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高大的人影魚貫而行,外表奇形怪狀,有人腳下沈重,有人輕如無物,走動時快時慢,似乎帶起陣陣風,如果有人迎面而來碰了頭,真會嚇一大跳,以爲碰上了妖魅,甚至可能被嚇昏。
降下山梁,五人身形加快,向上面的禿頂山頭飛掠而走,比下山的速度增加了一倍。
山頂光禿禿,像倒覆的一只大鍋。與南面約五臺五座山一樣,光禿禿像臺。
山頂上,已經有幾個先到的人,分別盤坐在四周。這五個人往東北角占了一席地,並肩坐下了,既沒向先到的人打招呼,也沒向左右的人說話。
不久,又來了三個人。山頂上,已經有十四個人了,圍成十丈方圓的一圈,安然不動像是泥塑木雕的菩薩。
又片刻,三個黑袍人與三位戴奇形高帽的喇嘛,神氣地從北面進入場中心。
罡風呼嘯,寒氣襲人,更增三分森冷肅的氣氛,聽不到任何低語。
五臺也叫清涼山,盛夏也寒氣襲人。
這時的五臺,已經有雪光冰影了,但這裏走山下,這裏的人大概都不怕寒冷,一個個仍然安坐不動。
一位喇嘛突然輕咳了一聲,打破了冷悶的沈寂。
“你,同他們說。”喇嘛用純熟的漢語說,手中的人骨笛向一名黑袍人點了點。
“是的,呼圖克圖(活佛)。”黑袍人點頭應諾。
“沒有來的人,給我記下”“是的。”
這人聲如洪鍾,聲震耳膜,飒飒罡風也壓不住震耳的聲,顯然意在以渾雄的內力示威。
“諸位可說大部分已應邀前來與會。”黑袍人向衆人發話:“在下深感榮幸,特此先致謝忱。”
“有話你就開門見山,直截了當說。”南首一位反穿虎皮外襖的大聲說,聲音也震耳慾聾。
“如,在下開門見山,奉敝上指示,請諸位共圖富貴,流芳千古。”
“好,怪吸引人的。”東首有人喝起采來:“是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富貴?”
“富貴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更不會恰好掉在你懷裹,閣下。”
“怎麼說?”
“目下西南未靖,西北正待舉烽煙。敝上認爲,諸位嘯聚山林終非了局,莫如接受朝廷招安,以諸位萬人敵之勇,兵效命沙場,日後裂土封侯,指日可待。北大同南太原,皆建設招待所,軍需糧秣軍饷馬匹器械一一俱備,等候諸位前往領受符印,以參領官銜各領一軍,候命立功。諸位,這是最好的機會。”
“如果咱們拒絕呢?”西面有人大聲問。
“大軍雲集,玉石俱焚。”黑袍人聲如沈雷:“恒山五臺一帶,即將有無數懷有奇技異能高手,在山區清除不法亡命,重整各地古刹叢林。
錫倫活佛從京都來,奉欽命勘察各寺院良窳,日下卓錫五臺顯通寺,已經把近百名沒有度牒的不法僞僧置完竣。”
“我知道,他帶來的那一大群不三不四人手,確有幾個了不起的殺手。”南首站起一個挾了火棍的人:“但不知錫倫活佛,有沒有文殊菩薩降伏五百孽龍的神通?”
“你,過來!”錫倫活佛用人骨笛向那人一指:“本活佛就算沒有文殊菩薩的神通,至少也有菩薩座下善財使者的無邊法力。你,一定不相信。”
“在下當然不相信。”那人雙手握住火棍,大踏步逼近:“一百年來,五臺山一直都是咱們亡命好漢的獵食場,不知獵食了多少善男信女。假使文殊菩薩真的有靈,那些死了的善男信女豈不太冤?
豈能以果報冤衍來解釋?所以在下必須眼看見才算數。要讓在下相信,在下當然願爲新朝打江山……哎呀……”錫倫活佛的人骨笛一拂一揚,接近至丈內的大漢突然狂叫看飛翻而起,砰然一聲大震,摔翻出兩丈外,背脊著地,手腳朝天,
火棍抛得更遠,掙紮了兩下,手腳一伸,便失去知覺。
四周的十三個人,皆驚得倏然站起。
天大黑,罡風又大,這些人其實並沒看到錫倫活佛拂動人骨笛,只看到大漢一面說話一面欺近,相距約一丈突然翻飛倒摔,如此而已。
一聲虎吼,那位身穿虎皮襖的人,猛地躍起,飛越三丈空間,同錫倫活佛迎頭撲落,真像猛虎撲羊,撲擊的招式正是猛虎撲羊。
“嘛呢叭彌哞!”錫倫活佛沈吼。
金剛獅子吼,正是文殊師利王菩薩的伏魔佛法。據說文殊菩薩伏魔時,命座下的獅子發出吼聲,妖魔自滅。
這一聲沈吼,已向下撲落的穿虎皮襖大漢如中雷殛,身軀突然蜷縮,砰然下墜。
有五個站起的人,抱頭狂叫著滾倒。
另七八個驚恐地扭頭掩耳狂奔,作鳥獸散。
蓦地長嘯震天,四面八方出現十二名黑人。
“誰敢逃走,格殺勿論:“黑袍人沈喝,威力比錫倫活佛的獅子吼差不了多少。
刀劍拂動,發出龍吟虎嘯似的震鳴,十二個黑人列陣相候。
一聲刀嘯,一聲慘號,逃得最快的一個人,被一名黑人一刀砍斷了右臂,慘號著痛倒在地掙紮。
黑人一躍而上,加上一刀砍下了那人的頭顱。
片刻間,十三個人被押在錫倫活佛前跪伏如羊。
“你們,願意爲朝廷出力效忠嗎?”錫倫活佛聲如雷震,震得俯伏的人不住發抖。
“我……我們願……願意……”衆人亂喊亂叫。
“從明天起,你們等候消息。”錫倫活佛說:“眼前有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澈底清查山區的歹徒逆犯,需要你們盡力。
半月之內,朝廷將有天潢貴胄莅臨五臺,必須澈底把歹徒逆犯清除,你們必須立此大功。夏大人。”
“本堂在。”黑袍人答。
“把他們帶去歃血爲盟之後,將可疑欽犯的圖形發給他們,要他們遍示給他們的手下,“是的。”
“北面來路已清,大同方面已派員負責。南行返駕道路艱險,太原方面的人可望在近期趕到協助。自山麓至龍泉關以迄保定府,已飾令保定府派人協助禦林軍布防。五臺有本活佛負責,這裏可要偏勞你了。”
“這是本堂的責任。”
“你知道就好。哦!設法通知大同方面的人,盡量慢行,步步爲營,本活佛在未能確實完全控製情勢之前,早來可能有意外發生。”
“本堂這就派專使趕赴大同。”
“好,走吧!”
皇帝們朝北嶽,通常北出懷來轉大同,南下恒山,祭嶽之後,順便南遊五臺,再南下東出龍泉關至保定府返京都,繞一個大圈。
後來,順治帝逃禅出家遁隱五臺,他的兒子康熙大帝五上五臺禮佛,都走的是同一道路,在名義上是祭嶽,其實目的是至五臺遊玩。
從五臺走保定府返駕,要近了五六百裏。
而走龍泉關這條路是下坡,車駕的速度要快些,刺客想在這條路上行刺,比在五臺以北困難得多。
伏在山頂下方不遠泥土中的張……
莽原魔豹第十八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