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張恨水>風飄果市香

風飄果市香

張恨水作品

  “已涼天氣未寒時”,這句話用在江南于今都嫌過早,只有北平的中秋天氣,乃是恰合。我于北平中秋的賞識,有些出人意外,乃是根據“老mama大會”,“nainai經”而來,喜歡夜逛“果子市”。逛果子市的興趣,第一就是“已涼天氣未寒時”。第二是找詩意。第三是“起關”。第四是“踏月”。直到第五,才是買shui果。你願意讓我報告一下嗎?

  果子市並不專指哪個地方,東單(東單牌樓之簡稱,下仿此)、西單、東四、西四。東四的隆福寺、西四的白塔寺,北城的新街口,南城的菜市口,臨時會有果子市出現。早在yin曆十三的那天晚半晌兒,果子攤兒就在這些地方出現了。吃過晚飯,孩子們就嚷著要逛果子市。這事交給他們姥姥或ma嗎吧。我們還有三個鬥方名士(其實很少寫鬥方),或穿嘩叽西服,或穿薄呢長袍,在微微的西風敲打院子裏樹葉聲中,走出了大門。胡同裏的人家白粉牆上塗上了月光,先覺得身心上有一番輕松意味,順步遛到最近一個果子市,遠遠地就嗅到一片清芬(仿佛用清香兩字都不妥似的)。到了附近,小販將長短竹竿兒,挑出兩三個不帶罩子的電燈泡兒,高高低低,好像在街店屋檐外,挂了許多shui晶球,一片雪亮。在這電光下面,青中透白的鴨兒梨,堆山似的,放在攤案上。紅戛戛棗兒,紫的玫瑰葡萄,淡青的牛ru葡萄,用籮筐盛滿了,沿街放著。蘋果是比較珍貴一點兒的shui果,像擦了胭脂的胖娃娃臉蛋子,堆成各種樣式,放在藍布面的桌案上。石榴熟得笑破了口,露出帶醉的shui晶牙齒,也成堆放在那裏。其余是虎拉車(大花紅)、山裏紅(山楂)、海棠果兒,左一簸箕,右一筐子。一堆接著一堆。擺了半裏多路。老太太、少nainai、小jie、孩子們,成群的繞了這些shui果攤子,人擠有點兒,但並不嘈雜、因爲根本這是輕松的市場。大半邊月亮在頭上照著,不大的風吹動了女人的鬓發。大家在這環境裏斯斯文文的挑shui果,小販子沖著人直樂,很客氣地說:“這梨又脆又甜,你不稱上點兒?”我疑心在君子guo

  哪裏來的這一陣濃香,我想。呵!上風順,有個花攤子,電燈下一根橫索,成串的挂了紫碧葡萄還帶了綠葉兒,下面一只shui桶,放了成捆的晚香玉和玉簪花,也有些五se馬蹄蓮。另一只桶,飄上兩片嫩荷葉,放著成捆的嫩香蓮和紅白蓮花,最可愛的是一條條的藕,又白又肥,se調配得那樣好看。

  十點鍾了,提了幾個大鮮荷葉包兒回去。胡同裏月已當頂,土地上像鋪了shui銀。人家院牆裏伸出來的樹頭,留下一叢叢的輕影,面上有點涼飕飕,但身上並不冷。胡同裏很少行人,自己聽到自己的腳步響,籲籲嗚嗚,不知是哪裏送來幾句洞蕭聲。我心裏有一首詩,但我捉不住她,她仿佛在半空中。

《風飄果市香》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張恨水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