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古代人物傳記>康熙大帝>52 千叟宴千古傳佳話 驚隕石驚破帝王心

《康熙大帝》52 千叟宴千古傳佳話 驚隕石驚破帝王心

中國古代人物傳記作品

  鄂倫岱奉了十四爺的將令,回京來見皇上請安報捷。一路上,他打馬揚鞭,星夜兼程,不敢有一點延誤。鄂倫岱這個人,仗著自己是八旗子弟,貴介出身,又是八王爺的表哥,就心高氣傲,天不怕、地不怕。順勁兒了,殺頭掉腦袋不眨眼;不順氣了,誰都敢碰、敢頂。說白了,這人不過是個愣頭青、二百五。他和八爺有qin戚,又是八爺旗下的奴才,一向是八爺說什麼他聽什麼,八爺讓咋幹他就咋幹。這次西征,八爺讓他監視十四爺,他也認下了。可是,幾個月下來,鄂倫岱多了個心眼:十四爺不錯嘛!他對八爺是敬重的,對皇上也是忠心的嘛。早在十幾年前,十四爺就是阿哥dang的人了,他和八爺是知心換命的兄弟呀,八爺爲什麼對他也不放心了呢?再說,八爺連十四爺都防著,那我這個名義上的表哥,實實在在的奴才,八爺又將如何對待呢?八爺派我在十四爺身邊當釘子。當jian細,爲的是爭奪皇位。爲了這目的,連最qin近的兄弟,八爺都起了黑心,何況我這個奴才呢。有了這點見識,鄂倫岱沈穩多了。他心想:嗯,十四爺交代得對,我得趁這次進京的機會,摸摸朝中局勢,不能一個心眼兒地跟著八爺瞎折騰了。

  鄂倫岱回到京城時,正是康熙六十年的正月初五,京城裏到chu是年節的喜慶氣氛。乍從冰天雪地的戰場回來,鄂倫岱真有點兒看不慣。哼,老子們在前方爬冰臥雪,住帳篷、啃幹糧,你們卻在這裏花天酒地的過年。要不是八爺派了我這當內jian的差使,我能受這份罪嗎?他按規矩,先奔暢春園見駕。老皇上見到西征捷報,果然十分高興,誇獎了老十四,也誇獎了鄂倫岱。說他這些年毛病改了,懂事了,也出息了。老人家說,既然阿拉布坦已經撤兵,不要窮追猛打,能保住西域安甯就行了。鄂倫岱迢迢萬裏回京報喜,要多歇幾天,不必急著回去,還賞了他五百兩銀子。從在承德受到皇上申斥、責罰,到現在又受到如此誇贊、獎勵,鄂倫岱知道了,老皇上是賞罰分明、一絲不苟的。他高高興興地拜辭皇上,又來到了八爺的府邸。

  八爺胤禩這幾年在家裝病,養得又紅又胖。見鄂倫岱回來,他當然也很高興。便問:萬歲說了什麼,十四爺有什麼反常舉動,等等。鄂倫岱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全都回了一遍,末了說:

  “八爺,剛才我在暢春園裏聽皇上說,今年六十大慶時,要舉辦一個千叟宴,請的全是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這可是千古少見的盛典哪!奴才想,反正前方如今沒事,我就瞧瞧這個熱鬧再回去吧。”

  誰知,他這話剛一出口,八爺的臉就沈下來了:“不行!你必須馬上動身,火速趕到軍中,忘了我交代你的事了?”

  鄂倫岱不敢硬頂,只好扯皮:“嘿嘿……八爺,您別著急上火嘛。十四爺那兒沒事兒。明面上,他是大將軍王,其實,幹什麼都有人掣肘。別說十四爺沒外心,就是有也幹不成什麼。這麼著吧,我明後天走。十四爺讓我在德妃娘娘那兒替他請安,那是十四爺的母妃,我能不去嗎?還有別的阿哥那裏,十四爺都讓我去問好,我也得走上一趟,打個花胡哨吧。”

  “好了,好了,別羅嗦了。聽我的話,越快越好,盡早回到軍中,聽見了嗎?哦,我身子不好,不陪你了,你告乏吧。”

