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命去雲南下旨的欽差副使務劄和薩穆哈,帶回了吳三桂舉兵叛變,和折爾肯等人被殺的消息,康熙皇上不由得怒氣填
。他命人將兩個吃盡苦頭的大臣扶下去休息,然後,向熊賜履問道:“熊賜履,朕要趁今日除掉鍾三郎香堂的勝利,祝捷閱兵于午門,你看合適嗎?”
熊賜履躬身答道:“聖上此舉甚是得當,平定了楊起隆之後,應該在京城裏祝捷。皇上臨午門閱兵,定可盛陳軍威,激勵百姓,也借此表示一下朝廷與三藩誓不兩立的決心。”
“嗯,好。周培公,吳應熊和鼓樓西街周全斌是你帶人去抄家的嗎?”
“回聖上,是奴才辦的差。”
“抄出來的東西多嗎?”
“主子,兩個叛官家裏,抄來了不少文書,其中有一些是官員們與逆私通的信件。臣和圖海因未奉特旨,不敢擅自拆看,加了封,交到大理寺去了。”
“好。你去傳旨,今日午時,朕要在午門上閱兵,命京城禁軍、兵部、巡防衙門和善撲營速去准備。”
“紮!萬歲,臣以爲,朝中官員結交逆,均已構成謀叛大罪,應將他們和吳應熊一
正法,以申綱紀。”
熊賜履接口:“對對對,萬歲,培公所言,與奴才想的一致,對叛逆之人,不究不足以明法紀,不殺不足以振軍威,請聖上明斷。臣以爲,今日午時,萬歲把閱兵和殺叛這兩件事合起來辦,更有鎮懾四海之威力……”
“哦……你們說得有道理,不過眼下形勢變了,辦法也要變。這樣吧,周培公,你去傳旨把吳應熊押赴午門。另外,把那些抄檢來的文書,都擡到午門前,聽後朕自發落。”
“紮!”
“熊賜履,揚起隆這件案子,要迅速清理出來,能不牽連的,盡量不要牽進去。另外,你替朕擬一道旨意,福建、廣東二藩暫時不撤,命他們率部攻打吳三桂。要寫得委婉透徹,又不能示弱。”
“臣明白主子的意思,是以攻心爲上。”
“對,就是這樣,你就在這裏寫吧。”
午時將到,康熙正要更起駕,卻見張萬強跑了進來。他來不及行禮,便大聲說:“萬歲爺,老佛爺叫奴才過來傳話,萬歲要能抽出身子,請到後邊去瞧瞧呢!”
“嗯,什麼事?”
“娘娘……娘娘她難産……”
“啊!”康熙一下子跌坐在龍椅上,忽然覺得身上又乏又軟。熊賜履和周培公也驚呆了。他們心裏都明白,皇後是因驚嚇、勞累又調養不周,以致動了胎氣。正要上前寬慰,卻見康熙跺著腳道:“張萬強,你只管跪著做什麼?還不快去傳太圖院的醫正?——叫索額圖預備著進去探視!”
說著站起身來,就要隨張萬強回後宮。就在這時,何桂柱跑了進來:“啓奏萬歲,午時將到,衆軍正齊集午門之下,請皇上啓駕——”
康熙楞在那裏了。他沈吟了好大一會兒才按下自己心頭的悲痛和焦急,大聲吩咐:
“傳旨:康王傑書、簡
王喇布、安
王嶽東,帶領在京各王,貝勒、伯爵以上
貴宗室,並六部九卿,侍郎以上職官在午門旁候旨。啓駕五鳳樓!”
