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科幻小說>外國科幻>上帝的指紋>第三十一項式章 歐西裏斯數字

《上帝的指紋》第三十一項式章 歐西裏斯數字

外國科幻作品

  考古天文學家珍·謝勒斯(jane b.sellers)在芝加哥大學東方研究所研究埃及古物學。每年冬天,她都在緬因州波特蘭市(portland)度過,夏天則“朝東走”,前往坐落在緬因州岩石海岸的19世紀小鎮黎普裏頸(ripey neck)。她說:“那兒的夜空清澄得有如沙漠的天空;興致來時,你向海鷗大聲朗誦古埃及金字塔經文,也不會有人覺得奇怪……”①

  只有少數學者驗證過桑提拉納和戴程德在《哈姆雷特的石磨》一書中提出的理論,而謝勒斯正是其中的一位。她的努力獲得部分學者肯定②。她認爲,研究古埃及文明和宗教必須使用天文學,尤其是歲差的觀念。她指出:“一般考古學者並不了解歲差現象。這方面的缺失難免影響到他們對古代神話、古代神祗、古代神殿結構的研究和結論……對天文學家來說,歲差是一個已經被確認的天文事實;研究古代人類文明的學者,必須趕緊掌握這方面的知識。”③

  謝勒斯的論點,呈現在她最近出版的著作《古埃及神祗之死》(the death ofgods in ancient egypt)。她認爲,埃及的歐西裏斯神話可能刻意隱藏著一組關鍵數字,而這些數字在故事情節上也許是“多余的”,但卻能提供我們一套永恒的計算方法;根據這套方法,我們可以精確地計算出以下的值:

  ①、地球緩慢的進動(precessional wobble)促使春分日出的位置沿著黃道移動1度所需的時間(和黃道帶星座相關);

  ②、太陽穿越過一整個黃道帶宮(30度)所需的時間;

  ③、太陽穿越過兩個黃道帶宮(總共60度)所需的時間;

  ④、太陽沿著黃道移動36o度,完成一個歲差周期或“大年”——即所謂的“大回轉”(great retur)④——所需的時間。

  計算“大回轉”

  謝勒斯在歐西裏斯神話中發掘出的關鍵xing歲差數字是360‘72、3o、12。這些數字,大部分出現在神話中講述各個角se出身來曆的那一部分。大英博物館埃及文物部門前任主管布奇(e.a.wallis budge)簡述這段神話:

  大地之神葛布(geb)愛上太陽神雷(ra)的妻子——女神奴特(nut)。雷發現這樁jian情,大爲震怒;他詛咒妻子,不管哪一年、哪一月,都不得生養兒女。知識與魔法之神索斯(thoth)也愛上奴特。他跟月神賭一把,從她手上贏來五個整天。索斯在當時每年的三百天之上增加這五天。在這五天的頭一天,奴特生下歐西裏斯;他出世的那一刻,人們聽到有個聲音宣布:造物主已經降生⑤。

  歐西裏斯神話也曾提到,當時一年360天,分成“12個月,每個月30天”⑥。謝勒斯指出,大ti上,歐西裏斯神話在關鍵chu會使用“一些特定詞語,促使讀者注意其中包含的數字,並做簡單的心算”⑦。

  到目前爲止,謝勒斯已經提供我們三個歲差數字:360、12、30。第四個數字稍後才出現,但卻是最重要的。在本書第9章我們提到,邪惡的神賽特唆使一群好人,謀害歐西裏斯。參與這樁yin謀的總共有72人。

  掌握最後的關鍵數字後,我們就可以依照謝勒斯的指示做一番運算,如同cao作一臺古代電腦:

  12=黃道帶星座的數目;

  30=沿著黃道,每一個黃道帶星座所占的度數;

  72=春分太陽沿著黃道,完成1度的歲差移動所需的時間,即72年;

  360=黃道的總度數;

  72×30=2160(太陽沿著黃道移動30度,穿越過一整個黃道帶星座所需的時間,即2160年);

  2160×12(或360×72)=25920(完成一個歲差周期或“大年”所需的時間,即2592o年,也就是“大回轉”總共所需的年數)。

  其他數字和數字組合也會出現,例如:

  36=春分太陽沿著黃道,完成半度的歲差移動所需的時間,即36年;

  4320=春分太陽完成60度的歲差移動,穿越兩個黃道帶星座所需的時間,即432o年。

  謝勒斯認爲,這就是一再出現于古代神話和神殿的天文歲差密碼的基本成分。一如玄秘的命理學(numerology,譯注:依據出生年月日及其他數字測定命運之學),這套密碼允許人們隨意向左或向右移動小數點;人們也可以運用密碼中的基本數字(全部跟分點歲差率有關)從事幾乎任何組合、排列、乘除。

  密碼中最重要的數字是72。古代神話常在這個數字上加36,使成108,然後乘以100,得10800,或除以2,得54,再乘以10,得540(5400o,540000,5400o00等等)。另一個關鍵數字是z16o(春分太陽穿越一個黃道帶星座所需的年數)。古代神話有時將這個數字乘以10或10的因數,得216000,2160000等等;有時乘以2,變成4320,43200,43200o,4320o00,無窮無盡。

  比希巴克斯更精確

  謝勒斯認爲,這些數字的演算是被刻意轉變成密碼,隱藏在歐西裏斯神話中,以便將天文歲差資訊傳達給初入門的人。如果謝勒斯的假設是正確的,我們就得面對一個耐人尋味的。反常的現象。這些數字如果真的牽涉到天文歲差,它們在古代出現,委實是不可思議的現象,因爲這些數字所包含的科學知識太過先進,並不是古代任何已知的文明能夠演算出來的。

  我們不要忘記,包藏這些數字的神話,在古埃及人發明文字之初就已經存在(事實上,公元前245o年左右寫成的金字塔經文,包含有歐西裏斯神話的一些成分,而根據上、下文我們可以判斷,即使在那個時候,這些成分已經非常古老)⑧。被正統學界公認爲“歲差發現者”的希臘天文學家希巴克斯,活在公元前2世紀。根據他的推算,一年的歲差移動是45或46弧秒,也就是說,春分太陽沿著黃道移動1度,需要80年時間(以每年移動45弧秒計算)或78.26年(以每年移動46弧秒計算)。20世紀天文學運用現代科學方法,計算出來的正確數字是對71.6年。如果謝勒斯的推論正確,那麼,“歐西裏斯數字”所提供的值——72年,就顯然比希巴克斯的數字精確得多。由于敘事結構的限製,出現在神話中的數字通常是整數,因此,即使古代神話作者掌握更精確的數字,也只好舍棄它而改用72這個整數——你總不能在故事中說,謀害歐西裏斯的好人一共是71.6人呀。

  根……

上帝的指紋第三十一項式章 歐西裏斯數字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三十一項式章 歐西裏斯數字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