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科幻小說>中國科幻>偷腦的賊>序

《偷腦的賊》

中國科幻作品

  潘家铮教授來信囑我爲他的這本科幻小說集寫序,我感到惶恐也難于勝任。我 只能談一談我的一點讀後感而已。

  記得那還是1993年的一天, 我讀罷潘家铮教授剛剛問世的第一部科幻小說集 《一千年前的謀殺案》。掩卷遐思,當時的心情只能用百感交集四個字來形容。

  是的,潘家铮教授的科幻小說的問世,給我極大的驚喜,正是因爲當時中guo的 科幻小說chu于低谷的時期。我在《科技chao》雜志1993年第11期的一篇短文中這樣說 明我的心情:“然而,現在我們終于有了一本中guo的科學家qin自動筆寫出的科幻小 說。當然中guo的科幻小說家多數是研究自然科學的,有的在科學與文學兩個領域均 有建樹,但潘家铮先生畢竟是中guo科學院學部委員(現在則是中guo科學院院士和中 guo工程院院士)、海內外知名的shui電工程設計專家。由于作者在科學技術界的地位, 以及富于科學素養和學者眼光,他的科幻小說的問世,對于寂寞的中guo科幻文壇無 異于響起萌生萬物的春雷。它的影響和對于糾正世俗的偏見,恐怕遠遠超過了作品 本身。”

  現在回過頭來看,我覺得這個評價並不過分。潘家铮教授新近由科學普及出版 社出版的這本《偷腦的賊——潘家铮科幻小說集》,是繼《一千年前的謀殺案》後 的第二本科幻小說集。 在短短3年的時間內,已屆古稀之年的潘老仍然以其科學家 銳敏的眼光和技術專家的工程理xing、旺盛的創作激情和奇妙的想像力,對科學技術 未來發展所可能造成的宏觀與微觀效應,作出了洞若觀火的預測和鞭辟入裏的剖析, 這不僅是作者本人創作的收獲,也是中guo科幻小說發展史上很可紀念的一件大事。

  這裏,我覺得值得引起科幻小說界高度重視的是:潘家铮教授的科幻小說,不 論是預測新技術發展的未來小說,還是借鑒曆史事件有感而發的曆史科幻小說,時 空變幻,光怪陸離,但它們的一個共同的特點是繼承了中guo傳統小說的優良傳統, 同時糅進了西方科幻小說主流派的基因,兩者結合,相互滲透,從而創造了一種具 有中guo風格、爲中guo大多數讀者喜聞樂見的藝術風格。應該說,自從科幻小說傳播 到中guo近一個世紀以來,流派紛呈、風格迥異的作品比比皆是,但是許多中guo科幻 小說家在吸取外guo科幻小說精華的同時,都在著力創造出一種中guo風格的科幻小說, 而避免盲目地、簡單化地抄襲或模仿外guo作品。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潘家铮教授的 科幻小說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範例。

  3年前寫的短文中我這樣寫道: “我因此看到了中guo科幻小說的希望。這無疑 也是曆史的機遇。中guo,今日之中guo,太需要科學的傳播了,因此,也同樣需要科 幻小說以充實民族的精神。”

  在潘家铮教授的《偷腦的賊——潘家铮科幻小說集》問世之日,相信多數讀者 會同意我的意見的。

  1997年1月9日

《偷腦的賊》序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一篇 人才天平”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偷腦的賊》第一篇 人才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