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致死坐席第16章 疑惑的焦點上一小節] 南希露出了有些被說服的神情。店裏的那位日本顧客動了動身子,這時她倆才想起在同一店裏還有一個人。
3
薩森際有限公司因墨倉的退出而一時陷于被動,但很快又找到了替代者。原屬于鋼鐵行業商社的安中商事公司,早就觊觎石油行業,力圖成爲綜合
商社,于是便趁墨倉的退出這一良機乘虛而入。盡管安中與薩森似乎
于同一級別,但薩森仍以基本相同于向墨倉提出的條件,同安中簽定了代理店合同。
薩森際公司與墨西哥州政府合辦的rce開始投産了。安中商事公司爲了rce,在
辦中介油輪業務的同時,還作爲其購入人和銷售代理人,負責提供rce與原油供給方——伊拉尼安公司之間簽約的一切石油批發款項。
如今,安中商事公司的石油貿易額急速增長,推動了銷售額的上漲。在加利福尼亞半島被人遺棄的一角——特德斯·桑托斯灣拔地而起的煉油廠,開始了它的繁盛活動。在這片無人問津的原始荒漠上,出現了大規模的人工機器和生産排泄,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存的當地民衆,發現了攻擊大自然的威力和暴力。
rce的運轉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對背負著rce全運轉而洋洋得意的安中商事公司,墨倉財團中越來越多的人認爲丟掉了一大筆好買賣,紛紛議論董事長辦事不力,把擴大石油企業的良機拱手讓給了安中商事。
搗毀這個合作項目的黑幹將是弦間,所以,他的境也大爲不妙。
“不知內情,借口雌黃!”
“安中商事爲了籌措原油款,已經捉襟見肘了。rce只要有一點點閃失,安中可就完蛋了。”
“可是rce若一直都像現在這樣順利發展下去,我們可就要背上故意破壞公司利益的黑鍋了。”
“我們只是遵董事長之命行事罷了。”
盡管野非常冷靜,但弦間深知:企業界向來是以結果論是非的。如果結果不好,就會被人無端興師問罪。自己憑著特殊“才能”從琳達那兒竊取的情報,假若只給墨倉帶來負面影響……
這一結果作爲高道的失策,對他的地位和勢力都産生了微妙影響。
現在看來暫時退卻的金森和高明,正嚷著“讓事實來說話,”擺出了一副卷土重來的架式。
三澤佐枝子生前的人際交往都被仔細地作了清查。後來,給她看過牙病的醫生也判定龍棲塘殺人案的被害者就是三澤佐枝子。
三澤佐枝子出生于群馬縣桐生市,從當地的初中畢業後,曾到神奈川縣山崎市的電機公司工作,半年後,她看到報紙上的招聘廣告,轉到新東京飯店工作。在老家,他父母都還健在,自她的長兄結婚繼承了家業後,她幾乎就不回家了,被殺前的一段時間,連信不給家裏寄,形同陌路一般。
偵破工作是從她老家開始的。中學時代的同學,電機公司的同事,到飯店後的社會關系,隨著工作單位變動而變動的住所……凡是有關聯的一切線索,都一條條地仔細清查並予以排除了。這是排除調查法,最終可以找到惟一排除不掉的通向罪犯的一條黑線。可是,這條線卻遲遲未能找到。
警察幾次去新東京飯店,在佐枝子生前工作過的餐廳,同一個個以前的同事反複交談,結果一無所獲。
根據人事科提供的地址,警方還去了佐枝子生前的住,但因爲她與鄰居都無往來,因此大家幾乎什麼都不了解。只知道有個男人時常來她這兒,但誰都說不上那男人是什麼模樣。這座公寓中的房客,有不少人都在夜裏上班,各個房間都有異
出入,因此誰也不會特別加以注意。
死者的身份總算弄清了,但經常來她這兒的那個男人卻一直排查不出來。偵查組越來越疲憊。原來以爲逮捕凶手的關鍵在于判明被害者的身份,以爲凶手歸案只是時間問題了,可是案件的真相至今仍不顯出露。
偵查組如同霧裏探花般束手無策,好容易布下的搜查之網,卻只有疲勞和焦慮盡收其中。就在這種無奈而又令人著急的時刻,有人打來了電話。
“喂,是刑警嗎?我是新東京飯店人事科的負責人。”
那聲音顯得有點興奮。也許是因爲受到本間刑警的責備而感到了自己的責任,新東京飯店後來對偵查工作給予了積極配合。本間預感到有了新的發現。果然,對方確認接電話的是本間以後,說:
“我報告一件事:一位曾在我們這兒工作過的職工,辭職後又返回了我們店,她說三澤佐枝子好像在美有個情人。”
“在美有情人!真的?”
“對。我現在讓她接電話,您可直接問她。”
電話中又換成了一位中年婦女的聲音,本間問道:
“三澤佐枝子有情人的事,你是直接聽她說的嗎?”
“三澤還在這兒工作的時候,有一次我到飯店裏的郵櫃去寄信,正巧遇到三澤來寄航空信。我無意中問她是不是寄到外,她臉一紅,說有個朋友在美
。我開玩笑問她對方是不是情人,她得意地點了點頭。”
“你知道收信人的姓名嗎?”
“那個……對不起,不知道。”
“知道在美的什麼地方嗎?”
“我沒細問。信封上寫的是英文,我看不懂。”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可能是前年4月吧!”
好容易得到的新情報就到此結束了。本間問了對方的姓名後挂上了電話。僅僅知道往美寄過信,仍叫人無從下手。除非挂號郵件,其余郵件郵局是不留記錄的。郵件的秘密受到憲法的保護,即使有搜查證也不行。
不管怎麼說,警方對三澤佐枝子在美有位情人的情報不能置之不理。必須再向她周圍的人打聽,問問她的熟人中是否有人前年4月份在美
。
即使有一點線索也是好的,反正要找出三澤身邊前年4月去美的人。不,就是現在仍滯留在美
的也要查,並應實行監控。
圍繞本間掌握的新情報,偵查組又開始行動起來。由于郵局方面須保障通信秘密,所以無法調查。另外,寄平信不留紀錄,所以,即使調查也不會有什麼結果。
專案組采取人海戰術,繼續動員各派出所繼續從各個方面去做不懈的詢問,結果又有幾個人出現在排查名單上。其中一個是死者的中學同學,三個是她在電機公司時的同事,兩個是新東京飯店的職工。在三澤佐枝子向美寄信的那段時間,這六人都在美
。
偵查組的觸角在這六個人的身邊都仔細探尋了一番,但是,哪個人也沒有查出與死者有特殊關系。
“然而,只有一個人值得懷疑,他便是弦間康夫。他的出生地在相模市。”
負責調查弦間的刑警……
致死坐席第16章 疑惑的焦點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