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古代人物傳記>乾隆皇帝>41 賜鐵尺囑托管子弟 談銅幣籌劃辦銅礦

《乾隆皇帝》41 賜鐵尺囑托管子弟 談銅幣籌劃辦銅礦

中國古代人物傳記作品

  就在乾隆和張廷玉議事的同時,理qin王府也有一場別開生面的言談。這座宅子是弘皙父qin允礽留下的;日園。允礽被廢後軟禁在這座宅子時,常常獨自一人繞園裏的海子轉悠。內務府怕他尋短見,沿岸栽了許多垂楊柳,每一株上都挂了燈,每逢這位已廢太子來散步,各樹下守候的人便就燃燈,說是“給二爺照亮兒。”但允礽卻不要這“亮兒”,也就絕少再來。如今這些規矩是沒有了,但這些樹卻留下了,長的有一人合抱粗。

  今晚應邀到理qin王府的有貝子弘普、貝勒弘昌,還有恒qin王的世子弘昇,都是弘皙在宗學和毓慶宮讀書時結交的好朋友,知心換命,無話不談,他們四個人繞著小路踱了一周,又回到書房前的海子邊。這裏有一片空場,場周圍栽著大柳樹,仿著傅恒府海子式樣,修了一條九曲長橋直通海子中的shui檄子上。檄上歌舞,無論是空場,還是坐在書房裏都能看得見聽得清。弘皙站在岸邊聽著咯咕咯咕的蛙叫聲,長長籲了一口氣,說道:“就在這裏坐坐吧。”三個弟弟在暗中對視一眼,一撂袍角便坐在石桌前的石鼓上。許久,弘昌才問道:“四哥,你今晚叫我們來,不言不語光繞著這個池塘轉,是怎麼了?出了什麼事麼?”他是怡qin王弘曉的長兄。老怡qin王允祥沒有正室福晉,四個兒子都是庶出。允祥在世是雍正皇帝的第一寵信王爺,常稱他是“古今第一賢王”。加了“世襲罔替”的寵錫,開了清朝的先例。既然是鐵帽子王,老王死了無嫡立長,這頂“鐵帽子”理所當然應該是弘昌來戴。不料雍正特旨,立弘曉爲世子!這口氣也還咽下去了。雍正五年允祥病重,雍正qin自到府探視,讓允祥任指一個兒子加封爲郡王。允祥此時已不能說話,竟隨隨便便指了正在給自己喂葯的老三弘皎。廊下煙熏火燎熬葯的弘昌反而再次向隅,直到允祥死後才封了個貝子,乾隆即位才加封爲貝勒,離著郡王、qin王、“世襲罔替”還差著老大一節!爲此他心裏窩了一gu子邪火難泄,因而和弘昇、弘普一拍即合,撺掇著弘皙“做一場”。

  “我心神不甯。”弘皙望著黑魃魃的shui榭子說道:“總覺得我們做的那些事象是shui中撈月,太懸乎了。”

  弘昇挨身坐在弘皙身邊。他是個十分深沈的人,聽了弘皙的話,半晌才道:“昔日讀《傳燈錄》,菩提達摩的大弟子慧可求法,達摩不願收他爲徒,說:‘除非天上下紅雪,方可收汝爲徒’。那慧可立于雪地之中,忽然舉刀斷臂,鮮血染紅了白雪。這是何等剛決之心?但他俗塵終究未了,有一日忽然對達摩道,‘和尚,吾心不安!’達摩說道:‘汝心在何chu?來,吾爲汝安之!’”他講的這段故事,幾個阿哥早已聽過,但此刻聽了猶如醍醐灌頂般發人深省。弘普不禁說道:“弘昌的佛法學到這個地步,故事雖也平常,只是用語沁人肌膚,真不容易!”

  “我是在用我的心講的。”弘昌說道,“我想知道四哥爲了什麼心緒不甯。”

  “八王議政製度已經廢了七八十年,”弘皙說道,“憑什麼我們幾個就能重新撐起這個祖製?撐起這個‘祖製’又有什麼用chu?難道我們要謀逆,我們還能把老四(指乾隆)——怎麼樣不成?”

