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古代人物傳記>康熙大帝>26 山沽居婉娘伴師遊 西鼓摟道長說因緣

《康熙大帝》26 山沽居婉娘伴師遊 西鼓摟道長說因緣

中國古代人物傳記作品

  蘇麻喇姑走出廟門,才暗自松了一口氣。這一關算是過去了,可現下怎生對付這位呆子呢?見伍次友默默走著,似乎在想什麼,便問道:“餓了罷,咱們別急著打轎回府,先在附近尋一家野店打個尖兒再走罷。我可是立規矩立得腰酸tui疼了!”

  “也好。”伍次友道,“不過今兒這事好怪。龍兒、小魏子約的那個人怎麼瞧著那麼別扭,倒像龍兒的奴才似的。你們怎麼又不肯相認呢?”蘇麻喇姑掩口笑道:“他是鳌中堂府裏的清客,練就了的奴才相。聽說起先和小魏子相chu得好,又是表qin。今個兒偶然碰上,人心難測,自然以不認爲佳。”伍次友是讀書人的心xing,對蘇麻喇姑的話信以爲真,遂笑道:“這也小心過分了。”

  二人邊說邊走,轉過一片瓦礫堆,見前邊有一帶土牆,牆上藤蔓四攀,牆邊老樹婆娑。這雖是一間小門面的村釀酒家,但在這劫後村野裏,卻分外引人注目。伍次友點頭笑道:“嗯——這個地方不壞,是個讀書的好去chu。”

  二位,請裏邊用飯,有燒麥羊肉、各樣細巧點心,京挂銀絲面……”

  伍次友只顧和婉娘說話,沒有注意店主人。可一聽這聲音非常熟悉,再擡頭一看,這個老板不是別人,竟是何桂柱。多日不見,他倒發福了許多,驚訝地問道:“柱兒,你怎地到這兒來了?”

  “喲,是我的二爺!”何桂柱這才瞧見是伍次友帶著個陌生女郎,忙陪笑道:小人越發拙了,二爺又穿這yi裳,都不敢認了。——二爺,小人給您請安了!”

  蘇麻喇姑早聽魏東亭講過此人,只詫異地打量了一眼,又瞧瞧幌子上“山沽”兩個大字,便隨伍次友進了店。何桂柱跟在後邊,口裏不住他說:“二爺,您去後不久,悅朋店就開不下去了。托爺的福,魏爺給小人在這裏又尋了個落腳的地方兒。……虧了爺照應,不是爺的這些好朋友有本事,小人還不叫人家——”一句話沒說完,見裏邊一位客人向這邊張望,就把話咽下。他把伍次友和蘇麻喇姑讓進裏邊雅座,便qin自擺布飯點去了。

  進到裏邊時,蘇麻喇姑盯了一眼那位客人,覺得以乎見過面,因想不起,也並不在意。等進了內間,才猛醒道:“像是傳說的那個其醜無比的刺客,他到這裏來做甚麼?”陡然間心情緊張起來,又想到康熙他們早已去遠,料無大事,才漸漸定下心來。

  伍次友到沒留心蘇麻喇姑的臉se,興致盎然地逐字逐句鑒賞著粉壁牆上客人留下的詩句。見多是稱頌白雲觀、宣揚因果報應之類的話,覺得無甚意味,倒是有一行細字引起了他的注意。念了念,又低頭想想,暗自發笑。蘇麻喇姑好奇地湊過來看時,粉牆上寫著:

  王寅三月,候與夫人會于高軒

  不覺臉上便有些發熱,啐道:“文人無聊,寫這樣下流話在這上頭。”伍次友笑道:“這只能算是輕薄話。你只把《三guo》讀得爛熟,卻不知這個話是有身份的。待我爲它續上幾句。”

  正說著,何桂柱托了食盤進來,一爐燒得滾沸的火鍋,一盤燒麥,還有一個盤子是仿德州的燒ji。他提起jitui來,熟練地一抖,肉便齊整地籁籁落下。見伍次友和蘇麻喇姑看字兒,便笑道:“這還是前任店主人手裏的事。說三月間有個尊貴人到這店裏來過。”

