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1957年)
卓如編目
錄從破舊的信說起--在東京大學講臺上(2)
詩人與政治(6)
爲了中日的永久和平--臨別寄東京大學學生(25)
歸來以後(28)
莫斯科的丁香和北京的菊花(31)
與小朋友談訪印之行(36)
印度之行(41)
我得了一條紅領巾(66)
我參加了一次動人的會見(71)
學習憲法草案的會和感想(74)
《冰心小說散文選集》自序(77)
回憶我在印度的日子(79)
友誼的展覽(86)
偉大的保證,偉大的關懷(88)
《印度童話集》〔印度〕穆·拉·安納德著(92)
我看了《一個女人的新生活》(150)
《吉檀迦利》〔印度〕泰戈爾著(155)
我控訴--看了日本電影《混血兒》以後(206)
印度重遊記(210)
好(217)
一人一篇(223)
訪日觀感(227)
廣島--控訴的城市(233)
值得同情的遭遇--印度電影《流者》觀後(240)
應該是趕緊動手的時候了(244)
日本紀行(247)
《廣島姑娘》(261)
爲和平而鬥爭的日本婦女(266)
陶奇的暑期日記(271)
一個母的建議(355)
“一位專家,幾萬兒童”(360)
還鄉雜記(366)
《喀布爾人》〔印度〕泰戈爾著(399)
《棄絕》〔印度〕泰戈爾著(409)
《素芭》〔印度〕泰戈爾著(418)
《許願的夜晚》〔印度〕安利塔·波利坦著(426)
《我寫歌》〔印度〕安利塔·波利坦著(428)
《一封信》〔印度〕安利塔·波利坦著(430)
給外華僑小朋友的一封信(432)
一個埃及的引員(436)
勇敢地向前吧,埃及的弟兄們(438)
《先知》前記(442)
小桔燈(445)
一個漁村女教師--介紹日本小說《二十四顆眼珠》(449)
我們應該怎樣做父母(462)
觀舞記--獻給印度舞蹈家卡拉瑪(465)
別踩了這朵花(469)
試談短篇小說(471)
西郊短簡(472)
從“到此一遊”說起(476)
我們拜訪了火星(480)
《泰戈爾詩選 》〔印度〕泰戈爾著(483)
我的秘密(599)
《薩·奈都詩選 》〔印度〕薩洛季妮·奈都著(605)
慶寄語海外的母
們(617)
莫斯科的上空(621)
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624)
第二顆人造衛星(626)
“面人郎”訪問記(628)
向埃及人民致敬(635)
1950年
從破舊的信說起
--在東京大學講臺上我從幼年時候起就知道著名的“紅門”了。
--這“紅門”日語叫“赤門”。戚或長輩中來過日本和由東京帝
大學畢業的人們,都是誇耀自己的“紅門”出身的,可見東京帝
大學的地位--它已在外
人中有相當高的評價了。
我自己在四年前就到過東京,首先參觀的是東大。那郁郁蔥蔥的林*道,莊嚴古雅的校舍,那許多往來的學生,都使我心中不覺湧出興奮而愉快的感情。
前年夏,應東大中文學科的聘請講學,我感到榮幸。今春又再次被邀請來講學。我不止是最早來的外
女
,而且也是最初在東大講學的外
婦女,這更使我感到興奮。
我從事教學有二十多年了。對我來說,最令人愉快、令人激奮的,莫過于接觸男女青年。過去的同事和我這樣說:
“我們教師過去沒有正確的思想引導學生,那時也不可能。但是今後,我們應當努力引導學生的思想走向正確的方向。”
我記住了這句名言。在過去二十年的經驗中,學生們給予我無數的激勵,無數的勸勉和無數的批評;他們是那樣的熱情,那樣的嚴謹,那樣的坦率和天真。這給了我勇氣,使我充滿了青春的活力。他們希望我不要停止,不要後退。特別在抗戰期間,學生們對我的照料和關懷,給我以無限的鼓勵和鞭策。記得一九三九年(或一九四○年)春,在華北的廣播中說我故去了,據說日本報紙也登載了這樣的消息。在此三四個月之後,我的丈夫吳文藻收到了在華北打遊擊的一位學生的信。這信不知經過了幾個月,通過了幾個戰區,才輾轉送來的,當拿到信時,已破舊不堪了。
這信中寫道:
“在戰地,有位外記者送我一本‘幻想評論’,其中記載有謝先生故去的新聞,我們無限悲傷。我還清楚地記得,謝先生喜歡穿藍布
服,謝先生的那溫柔的笑臉
謝先生一直是主張民主、擁護民主的,現在我們正需要建設最民主的時候,她卻突然離開我們去世了,我們怎能不悲痛呢!我們希望與您和您的孩子們一起,爲完成謝先生未完成的大業而努力
”
這封信使我感動,使我傷心!我多次地流下了熱淚。以後這個學生在華北戰場上壯烈地犧牲了;而我仍留在人間。但他對我所懷的印象和深摯之情,卻長久留在我的心裏。我該如何去努力呢!
我在東大的教室和校園裏,看到這兒的學生的臉上的表情和眼睛裏的神情,和我在中所看到的完全一樣。同樣是樸素的服裝,飽滿的熱情,追求知識的眼神,敏捷天真的動作;同樣地激發了我。遺憾的是因我沒有學過日語,不能隨意暢談。我對日本一切的理解,實在膚泛淺薄 。如果我能和學生們隨意暢談,我相信能有更多的東西貢獻于諸位面前。亞洲的和平和民主,是需要我們不懈的努力,中日兩
民需要我們真正的理解與合作。
我們追悔過去沈痛的教訓,需要重新展望未來!東大的學生們以我做爲“紅門”的客人接待,我希望在得到互相理解、共同合作的良機中不斷前進!一九五○年十月三日東京(本篇最初發表于《東大學生新聞》1950年10月26日。)1951年詩人與政治
中三千年的文學史上記載著爲數衆多的詩人,今天,我想從中選出代表著不同時代的五位詩人介紹給大家。
說到詩人,人們總以爲他們是什麼特殊的人。然而,所謂詩人並非特殊的人,你們大家都可能成爲詩人。按西方人的解釋,詩人必須是天才,而我們中人是不喜歡“天才”這個神秘措辭的。在中
,常用“聰明”來代替“天才”這個詞。所謂“聰”是指耳朵靈,“明”是指眼睛好……
《冰心全集第四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