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四月下旬,他到了紫沙洲的對岸,帶了一些幹糧,趁月黑風高的晚上,泅過江,踏上了紫沙洲的南面灘灣。第二天,他藏身在野草中,向洲中心的樹林窺探,竟然一無所見。入夜,他小心翼翼地深入腹地。可是,他白來了,林中的茅屋已經全部倒塌,紅娘子一群賊人已經遠走高飛,未留下任何可資追尋的線索。他失望地離開,第二天,紫沙洲來了大批官兵,搜遍了全洲,一無所獲。從此,他又得費盡工夫,另覓賊婆娘的下落了。首先,他必須找盤纏。金銀不是地上長出來隨
可拾的,必須靠自己去賺取。江湖人混日子並不困難,但他並不是混日子,爲了尋找賊人們的下落,必須靠銀子活動,光混日子是不行的。他不是做賊的材料,又不屑伸手乞討,銀子從何而來?“姓嶽的該已遠出千裏外啦!我該放心謀生了。”他想。池州府,在這一帶是大埠,境內有一座原是玄門勝境,後又成爲佛教名山的九華,佛門弟子稱此山爲地藏王菩薩道場。讀書人則因唐朝大詩仙李白改此山爲九華(原稱九子山),而且上面建有一座李白書堂,少不了經常到此地來流連遊覽。因此,池州府經常有三教弟子往來,市面繁榮,環境相當複雜,也正是江湖人謀生最易的地方,龍蛇混雜,九流荟萃。上次從東流吉陽鎮重回紫沙洲,與及從太平府到東流,他已經兩次途經池州,這次算是第三次莅臨了,前兩次雖未逗留,總算對該城不陌生,對池州府的形勢,多少有些印像。午牌初,他繞道從通遠門入城,轉出西大街的通政巷。府城有七座城門1,通遠門在城南,他從通遠門入城,表示他是北上客,不是來自東面,小心謹慎,防患于未然。費了一番口
,他說服了一個柯姓菜販,以二兩銀子作宿費,言明借住十天。然後花了兩天工夫,在各
走走先了解環境,再行決定如何賺錢。池州的附近是貴池縣,縣西境濱臨大江。春汛已過,去年由知府何大人紹正發工興建的何公堤,被春洪沖損了不少段,必須在秋汛來前修好,因此何大人正征集合村裏的義務丁役與招請熟練的泥
工人,正在搶修損壞的堤防,何公堤每天有數百工人,城中的賣食物小販皆出城遠至工地做生意。他的居停主人早出晚歸,家中只留下兩個八九歲的小孩。柯姓小販發妻已亡故三年,仍未續弦,日下兩個小孩無人照顧,而且家境清寒,相當可憐。兩個小娃兒一叫大龍,一叫二虎,居然很懂事而且十分健壯。三天中,他和大龍二虎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帶上他在城中觀光,在各
街巷轉,他在小娃兒的口中,得到不少寶貴的消息。他的姓名已改爲胡
,行業是木工,但不是木匠,木匠有專門手藝,他只是個雜工而已。過了五天、眼看盤纏已盡,必須有所舉動了,府城的動靜已打聽得相當詳盡啦!巧的是貴池縣學西面的黃侍中祠需要木工,修理偏殿崩塌的殿堂,那是供奉本朝初靖難之役死節的黃侍中夫人翁氏及二女的偏殿,翁夫人血影石就供在殿中。他以木工的身份前往應征,在本城名木匠曹師父手下工作,總算解決了食宿問題。呆了十余天,他從工人們的口中,又探出不少事情。鄧位曹師父年屆花甲,可說是本城的萬事通,當年劉七經過池州,本城投賊的地痞流氓大肆趁火打劫,這些敗類的來龍去脈,老人家記得清清楚楚。他摸清了曹師父嗜酒的毛病,每天自掏腰包買上兩壺好酒孝敬。酒後,曹師父便會打開活匣子,滔滔不絕如數家珍地把本城的好壞一古腦兒吐出,少平了也發發牢騒,把那些壞坯子臭罵一頓吐口冤氣。這天,曹師父病酒,停工一天。他在酒中動了手腳,曹師父病酒乃是意料中事。
一早,他穿了一襲褐,
內纏了龍泉軟劍,信步出了西門,然後向北一折,沿一條城壕外的小徑,進入兩裏外的一座小村落。這是城郊的一座小村,只有三十余戶人家,附近全是菜園。村中的健壯男人,一部份已到何公堤應役去了,進了村,孩子們吵,娃娃們鬧,黃犬吠叫,迎接他這位不速之客。村中的男女老少各有活計,並未對這位陌生人注意。他拉住一位小娃娃,含笑問:“小朋支,這裏有一個陳三矮子,他住在哪一家?”