  弘昌和弘普對視一眼,雖然在暗中,目中的波光都看得清楚。弘昌唱然一歎,用手拂著遊絲一樣的垂柳枝條,說道:“前兒去文華殿,在《永樂大典》裏翻出一個長短句兒,我誦給你聽。”說罷曼聲吟道:

  昔者我曾論項羽,緣向頸血輕灑斯烏江?吞吐意氣既尚念父老,父老焉忍棄此重瞳王——莫視滔天lang,慢飲龍泉,且趁扁舟回故鄉,收拾舊家新兒郎。以此奇恥心、百戰身,三戶可倚,哀兵必祥。只耐xing沈吟,靜觀可待漢宮驚風起蕭牆!

  今日我亦思項羽,方知此心俗骨亦濁腸。果如亞父之機械無窮智;安見虞姬美人舞軍帳?楚歌聲裏,拔劍仰天歎蒼茫。七進七出真英雄,然後丈夫橫屍臥沙場!死則等耳,等一死耳,袅袅悲風千載下,孰今後世豪傑扼腕,墓道昏鴉空惆怅?

  吟罷問道:“如何?”

  “這是誰作的?”弘皙問道。弘昌道:“記不清是哪一卷的了,我覺得格調不俗,就記下了,連作者名字也沒留意。”

  弘普笑道:“四哥,管他誰寫的,這個長短句兒其實稱頌的是‘知其不可而爲之’。你方才說,八王議政不可恢複,弘昌詠的,正是指的這件事,前半阙說從權,未必就沒有機會,後半阙說成仁,也是後世景仰的事,聖祖獨裁,有大事還征詢八王意見;世宗爺連這擺設也不要。如今這主子要沿了世宗爺的路走下去,後世連八王議政是怎麼回事都不知道了。”

  “至于說有什麼‘用chu’。”弘昌慢悠悠說道:“那就大了!試想,聖祖爺如果用八王議政,晚年怎麼會生出那麼多的家務?九個叔叔伯伯;本是qin骨肉,弄到頭來,丟位的丟位,落馬的落馬,死的死,散的散……如果有八個鐵帽子王保太子,會有失政亂宮的事?順治爺七歲登極,當時天下並不太平,要不是睿王爺帶八旗王保駕,我們不定還在關外呢!這就是‘用chu’。大相無形,大音無聲,用chu是說不完的!”

  他講“說不完”,其實已經把話說透:若允礽不失太子位,今日弘皙已是高居九重的皇帝。他們的年歲比乾隆稍大幾歲,叔叔伯伯們爲爭奪儲位在康熙年間反目爲仇的情景曆曆在目。八王、九王、十王的下場更是讓人記憶猶新。所以這幾個人對該作什麼事心中各自有數,口頭上卻不肯授人以柄,只提議恢複八王議政製度是“guo事”,是敬天法祖光明正大的事。

  弘皙與他們心照不宣己近三年。今晚邀了來,其實有心捅破這層紙。兩番試探之後他已心中有數,暗中一笑,口中歎道:“實話對你們說,我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就好。早已是心如死灰。你們兩個年輕,少不更事,不知道利害。拉我這個廢人上你們的船,能派什麼用場?”

  “什麼船?”弘普、弘昌都是一驚。弘昌問道:“四哥這話怎麼講?”

  “賊船。”弘皙格格一笑,“有道是‘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

  說到這裏嘎然而止,三個人都是啞然無聲,四周寂靜得猶如荒墳,只青蛙跳塘的“咕咚”聲不解人意似的時時傳來。弘普突然大笑道:“四哥,你是這麼個器量?不是說有好酒麼?咱們吃酒猜謎兒耍子,完了回去各自摟女人睡覺。”

  “酒是有。”弘皙嘻笑道:“怕就怕你吃了,和楊老師一樣中風,說不得話也寫不得字。他侄兒楊風兒對張廷玉說:“說叔叔是病死的,實在想不明白,我看象是急死的’!”

  弘昌和弘普都怔住了。一直坐在一邊不言不語的弘昇手裏摸了一大把柳條,已經編出一個小……

乾隆皇帝41 賜鐵尺囑托管子弟 談銅幣籌劃辦銅礦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41 賜鐵尺囑托管子弟 談銅幣籌劃辦銅礦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