午門上九十五面龍旗同時升起,康熙鎮靜自若地拾級登上樓來。從儲秀宮再次趕來的張萬強有事要回禀,見臣子們跪了一大片,正在揚塵舞拜,山呼萬歲,他張了張口又咽了回去。康熙瞧他臉便知皇後情勢危險,卻問也沒問,一咬牙便來到城垛跟前。
下面三千名精選的鐵甲禦林軍哪裏知道皇帝此刻的心境,一見康熙氣宇軒昂在門樓上探出身來,山呼海嘯般喊道:“萬歲,萬萬歲!”接著戰鼓陣陣,號角齊鳴,大風卷起滾滾黃塵,龍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步騎兵按著方位,隨著圖海手中的紅旗進退演陣。
看著這整齊統一,威武雄壯的隊伍,康熙中的憂郁、愁悶蕩滌一空。冬日的陽光下,他的臉
脹得绯紅,對身後的大臣們說:“秦始皇以長城力盾,朕以天下臣民爲盾。磚石長城今已破敗,千萬百姓卻依然如故。明珠,你下去,問問吳應熊,今日行刑還有什麼可說的?”
“紮!”明珠答應一聲,撩起袍服走下門樓,命令暫停演陣。見吳應熊被綁在校場東北角一個木樁子上,便上前問道:“吳應熊,今日行刑你有何話講?”
吳應熊心裏很清楚,今日這個陣勢,自己是必死無疑,哀求哭告是沒有一點用的,便垂下頭來說:“代父受過,乃人之常情,我一無所憾。不過請明大人轉告皇上,今日殺了我,家父便可一無牽挂,專心用兵了。此外,在朝文武百官,也不見得全是效忠大清的,讓他謹慎小心爲好。”
明珠回到五鳳樓上,將吳應熊的話轉奏了,康熙不屑地一笑:“哼!說得好聽,爲父盡孝,其實還不是想讓朕赦免了他,去,把那些文書信件,擡到吳應熊面前,全部燒掉!”
一大堆箱籠被點著了,這裏面裝的,全是朝廷官員與兩個逆賊的來往信件。有暗遞消息的,有拍馬溜須的,有賣身投靠的,現在,全都付之一炬,也就是說,康熙對吳應熊、周全斌之外的人,概不追究了。午門百官隊伍中,有人感激涕零而又不敢吱聲;有人心悅誠服而暗自稱贊。幾萬雙不同感情的目光,仰視著城樓上的康熙皇帝。卻見他反手一揮,說了聲:“傳旨,斬了吳應熊這個逆臣!”
午門的閱兵儀式剛剛完畢,康熙就急步走下城樓,要過一匹禦馬騎上,向儲秀宮飛奔而去。幾個大臣,怕皇上有要事傳喚,也急忙跟在後邊,在儲秀宮外等著。
儲秀宮裏人很多,除了太皇太後之外,宮中有身份有地位的妃子,貴人全都來了。康熙一頭闖了進去,就聽太皇太後念了聲佛號說:“阿彌陀佛,皇上總算趕來了。孩子已經生下來了,挺富態的,可是大人卻不好。快進去看看吧。”
康熙答應一聲,走進裏間。
赫舍裏氏已經昏厥過去。她靜靜地躺在大炕上,臉十分蒼白,連嘴
也全無血
。一個
母抱著褪褓中的皇二子跪在一旁,幾個太醫頭上都是密密的汗珠。一個在切脈,另兩個忙著紮針。宮女墨菊因
上受傷,掙紮著捧著葯罐兒,淚眼汪汪地望著皇後。
皇後是輔政王索尼的孫女,索額圖的女兒。當年,康熙隨伍次友在索府讀書之時,經常見到她。滿人的規矩,不像漢人那麼嚴,再說,當時他們雖有君臣之分,還都是孩子,兩小無猜,常在一起玩耍。後來,她被選進宮來,當了皇後,夙夜勤謹,幫助康熙治理六宮,如今看著皇後奄奄。一息的樣子,康熙不由得悌然淚下。他俯下身子,帶著泣聲說:“皇後,你醒醒,朕來瞧你了……”
赫舍裏氏突然睜開雙眼,還是那樣的明亮,那樣的純真。她搜索了好大一會兒,才見康熙立在榻前看她。她嘴嚅……
康熙大帝39 唯英主襟懷包天下 真名士智慧貫古今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