了一句“真是屁話滿篇”。說完,忽地站起身來,急促地在養心殿裏走來走去。突然,他來到張廷玉面前,顫聲問道:“張廷玉,八阿哥這份奏章,你們幾個上書房大臣看了嗎?太子他看了嗎?太子怎麼說?你們幾個又有什麼想法?”
張廷玉當上書房大臣二十多年了,康熙的脾氣他摸得一清二楚。他知道,一遇上難以決策的大事,或者生氣上火的時候,皇上總是這樣走來走去的。這是他緊張思考時的習慣動作。所以,張廷王並不害怕,而且,八阿哥的奏章他張廷玉早已讀過。他知道,皇上一看非要生氣發火,也非要問他張廷玉不可。他早就想好詞兒了,皇上一問,他馬上躬身回答:
“回皇上,八爺的奏折臣和上書房幾個人都看過了,太子也看過了。因爲這次讓八爺到刑部,是聖上自決斷的,太子不敢說長道短,只讓把奏章進呈禦覽。臣等以爲,八爺辦差還是肯賣力的,事情辦得也很快。只不過“宰白鴨”這件案子太巧了一點兒,而且全案皆翻,冤枉的是邱運生,該死的倒是張五哥,有點出乎意料。似乎……哦,這是臣的一點兒小見識,佟
維和馬齊他倆倒沒說什麼。”
康熙一肚子的氣突然發作:“哼!沒說話不等于沒看法。張廷玉,你也用不著跟朕繞彎子。巧事兒?哼,天下哪有這麼巧的事?朕撞見了一件冤案,果然就這麼一件,真成了今古奇聞了,鬼才相信呢!廷玉呀,你在朕身邊多年了,你知道朕從來不怕事,咱們辦的大事還少嗎?可是朕如今害怕了,害怕自己的兒子了。連他們都在騙朕,都在和朕說假話,這還不可怕嗎?!刑部的差事因爲事先不便和太子商量就派了老八,于是這位太子就隔岸觀火,站在一邊看熱鬧。朕特意派了老十三,哪知道,這小子因爲對戶部差事停辦心裏不服氣,又不肯聽從老八,所以,人去了刑部,卻什麼事都不管。也不知道他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反正在朕的面前也是裝聾作啞。剩下老八、老九、老十這哥兒仨抱成一團,弄虛作假,欺君欺父。這情形,朕心裏雪亮。廷玉呀,這才真讓朕心驚膽寒哪!”
康熙對幾個皇子的看法,張廷玉也早有同感了。可是,他更清楚地知道,這幾年康熙對太子和阿哥的態度。在用誰、信誰這件大事上,皇上一直舉棋不定,難下決斷。這事兒說小了,是皇上的家務事,外人不好過問;說大了,關乎社稷命運,臣子更不能隨便進言。所以,張廷玉就是看得清清楚楚,也從來不敢張口。就是今天,皇上口說出來了,他還是不敢附和,只能從旁勸解:
“皇上把話說得過重了,只怕衆阿哥承受不起……”
他的話沒說完,康熙就怒氣沖沖地打斷了他:“什麼,什麼,承受不起?張廷玉,你太老實了。他們幾個要是知道承受不起,就不會這樣做了。朕心裏一直納悶,這些個兒子,從他們懂事的那天起,朕就送他們進學,爲他們精心挑選師傅。他們讀著聖賢書,聽著朕的教訓,一個個既不傻,又不笨,可是爲什麼要幹這種事兒呢?看來只有一個解釋,他們是別有用心!”
“不不不,聖上千萬不要這樣想,據臣看,太子和阿哥們對皇上都是敬畏和孝順的。請皇上不要多疑。”
聽了這話,康熙發出一陣令人膽寒的冷笑:“嘿嘿嘿……敬畏?孝順?算了吧!張廷玉,你不要再勸朕了。朕知道,你心裏也清楚得很。俗話說,貓老了也怕老鼠。他們這是鼠欺老貓。哪有一個是真心敬畏,真心孝順的?!他們現在想的是朕老了,不中用了,他們在盼著朕早一點兒死,早一點兒把皇位讓給他們!你懂嗎?”康熙皇上越說越氣,越說越激動,他只覺得自己的心在狂跳,頭在轟鳴,手腳冰涼卻全身燥熱。他快步來到養心殿門口,失神地看著遠的天空。陣陣秋風勁吹,卷起團團的枯枝敗葉,一大塊鉛灰
的濃雲掠過殿頂,飛馳而去。鴻雁哀鳴,秋
敗落,兒子不孝,
事日非,更加重了康熙心中的悲切之情。他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侍候在門口的太監、侍衛們早嚇得手足無措,大氣兒都不敢出了。張廷玉連忙給副總管太監邢年遞了個眼
。邢年快步進殿,取出一件披風來,小心翼翼地給康熙披上:
“皇上,外邊風大,小心著了涼。主子爺要是覺得累呢,不如到裏邊躺一會兒,歇歇神兒。奴才去傳一碗參湯來可好?”
康熙默默地點了點頭,又順手把披風取下來,披在張廷玉的身上說:“廷玉,這件披風賞給你了。別看朕老了,其實身子骨比你結實得多呢。秋天風涼,你常常要在夜裏當值,披上它也可擋點兒風寒。唉,朕身邊可資信托的也只有你了……”
康熙說得淒惶,張廷玉聽得激動,他連忙跪下,叩頭謝恩:“謝主子賞賜。請皇上容臣再進一言。俗話說車到山前自有路,請聖上不要過于煩惱,以免傷神。聖上龍康健,才是萬民之福啊。”
這句話是張廷玉隨口說出來的,卻不料正中康熙下懷。他想:對呀!兒子們越是胡鬧,朕就要越加保重;他們越是狗急跳牆地要搶江山,朕就越不能把江山輕易地交給他們。前些時聽說太子常常和侍衛們在一塊,長夜吃酒,既壞了宮中的規矩,又失了太子的身份。他們是在尋歡作樂,還是另有圖謀呢?如果酒宴上有外臣介入,小人參加,他們會不會鼓勵太子弑君謀位呢?嗯——朕不能再掉以輕心了。對太子,對阿哥們的行爲,朕要一個個地自查一查,訪一訪。看他們幾個到底誰優誰劣,誰忠誰
。對,這事說辦就辦,就從太子查起,而且就從這夜宴侍衛的事兒上查起。想到這兒,康熙向殿外侍候的太監吩咐一聲:“派人到毓慶宮傳旨,著太子的師傅王掞和朱天保、陳嘉猷速來見朕。”門外太監答應一聲剛要擡腳,領班侍衛鄂倫岱卻進來奏報:“皇上,王掞和朱天保遞牌子請見,不知主子見不見他們。”
康熙微微一笑說:“啊?!巧事都在今兒碰上了。朕正要見他們,他們倒自己來了。好吧,傳他們進來。”
“紮!”
張廷玉一邊攙扶著皇上,到養心殿西暖閣的炕上休息,一邊在心裏琢磨,皇上急急忙忙地要見王掞和朱天保他們,爲的又是什麼事呢?
……《康熙大帝》16 考皇子康熙費心機 欺君父胤禩弄機巧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17 盡忠心王掞犯龍顔 論時弊康熙講史訓”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