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科幻小說>外國科幻>上帝的指紋>第二章 預見南極大陸

《上帝的指紋》第二章 預見南極大陸

外國科幻作品

  1959年底到1960年初,哈普古德教授利用聖誕節假期,在華盛頓的美guoguo會圖書館參考室查閱有關南極洲的資料。一連好幾個星期,他廢寢忘食,埋首在成堆的中古世紀地圖中,展開搜尋的工作:

  我找到很多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找到的東西,十分有趣;我還找到一些描繪南方大陸的地圖。有一天我打開一本地圖集,翻到一頁,眼睛蓦地一亮,整個人頓時呆住了。那是奧倫提烏斯·費納烏斯(oronteus finaeus)在1531年繪製的世界地圖。我瞅著這幅地圖下方的南半球,心裏想:我終于找到了真正可靠的南極洲地圖。

  地圖上的南極洲,整ti形狀和輪廓像極了現代地圖所呈現的這塊大陸。南極的位置靠近大陸中央,和現代地圖顯示的相去不遠。環繞海岸的山脈,使人聯想到最近幾年在南極洲發現的諸多山脈。顯然,這幅地圖並不是某個人一時異想天開,憑空捏造出來的。地圖上的山脈形狀不一,各有各的獨特輪廓,有些靠近海岸,有些位于內陸。河流發源自這些山脈,蜿蜒流向大海;每一條河流都依循看起來非常自然、非常可信的排shui模式。這顯示,南極洲最早的地圖繪成時,這塊大陸的海岸猶未被冰雪覆蓋。然而,地圖上所呈現的南極洲內陸,卻完全不見河川和山脈的蹤影,這意味內陸地區全被冰雪覆蓋①。

  哈普古德教授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李察·史崔臣博士(dr.richard strachan)檢視這幅地圖後,做出以下結論:①費納烏斯的地圖,是依據更早的幾幅原始地圖繪製成的,而後者是根據幾種不同的投影法繪成。

  ②它確實顯示南極洲海岸地區被冰雪覆蓋前的景況,尤其是穆德後地、恩德比地(enderby land)、維克斯地(wilkes land ),和位于羅斯海(ross sea)東岸的維多利亞地(victoria land )以及馬利伯德地(marie byrd land )。

  ③如同皮瑞·雷斯地圖所顯示的,費納烏斯地圖所呈現的南極洲,在一般形貌和地理特征上,都跟現代科學家對“冰層下”的南極地面進行地震調查後所繪製的地圖頗爲吻合②。

  哈普古德教授認爲,費納烏斯地圖顯然證實了“一個聳人聽聞的看法:被冰雪完全覆蓋之前,南極洲曾被人類探訪,甚至定居過。果真如此,這件事一定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費納烏斯地圖顯示,最初繪製南極洲地圖的人,是生活在極爲古遠的時代,那時正是北半球最後一個冰河時期結束的時候。”③

  羅斯海之謎

  費納烏斯地圖所描繪的南極洲羅斯海,是支持上述觀點的進一步證據。南極洲大冰河,諸如畢爾德摩爾(beardmore )和史考特(scott ),今天的出海口都覆蓋著冰層,但這幅繪于1531年的地圖卻顯示,這個地區散布著港灣和河川。這些地形上的特征足以證明,費納烏斯使用的原始地圖當初製作時,羅斯海和它的海岸還沒有被冰層覆蓋。“爲了提供這些河川必要的shui源,海岸後方必定有一個不被冰封的遼闊腹地。今天,這些海岸和腹地全部埋藏在一英裏厚的冰層下,而羅斯海本身,則終年飄浮著數百英尺厚的冰塊。”④羅斯海的變遷充分顯示,漫長的無冰時期在公元前4000年結束之前,南極大陸曾被一個神秘的文明勘探過,並且繪製成地圖。這個論點還有另一個證據,那就是1949年“伯德南極探險隊”(byrd antarctic expedition)使用空心筒,在羅斯海海chuang撈起的沈澱物。這些沈澱物分爲許多層,區隔十分清楚,反映不同時期中不同的環境狀態,諸如“粗冰海層”、“中冰海層”、“細冰海層”等等。最令人驚異的發現是:“其中好幾層是由細密精致的沈澱物組成,而這些沈澱物似乎是從溫帶(無冰)地區,經由河川進入海洋。”⑤

  如果有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使用烏瑞博士(dr.w .d .urry)發明的“锿年代鑒定法”,檢視在海shui中發現的三種不同的放射元素,結果證明,大約6000年前,攜帶細密精致的沈澱物入海的河川,確實曾經存在于南極大陸,一如費納烏斯地圖顯示的。直到公元前4o00年之後,“冰河式的沈澱物才開始堆聚在羅斯海海chuang上……其下的核心沈澱物顯示,在公元前4000年之前,南極地區曾經享有很長一段時期的溫暖氣候。”⑥

  麥卡tuo與布雅舍的探尋

  皮瑞·雷斯和費納烏斯的地圖,讓我們瞥見了曆史上沒有一個製圖家看見過的南極洲。當然,光憑兩幅地圖並不足以說服我們:一個已經消失的文明曾經在南極大陸留下蹤迹。可是,三、四或六幅類似的地圖攤在我們眼前,我們是否還能等閑視之?

  譬如說,我們是否還能睜一眼閉一眼,繼續漠視16世紀最有名的製圖家吉拉德·克雷摩(gerard kremer )——又名麥卡tuo(mercator)——繪製的一些地圖中所蘊含的曆史意義?他發明的“麥卡tuo式投影法”(mercator proiection ,譯注:這是一種以直線表示經緯線的地圖繪法),至今仍應用在大部分世界地圖上。這個謎樣的人物(1569年,他突然造訪埃及的大金字塔,行蹤十分詭秘)據說“一生孜孜于探尋……古人的學問”,並且花了很多年時間搜集古代地圖,爲自己建立一座龐大的、包羅萬象的參考圖書館。

  值得注意的是,1569年,麥卡tuo編纂地圖集,將費納烏斯的地圖搜羅進去。同年,在qin手製作的地圖中,他也描繪南極洲這塊大陸。這些地圖呈現的南極地區(當時猶未被歐洲人發現),可供辨認的包括:位于馬利伯德地的達特岬(capedart)和赫拉契呷(cape herlacher)、亞孟森海(amundsen sea)、艾爾斯華斯地(ellsworth land)的瑟斯頓島(thurston island )、白令豪生海(bellinghausen sea )的佛雷契群島(fletcher islands)、亞曆山大一世島(alexanderl island )、南極半島(antarctic peninsula )、魏德爾海(wedded sea)、諾維吉亞呷(cape norveqia)、穆德後地的雷古拉山脈(regula range)群島、穆裏格一霍夫曼山脈(muhlighoffman mountalns )群島、哈拉……

上帝的指紋第二章 預見南極大陸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二章 預見南極大陸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