  “是旗人?”蘇麻喇姑問道。

  “是漢人。”何桂柱笑道,“還帶了一個女子,這女子長得比陳園園還美呢!”說著見伍次友要筆,便挑簾出去了。借著簾子一閃,蘇麻喇姑見那刺客正起身出去。

  伍次友見她發呆,便問:“婉娘,你在想什麼,”蘇麻喇姑微微一怔,遂笑道:“陳圓圓!那貴人莫不是吳三桂?”伍次友也是一證,細審筆迹,拍案道:“不是他又是誰,我見過他早年給先父的書信,像極了!虧你聰明,一下子就想起來。”

  何桂柱興沖沖端著一方硯、拿一支筆進來道:“請用墨,二爺!”伍次友說:“好。”一邊提筆濡墨,一邊笑對何桂柱道:“只是汙了你的牆壁。”何桂柱笑得眯了眼,道:“爺說哪裏話,爺的墨寶比什麼都值錢!這是在北京,知道的人不多,要是過了揚子江,只怕花了銀子還沒chu買呢!”

  伍次友朝蘇麻喇姑道:“這人用的春秋筆法,我以春秋筆法續之。”便接著那行小字續道:

  夏久旱,秋早霜,冬多雨雪,候夫人崩。

  寫完坐下道:“不度德,不量力,豈不是自尋死道?”

  蘇麻喇姑道:“這麼一續就完全了——那些人朝哪個方向去了?”

  何桂柱很奇怪這女子何以對此惑興趣,小心翼翼地答道:“我是聽前頭老板賣店時說的,後頭的事我沒問”。

  “你不用和我們打啞謎兒!”蘇麻喇姑冷笑道,“這位是你早先的少東家,小魏子——就你說的那魏爺——又是我表哥,有甚麼信不過的。”

  何桂柱自小挨砸挨慣了的,忙賠笑道:“慢說您是魏爺qin戚,單是伍二爺在這兒,我柱兒就不敢藏半點虛言,實在是不知道。”伍次友也覺好笑:“婉娘,咱們吃過快去罷,誰是吳三桂,與咱們有何相幹?”蘇麻喇姑這才無話,也覺得自己沒來由,便笑道:“我是說著打趣,你忙你的去罷。”

  魏東亭和班布爾善從左掖門直送康熙進了大內,由張萬強、狼譚等接著,方才退下。

  出了天安門,班布爾善笑道:“早著呢,長天白日的回去也沒意思。走,我請客!”于是二人tuo了公服付與從人,竟不用轎馬,邁著步兒往西鼓樓走去。

  西鼓樓茶食店座落在宣武門最繁華的地段。迎面一塊大匾四個金字“清風鼓樓”,是前明正德皇帝的禦筆。兩邊一副楹聯是:

  香欺山yin點點雪裏梅  

  se壓河陽漫漫崗上楓

  也是正德禦書,就憑憑這塊牌子,百多年來這家老板生意愈做愈大。金陵、蘇州、杭州都有它的分號。

  班布爾善便笑道:“這正德雖很lang蕩,字的風骨卻不俗,正是瘦金ti一派正傳。”魏東亭也笑道:“正德並不昏愚,如不是一幹小人亂政,也未見得就如此不堪。”班布爾善點頭道:“這說的是。”說著便進了店。這店說是茶食店,其實茶座只占它營生極小一部分。樓下邊五花八門各se小吃,冷熱葷素一應俱全。幾個跑堂的忙得滿頭是汗。二人見下邊如此熱鬧不堪,便登樓上了雅座。

  剛上來樓,魏東亭一眼便瞧見臨街窗口坐著胡宮山,自個兒獨斟獨飲,配著黃蠟臉、三角眼、掃帚眉,頗爲滑稽。遂笑道:”老胡,好興致,自得其樂啊!”

  胡宮山忙起身笑道:“魏大人,多日不見,您吉祥啊!”便要行禮。魏東亭忙扯住道:“這怎麼敢當?何必呢!”胡宮山看著班布爾善笑道:“這位先生好面熟,哪裏曾見過,”班布爾善歪著頭想了半晌道:“像……

康熙大帝26 山沽居婉娘伴師遊 西鼓摟道長說因緣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26 山沽居婉娘伴師遊 西鼓摟道長說因緣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