“在村尾那一家。”小娃娃指著村北說。“是不是門口有兩株樹的那一家。”
“是那邊的一家。”小娃娃指手畫腳地解釋。他塞給小娃娃兩文製錢,含笑走了。這是家新建不久的茅舍,兩進院,門前亂槽槽地堆了不少老菜葉和發育不良的瓜果,一群雉鴨在門前的院子覓食。柴門半掩,一個身高僅五尺左右的中年人,恰從後面的小徑挑了一擔菜蔬快步走出前院。他上前作揖,含笑間:“是陳三兄麼?小可胡,從城裏來,特來請見。”陳三放下擔子,咧嘴一笑,用腰帕拭著滿險的汗
,不斷點頭欠身笑道:“我就是陳三矮,胡爺,我們少見吧?請見不敢當,屋裏坐,屋裏坐。一面說,一面伸手引客。兩人在堂屋落坐,陳三
自端上一碗茶。李玉道謝畢,笑問:“陳兄似乎沒有
人哩!嫂夫人可好?”
“我?我只種了三畝地,那家的姑娘願跟我挨苦?還沒娶妻呢!”陳三苦笑著說,笑容充滿了自嘲的苦味。“哦!陳兄是一個人住麼?”
“我還有一位長工,住在後進,他目下在田裏除蟲,胡爺從城裏來,請問……”
“小可是太白樓的夥計,聽說陳兄的菜很不錯。因此想來看看,能否帶小可到田裏走走?”由于詩仙李白在池州流連甚久,各地在他遊蹤所經之,留了不少懷念他的名勝建築,城中的太白酒樓,是頗負盛譽的一家,地方名流外地達官豪客,皆知太白樓掌廚師父的手藝了得,可說是府城首屈一指的酒樓。陳三一聽是太白樓的夥計,大喜過望,如果能獲得供應太白樓菜蔬的生意,那將是天大幸事。該樓的菜蔬只要精品,出價比市面高得多,附近的菜園主人,誰不希望接太白樓的生意?趕忙說:“胡爺肯賞光,小可求之不得哩!不是我陳矮于自獎自誇,田裏的應時菜蔬保證肥嫩新鮮,價廉物美,供應不斷。請隨我來,這邊走。”李玉含笑相隨,轉過屋後,經過四五座菜園,方到達屬于陳三的菜地,遠遠地,便看到一個身材高壯的中年人,正在菜畦間察看每一棵菜蔬,不時用一根小竹枝,驅趕在菜畦間飛舞的粉蝶。見有人走近,放下活計向這一面定神注視。“那位就是陳兄的長工麼?”李玉問。“是的,他叫李四,本城人,對種菜很內行,是個肯苦幹的好長工。”
“陳兄有事請自便,小可與李四走走便可,順便也請教他一些有關菜蔬的事,他定然很內行羅?”
“田裏的事他都清楚……”
“那麼,小可找他便可,不勞陳兄陪同,免得耽誤你的正事。”陳矮……
匣劍凝霜第8章 枝節橫生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