  出了八爺府,鄂倫岱又來到皇宮。如今,皇上住在暢春園,這裏管得不是那麼嚴。鄂倫岱又是老侍衛,人熟好辦事兒。他向守門的侍衛說要見四王爺。侍衛告訴他,四爺正在乾清宮那邊忙著呢,就放他進來了。鄂倫岱來到乾清門這兒一看,四爺正在指揮太監們搭席棚呢。滿頭是汗,滿身是土的。可是四爺看見鄂倫岱來了,還是抽出身來,熱情招呼。鄂倫岱請了安,又替十四爺問了好,四爺高興地說:

  “好好好,謝謝十四弟。唉,他在京時,我們每天見面,也不覺什麼。他這一走,我還真想他。你這次回來,多歇幾天再走。瞧瞧,你又黑又瘦的,讓人心疼。我手下這些奴才們,幹活多點就叫苦連天,真該讓他們去前方打上幾仗。看見你這樣,想必十四爺也好不到哪兒去。你說說,前邊要什麼東西,我給你們想辦法。”

  鄂倫岱聽了心頭一熱。哎,人怕比呀!聽聽人家四爺這話,多暖人啊!他苦笑了一下說:“四爺,待會兒我進去給德主兒請過安,恐怕就要回去了。”

  四爺一愣:“啊?!忙什麼?瞧瞧這兒正要辦大喜事兒呢,你不看了,是不是有旨意?”

  鄂倫岱淒惶地搖了搖頭說:“旨意倒是沒有,皇上也說讓我多歇幾天再走。可是八爺……”

  胤祯笑了:“唉,你呀,你呀,真是個死心眼。是皇上說了算呢,還是八爺說了算?再說,你鄂倫岱不是這種xing子啊,你是天不收、地不留的角se嘛。伯什麼?你安心住著,吃好,喝好,玩好,補補身子再走不遲。好了,我這兒正忙。晚上,你上我府裏,咱們再好好聊聊。你進去吧,見了德主兒,替我也請個安。”

  鄂倫岱一邊往大內裏邊走一邊思忖:哎——都說四爺冷,要我看,他心裏熱著呢!嗯,這回,真不能馬上走,得看准了,要幹,就跟個正經的主子。

  四爺胤祯在這兒領著人搭席棚,爲的是侍候皇上六十大慶的千叟宴。這主意,是老皇上想出來的。每年三月十八康熙登基的日子,都是要慶祝的。不外乎什麼祭天地,祭大廟,受百官朝賀,聽萬壽無疆的頌詞之類,康熙早膩味了。如今,他六十八歲,當皇上六十年了,何不把京城的老人們叫到一塊兒,敘敘舊,聊聊天,說說家常話,來個既痛快、又消閑的慶典呢?他把這意思告訴了馬齊,馬齊又傳話給禮部,讓禮部擬個名單,有幾十個老臣子、老鄉紳也就行了。哪知,皇上這隨口說出來的話,竟被禮部看成了大事。他們上了一道奏折,說自古以來,當皇上的都說尊老敬賢,可是都光說不做。當今萬歲,身ti力行,堪爲後世之典範。幾十個人參加太少了,叫誰不叫誰呢?幹脆,在京的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全請,外地的老人由各省大員代表皇上宴請,讓全guo的老年人,都沾沾皇恩雨露。于是,皇宮裏的千叟宴,就這麼定下來了。康熙皇上又好笑、又無奈。唉,當皇上原來也不自由,來這麼上千的客人,還不把朕累壞了嗎?可是,禮部說得振振有詞,他也只好答應了。

  三月十八這天一大早,康熙的車駕從暢春園出來,回到了紫禁城。他先祭拜了大廟,又到鍾粹官裏給太皇太後老佛爺上了香,才來到乾清宮,接受了客人們的朝賀。康熙放眼一看,嚯,來的人還真不少。問了一下,一共是九百九十六人。這裏邊,一部分是告老在家的老臣子,更多的是京城和近郊有名望的儒生、仕子、鄉紳、大戶。這些人,……

康熙大帝52 千叟宴千古傳佳話 驚隕石驚破帝王心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52 千叟宴千古傳佳話 驚隕石驚破帝王心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