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時日之中,他很少和袁孝見面,也不知袁孝在什麼地方,練的什麼武功。一時之間,想不出該到哪裏去找,長長歎息一聲,又退回閣樓之中。
他在那閣樓等了四天,仍不見袁孝蹤迹何,直待等到第五天中午時分,袁孝才急急奔回閣樓。
上官琦未見袁孝之前,急于要見袁孝:其實見了袁孝之後,卻如未見袁孝一般。袁孝一直聽他詳細他講完那怪老人出走情形,但始終未發一言。
兩人相對沈默了一陣,上官琦忍不住問道:“袁兄弟對此事可有什麼意見麼?”
袁孝搖搖頭,道:“大哥要怎麼辦,兄弟就怎麼辦。”
他這兩年來,已可聽懂了大部人言,但說來仍然詞難達意。
上官琦暗暗想道:“他雖失去了雙,但武功卓絕,行動仍極迅快,而且已過數日之久,追趕恐已不及。何況天涯茫茫,他留函之中,又未說明去向。這等遼闊的世界,到哪裏找他呢……倒不如就在這古寺閣樓中等他半年再說。”
他把心中之意告知袁孝,袁孝自是一力贊成。其實他心中沒有主見,如若上官琦主張去追那老人,他也同樣覺著不錯。
半年等人時光,在感受上,本極悠長;但上官琦和袁孝日習拳掌,夜習內功,倒不覺得如何難過。
起初兩月,兩人是各自練習,後來開始對掌過招。袁孝天賦異禀,神力過人,拳勢掌風,強烈絕倫,加上飄忽如風的身法,有時竟和上官琦拼上兩三百招不敗。
匆忙不覺歲月長。又是桂子飄香日,屈指算算,半年已過。那怪老人依然沓如黃鶴,音訊全無。
上官琦天純厚,怪老人逾時不歸,給了他甚大感傷。展開他留函重讀,尚有四月時光,才能打開他留下的木箱。
後四月的等待歲月,使上官琦失去了歡笑。那老人留給了他深厚的恩情,也留給了他無比的想念和憂慮。
袁孝目睹上官琦每日愁眉不樂,不自覺問受了感動,兩人每日愁眼相對,度日如年。
好不容易過滿四月,己是歲尾隆冬,深山風如劍,滿地鋪著白雪。
這日是那老人十月約期的最後一日。上官琦和袁孝默默坐在閣樓中,由晨至暮,兩人未發一言。
直到天人夜,上官琦才站起身來,對著那老人留下的木箱大拜了四拜。
袁孝一直看著上官琦的動作,模仿。上官琦對那木箱行禮,他也對那木箱行禮。上官琦抱起木箱,走到窗口之
坐了起來,袁孝一直緊隨身後。
上官琦回頭望了袁孝一眼,道:“兄弟,你把這木箱打開,看看師父他老人家留的什麼?”
袁孝依言伸出手去,毛茸茸的手指將要觸及那箱蓋之時,突然又縮回手來,說道:“還是大哥開吧!”
上官琦看他似是又多懂了甚多事情,心中甚是高興,當下舉手,輕輕打開箱蓋。
只見箱中放了幾件服,捂疊得甚是整齊,
服之上放了甚多散碎的銀兩和四顆寶光閃閃的明珠。
一側箱角,放一封自簡。
上官琦取出簡中函箋,只見上面寫道:“我如逾十月限期未返,爾等就不必再久等于我。箱中服、明珠,和一些散碎銀兩,已足夠爾等離寺後,一段時日所需。寺中諸般隱秘,下山後,切莫輕易和人談起。孝兒不必再回那懸崖中去,其母身罹怪疾,我雖已盡力代爲療救,但人力能否勝天,挽她一劫,還難預料。爾等拆閱此信,其母命運已決……“孝兒天
純孝,知此警訊後,恐將痛不慾生,不但影響他武功進境,且恐害他一生沈淪,務必阻止回崖探母之心。”
留函到此,倏然中斷。但顯然余意未盡,不知何故,未再寫下去。
上官琦看完留函之後,心中十分沈重,目注袁孝沈吟了良久,說道:“兄弟,師父留函上說,要咱們早離此地……”
袁孝忽然長嘯一聲,說道:“大哥,我要回去看看母,咱們再走好麼?”兩行淚珠,滾下雙腮。
上官琦雖然不善謊言,但此情此景之下,不得不設法欺騙袁孝一下,只好搖頭說道:“師父留函之上,已經說明,伯母由他照顧,已遷到別去了,咱們去也難見伯母之面。”袁孝怔了一一怔,道:“什麼?”
上官琦道:“伯母己不在原來地方住了。”
袁孝沈思了一陣,忽然笑道:“由師父照顧,我自是更放心了,咱們走吧!”
他心地純樸,只道上宮琦決不會騙他,登時恢複滿臉歡愉之容。上官琦暗自歎息一聲,由箱中取了物換上,收好明珠、銀兩,離開了居留三年的古寺。
回想上山時諸般情景,下山時又是一番心情。
袁孝緊隨在上官琦身後,心中更是雜亂異常。他從小在荒蕪的深山絕壑中長大,此番要告別幼時生長的地方,到另一個陌生的環境,也不知是怕是喜,只覺內心充滿著無比的緊張。
兩人同行,心情異樣。上官琦雖然已在江湖上走動過一些時日。但每次總有師父同行,萬事不用自己費心;此刻帶著袁孝同行,一切事都要自己作主理,心中亦有些惶恐不安之感。
朝陽初升,晨霧未消。武昌城外的黃泥大道上,車聲磷磷,馬聲嘶嘶,一輛烏篷大車,劃破清晨的濃霧,疾馳而至。春寒料峭,晨寒更重,趕車的車把式,猶自穿著一襲破羊皮襖,揮動著長達五尺的牛皮長鞭。看似雖仍精神抖擻,但厚氈帽下的一雙眼轉動中,卻已有了不可掩飾的睡意,顯見是經過長途的奔馳。
車人武昌城,方自駛迸大街。車把式口中“的嘟”一聲眨喝,左手一一勒馬緩,右手一揮長鞭,馬車向前沖出數步,便倏然停下。車廂中發出一聲睡意朦胧的問話:“武昌街可是到了?”
車把式手中皮鞭一抖,鞭梢揚起卻輕輕落在肩上,長長透了口氣,回頭道:“到了,你家,要是還不到……嘿嘿,我快車金四這行生意就沒得混頭了。”輕輕一帶緩繩,將馬車停在道旁。
車廂中陸續地走出三個聳肩縮腦的漢子,四下打量幾眼,像是在確定這裏是否武昌一樣,然後滿意地一笑,口中不住地喊著:“好冷!”四下走去,車把式斜著腦袋看著他們身影消失在濃霧中,忽地眉頭一皺,轉身敲了敲木製的車廂,道:“裏面的兩個大哥,武昌城到了,該下來了。”
車廂中輕咳一聲,一個清朗的口音,道:“兄弟,到了。”一個像是初學人言語的聲音道:“到了麼?”車把式回頭望,只見車門方自一張,一條人影,便已隨之掠下。車把式暗哼一聲,忖道:“這家夥不但長得猴頭猴腦,神情言態,也有幾分像個猴子,卻偏偏和那麼一個俊俏的後生走在一
,真不知是什麼路道。”
只見車廂中又已緩緩走出一個淡藍長衫的少年,下得車來,四顧一眼,笑道:“清晨霧重,今天想必是個好天氣。”伸手……
無名箫第18章 漢陽古渡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