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隱私知道得過多的人上一小節]的直接致死原因,是喝了放有氰化鉀的兌的酒。附帶說一下,宇佐美再過一年就要退休了。
“理得可謂迅速了!”
光野覺得這是“有勇氣的決斷”。因爲警察署長高橋一開始偵查就敏捷地采取了措施,並斷定是他殺案,即認定凶手就在那天晚上參加三榮電氣暖氣公司總務局歲末聚餐會的人中間。大上說來,破案往往與偵查的起步迅速有關,與作出死于他殺還是死于事故的決斷有關。光野一向是這麼認爲的。
可是乘上這輛汽車的時候,光野卻感到“大概要拖上些時間”,對此,光野自己也覺得奇怪。
“爲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光野反複地思考著。同時,自己年輕時栽過跟鬥的那樁事情一下子浮現到腦海裏來了。那事發生在光野任警官之後的第七年,是光野正要升任候補警部而精神狀態有所松弛的時候。那次過失,也可以說是由于自己年紀輕,行爲不檢點所造成的。當時虧得上級高見寬大理,事情才算平安無事地過去了。不過這件事情,就是現在回想起來也還直冒冷汗呢……
“真是太無聊了。”
偵查主任光野搖了搖頭,丟開了那段不光彩的回憶。
這時汽車進人s溫泉街,沒一會兒,就看到了一所民房的大門上挂著個招牌,上面寫著“偵查總部”幾個字。
在開始進行偵查工作的“偵查總部”裏,氣氛很活躍。光野一踏進大門,就感到有一熱氣向自己逼來。
“噢。”
早就認識的署長高橋馬上在大門口出現了。署長兼這一案件的偵查總部的部長自出來迎接,這使光野感覺到偵查總部對自己所寄予的期望。這雖然令人高興,但也不能不感到有一種很重的壓力。
“現在正第二次聽取情況。”
高橋說著,領光野進入大門旁一間四疊半大小的房間,並一口氣給光野大致上介紹了昨夜以來向參加宴會的人直接詢問得來的情況。
光野一邊聽高橋的介紹,一邊點頭說:“哦,哦,是那樣啊。”
撇開細節,高橋的話大致上可歸納爲兩大要點:
一,公司裏無論哪一個職員都和被害人宇佐美木太郎絕無芥蒂。
二,當時在座的13個人都有機會往字佐美飲的酒裏放毒葯……
“宴會是在下午7點鍾開始的,兩個半小時後,大家似乎都有相當的醉意了。宇佐美究竟是在什麼時候想喝他那杯酒的?誰都不知道。真是棘手啊。”
“那杯酒是誰兌上的?”
“不是別人兌的。你知道,女招待不夠。日本酒都燙好了集中放在房間的角落裏。威士忌卻是另外拿來的,放在圓盤裏,誰都可以隨意兌上喝。總而言之,這個宴會上吃喝是自己動手的。”
“哦,是這樣。”
“最棘手的事是宇佐美人緣好,大家衆口一詞地稱贊他。這也實在不假,他確實受到大家的敬慕。這樣一來,殺他的動機就找不到了。”
高橋署長第二次使用了“棘手”這個詞彙。
接著他又說:
“可是再一打聽,三榮真是個賺錢的公司。職員們獲得的年終獎金之高,聽了真叫人吃驚。三榮公司一個女職員分得的年終獎金就和我拿的一樣多!”
“是那樣。三榮電氣暖氣公司是一家很有意思的公司。”
“你也知道?”
“知道。7年前,市政府出了一樁貪汙嫌疑案子,事情牽涉到三榮。當時我曾暗中調查過三榮公司。”
“真不愧是‘公司通’啊。”
高橋署長從心裏感到佩服。
光野也感到很得意,因爲目前在警察界,他也許是最熟悉三榮電氣暖氣公司經營情況的人。他在二科時就已經注意這家電氣暖氣公司了。
剛才光野對署長說,三榮是一家“很有意思的公司”,其實就包含著這層意思。
一言以蔽之,三榮是一家“成績卓著然而動蕩不定”的公司。說是“成績卓著然而動蕩不定”,乍一聽確是自相矛盾的。但是在經濟高度成長時期發展起來的企業中,往往有這種公司。所謂成績卓著,就是說東獲得的紅利多,內部儲備的力量也雄厚。在這一點上,三榮公司的確名不虛傳。
所謂動蕩不定,是指公司中要員的派系鬥爭和工會與工會之間的對立。它們是這家公司的致命傷。至少三榮公司在五年之間就發生過兩起驅逐經理和董事的鬧劇。內部如此你爭我奪、激烈動蕩的公司真是少見。至于說到工會之間的關系,全公司一共只有66名職員,但他們卻分裂成兩個工會:第一工會和第二工會。兩個工會的敵對也十分厲害。
這是因爲三榮公司是由10家從事一些電氣項目的小企業合並而成的。合並已經整整15年了,當時,企業正在經濟高速度成長時期的當口上。大凡合並的公司,其上層要員便會結成派系乒乒乓乓地爭權奪利,這是勢所難免的事。下層的工會也不例外。越是新辦的公司,其工會就越容易分裂。一家小小的企業,竟會分裂出第一工會、第二工會,也就是這個原因。第一工會咒罵第二工會是禦用團
;第二工會指責第一工會是過激派集團。雙方幾乎沒有可以妥協的余地。
盡管如此,公司的成績卻是出的。這是因爲公司肯出高薪,于是能夠獨當一面的有本事的技術人員便不斷地前來投奔三榮。
正因爲光野長期在二科幹過事,所以對于公司內部這種微妙的形勢才能洞若觀火。光野心裏想:即便把公司的這些情況向署長高橋作一番說明,由于他不懂經濟,不也是白搭嗎?
“那麼,請你和我們一起聽取出席宴會的人第二次反映情況吧。”署長高橋說著站了起來。
“好。”
光野便跟在署長後面走去。
第一次聽取出席宴會的人反映情況,是從上午兩點鍾開始,到上午十點鍾暫告一個段落。第二次聽取情況的主要目的,看來是要把第一次個別問話時聽到的相互矛盾的情況弄清楚。
高橋署長拿來人事科長宇佐美的履曆,還有13個有嫌疑的人的名單,光野看了。他把宇佐美的履曆讀得特別仔細。
13個人畢竟人數過多,不實際接觸的話,光野對這張名單不能有什麼印象。
盡管如此,光野還是盡力記住這些人的姓名和他們進三榮公司任職了多少時間。
常務董事 橫溝健三 58歲 任職五年
總務局長 三隅陽三 40歲 任職五年
總務科長 熱 田 33歲 任職四年
總務科員 松下三郎 29歲 任職五年
總務科員 原田新吾 28歲 任職兩年
總務科員 尾崎芳男 28歲 任職兩年
總務科員 ……
《隱私知道得過多的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