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海底兩萬裏第三章 價值千萬的珍珠上一小節]鳍屬中,我看到顔鮮豔的燕雀魚,脊鳍 像鐮刀一樣,那是可以食用的魚,晾幹浸在鹽
中,稱爲“卡拉瓦”的美味的好 菜;其次爲屬于長軸屬的土蘭格巴魚、全身披著上面有八條縱帶的鱗的甲冗。
太陽陸續上升,照得底更加明亮了乙地下也漸漸起變化。細沙地之後,接 著是突起的岩石路,路上鋪著一層軟
動物和植蟲動物形成的地毯。在這兩門動 物的品種中間,我看到殼很薄的大小不一致的胎盤貝,這是紅海和印度洋特有的 一種牡蛎;介殼圓形的橙
滿月貝;突錐形貝;一些波斯朱紅貝,諾第留斯號的 美麗
彩就由這種貝供應的;多角岩石貝,長十五厘米,在
底下豎起來,像要 抓人的手似的;角形螺貝,全身長著尖刺;張口
形貝,鴨子貝,這是供應印度 斯但市場的可以食用的蠅貝;帶甲
母,發出微弱僞亮光;最後還看到使人贊美 的扇形圓眼貝,像很美麗的扇子,是這一帶海中最易繁殖的樹枝形動物之一。
在這些活的植物中間,這些甲蟲的搖籃下面,有無數從伍不整齊的節肢動 物跑動,特別多的是齒形蛙類,身上的甲殼作彎曲的三角形;有這一帶海中特産 的卑格魚;有那可怕的單
魚,形狀非常難看。我好幾次碰見了那種跟單
魚一 樣難看的動物,就是達爾文曾經觀察過的大蟹,大自然給了它一種本能和力量, 可以吃椰子。它爬上海岸,爬到椰子樹上把椰子弄下來,椰子掉下來的時候跌破 了,它拿它的有力的鉗把椰子剝開來吃。在這裏明亮的
底下,這種蟹在走動的 時候非常靈便。不可比擬。同時又有自由自在的魚鼈類,就是常到馬拉巴海岸的 那一類,在動搖的岩石中間慢慢地爬走。、七點左右,我們終于到了小紋貝礁石 岩脈上,岩脈上繁殖著不可數計的億萬珍珠貝、這些寶貴的軟
動物粘附著岩石, 它們被那些棕
的纖維結實地縛在石上,擺
不開。從這點來看,珍珠貝甚至于 不如談菜,因爲大自然還給淡菜有可能移動的能力。
雜小紋貝,所謂珍珠母的兩片介殼差不多相等,殼作圓環形,殼壁很厚, 外表很粗,凹凸不平。有些珍珠母的外殼上面帶一條一條的淡青
線紋,線紋盡 頭
有些發亮。
這是屬于年輕一類的珍珠母。
別的珍珠母,表面上粗一點,黑一點,有十歲以上的年齡了,寬大可以到十 五厘米。
尼摩船長用手指給我看一大堆小紋貝,我了解這個寶藏是采不盡的,因爲大 自然的創造力遠遠勝過人類的破壞本能。尼德·蘭行使他的這種本能,急急把那 些最好的珍珠貝塞到他身邊帶著的魚網中。。
但我們不能停步。我們要跟著船長走,他好像沿著只有他才認得的小路走去。 底地面顯然上升,我的胳膊有時候舉起來,伸出在
面上了。其次,岩脈的
平面也任意地低下來。我們時常繞著切爲一根一根的四角錐形的高大岩石走過去。 在岩石的
暗凹凸的地方,有粗大的甲殼動物,長長的爪架起來,好像一門大炮, 眼睛不動,盯住我們。
在我們腳下,爬著無數的多須魚、藤蘿魚、卷魚類和環魚類,它們在那裏特 別伸長它們的觸角和卷須。
這時候,我們面前現出一個寬大的石洞,洞在滿鋪各種海底花草的岩石堆中。 起初,我看這洞中很黑暗。照到這裏的太陽光好像漸漸微弱,以至熄滅了。剩下 的模糊的亮光只不過是浸在裏的光線罷了。
尼摩船長進入洞中。我們跟他進去。我的眼睛不久就習慣了這種並非漆黑的 黑暗。我分辨出那些由天然石柱支架起來的、穹窿很寬大的形成輪廓的起拱石, 這些石柱的寬大底座安在花崗岩的石基上,像托斯甘式建築①的笨重石柱那樣。 我們的神秘帶路人爲什麼拉我們到這海底下的地窖中來呢?我不久就明白了。
我們走下相當陡的斜坡,我們的腳踩踏了一種圓形的井底地面。到這裏,尼 摩船長停住了,他手指一件東西,但我還不能看清楚。
那是一只身量巨大的珍珠貝,一只龐大無比的車渠,一個盛一池的聖
盤, 一個超過兩米寬的大缽,所以這只貝比諾第留斯號客廳中放著的還大。
我走近這出奇少有的軟動物面前。它的纖維帶把它釘在花崗岩的石板上, 附著這石板,它就在這石洞的平靜海
中單獨成長起來。我估計這只貝的重量有 三百公斤。而這樣一只貝可以有十五公斤的淨肉,那就必須有一位卡岡都亞②的 肚子才能眷食幾打這樣巨大的貝了。
尼摩船長分明是知道這只雙殼動物的存在。他到這個地方來不止一次了,我 想他帶我們到這裏來只是要給我們看一件天然的奇物。我搞錯了。尼摩船長有特 別目的,是爲了解這車渠的情況而來的。
這只軟動物的兩殼是半張開的。船長走向前去,把短刀
入兩殼間,使它 們不能再合攏。然後他用手把兩殼邊挂著的,作爲這動物的外套的膜皮弄開。
在膜皮裏面,葉狀的皺紋間,我看見一顆可以自由擲動的珍珠,跟椰子一般 粗大。它的球圓形狀,它的完全透明:它的無比寶光,使它成爲價值不可估計的 稀有珍寶。我爲好奇心所動,伸手去拿這珠,要掂一掂它的分量,摩摩它!
但船長阻止我,作個不要動的手勢,他很快抽出他的短刀,讓兩片介殼立即 合攏來。
我于是明白了尼摩船長的企圖。把這顆珍珠塞在那只車渠的膜裏面,無形 中這珠就可以漸漸大起來了。每年,那軟
動物的分泌物都在環繞珍珠周圍的薄 膜上累積起來。只有尼摩船長才認得這個天然的先比的果實在其中“成熟”的腔 洞;又可以說,只是他自己把這顆珍珠培養起來,有一天他可以拿來擺在他那滿 自琳琅的陳列室中。甚至于,他可以照中
人和印度人的辦法來決定一顆珍珠的 生産。那就是把一塊玻璃片和金屬物塞人這軟
動物的內部皺折裏面,螺鋼質漸 漸把它包裹起來變成珍珠。不管怎樣,把這珠跟我所認得的珠比較,跟船長所收 藏的珠比較。
都是更爲珍貴的。我估計這珠的價值至少是一千萬法郎。
它是天然的奇珍異寶,不是奢侈的裝飾品,因爲,我想恐怕沒有女人的耳朵 能吃得住這顆大珠。
看完了這個胖大的車渠,尼摩船長離開石洞,我們走到小紋貝礁石上。在這 些清澈的海中間,還沒有采珠人來工作,把
攪渾,我們真像鬧著無事來此散 步的人,我們各走各的路,隨自己的意思,或停下,或走開。至于我自己,我已 經不把那件由于空想所引起的十分可笑的事放在心上了。海底這時顯然接近海面, 不久,……
海底兩萬裏第三章 價值千萬的珍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