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喜現在已經是六十歲的和尚了,王四爹的眼睛裏恐怕還是那赤腳癞頭一日要挑二十四擔灌園的沙彌哩——這位老爹,三十年前就不大看得清楚人。
金喜第一次在街上出現,就是拄一根棍子站在王四爹門口,給王四爹的狗揀那褲子遮掩不到的地方咬去了一塊肉,王四爹可憐他,才把他薦到火神廟做徒弟。
冬天,吃過早飯,王四爹照常牽一大群孫子走來廟門口曬太陽,幾十步以外就喊金喜,金喜也啊的一聲跑將出迎接。金喜見了王四爹,小到同王四爹的孫子一般小了:“爹爹,孩兒的面龐一點也看不見嗎?”可惜王四爹實在是看不見,金喜的嘴巴笑張得塞得下一個拳頭。
王四爹有時倒在椅子上睡午覺,小猴兒們抓胡子的抓胡子,牽長褂角的牽長褂角,非把老爹吵得站起來,不肯放手;站起來了,猴兒們就算不再吵,王四爹自己也是要走的了。金喜從樓上嘭咚嘭咚的下來,一個孩子塞一掌五香糖豆,這卻喜得王四爹看不見,不然,孩子會哭,金喜的面子也要掃一層光:豆子黴得長了許多的綠斑斑!——王四爹不怕他的孫子吃下去壞肚子嗎?然而金喜總不能不說是一番苦心:從正月初一起,有人上廟許願,買給菩薩面前的貢果,都一碟一碟的攢積在罐頭。
金喜上街割肉,一年也有三回,都是割給王四爹煨湯的。要在別個,一定免不了屠戶的盤問:“和尚哭葷呵!”——屠戶也並非關心風化,這樣一恐嚇,可以多搭幾塊骨頭罷了。然而金喜,誰也敬重他的修行,把錢交貨,提在手上撞過正街。
王四爹是決不讓金喜空籃轉頭的:端午,中秋裝些糯米粑;年節,粑不算,還要包一大包炒米。金喜萬萬想不到這許多的回禮,而且照他的意見,這在來世都是償還不清的債。拿回到窗戶底下瞧了一瞧,卻又等耐不得平素煮飯的時分了。大米飯,一餐五海碗;粑,今天完了明天沒有,節省一點也要十二個。炒米無論如何不肯嘗,像那盛著五香糖豆的罐頭,樓上共是三四罐,一罐便是炒米。
黴雨時節,腰背酸疼,金喜一個人躺睡在上:雖也明知道吃了當年挑
的虧,然而不敢這樣想,這樣想便是追怨師父,罪過。樓上唧吱唧吱的響:“老鼠!又是老鼠!小女那個賤東西,整日不在家,白白的買魚她吃!”廟裏有一匹女貓——這也是金喜的一番苦心,女貓下兒,鄰舍的,尤其是王四爹的貓不見了,捉一匹去,多麼方便——名字叫做小女,吃飯,除了菩薩她當先,肚子滿了又出去,不是找男貓,便是探聽貓兒在哪一家給他們哺
。金喜閉著眼睛翻來翻去,最後還是翻起來踏上樓看一看。果然,罐頭都沒有以前密合。伸手摸炒米,“淺了好些哩!”摟下樓來,櫥櫃裏拿出升筒量著,“足足要少半升!”一面量,一面抓一把到嘴——這天中午便用不著煮飯,咀嚼著如同破絮一般的炒米,就算少了,也有四升半,另外還有泥壺裏一滿壺茶。
終日伴著金喜的,菩薩之外只有小寶——金喜的狗。小寶也並不是不出去逛,聽了金喜的一聲喚,立刻又搖頭擺尾的竄到金喜的面前。廟門口時常聚著許多狗打架,小寶也屢在裏面,然而他老是吠出金喜來幫忙。金喜向著別的狗擲一塊石頭,同時也給小寶一頓罵;倘若是小寶嗅著別的狗的尾巴,那便先擲小寶,再把被嗅的狗仔細一端詳,隨後遇見了,就揀起石頭來擲,不准攏到廟的近旁。有時正在煮飯,聽見門口打狗的喧鬧,以爲又是那油榨房放牛的小家夥在欺小寶,然而非得濾完了米不能夠出來——出來卻是小寶同那一匹狗在那裏屁挨屁
!一群放學的孩子,有的拍掌喝彩,有的拿著竹篙當著兩個屁
中間斫。小寶見了金喜,越是吠得厲害,然而金喜哪裏還來幫忙,從孩子的手上接過竹篙——兩個屁
卻已分開一溜煙跑了。
六月天,個個狗生虱,小寶蓬得像獅子一樣的毛發雖也稀疏了不少,然而光澤,這就因爲小寶也天天洗澡。出廟是坦,臨但是城牆,牆那邊橫著一條小河。太陽西斜到樹梢了,金喜穿一雙草鞋,捏一把芭扇;小寶飛奔在前面,頸上的銅鈴,叮當叮當的,一跑跑到河沿,金喜還落後好遠,便又跑轉頭來。金喜站在河中間,對著岸上的小寶招;小寶前兩只腳伏地,後兩只隨著尾巴不移地的跳,金喜催一聲快,已經跳下了,僅僅現出來一個黑腦殼。金喜把芭扇
在背後的褲腰,從荷包裏掏出篦子,一下一下的替小寶梳:小寶偶然一動彈,噴得金喜滿臉是
,金喜喝他一聲,再動便是一巴掌。
金喜自己也洗完了澡,端條板凳坐在門口乘涼;小寶尾巴墊著後,伸出
頭來籲籲的喘氣。那油榨房的牛都在沿著城根吃草;放牛的是兩個十四五歲的頑皮孩子,剛剛從城門洞的石條上醒了瞌睡,預備牽牛回家,見了小寶,迎面就是一塊石頭。金喜很歎惜似的罵道:“老板請了你們,沒有不倒黴的!牛老放在一個地方,那裏有這些草吃?”其中一個,一面解散纏在牛頭上的索,一面唱山歌:“和尚頭,光溜溜,燒開
,泡和尚的頭,”接著又喊,“師父不要見怪,我是說我的這個癞頭。”那一個確乎光得一根頭毛也沒有。金喜依然是關在心裏歎惜,小寶卻已氣憤憤的打上陣了。
金喜自己每天也要進四次香。第一次是貢給菩薩洗臉:二次三次,早午貢飯;最後一次,便是現在這黃昏時分請菩薩睡覺。像這六月炎天,皂布道袍,袖子拖到地下,也一個個扣子扣好;襪卻不穿,因爲師父曾經教過他,赤腳可以見佛。有時正在作揖,鄰近的婆子從門口喊道:“師父!我的
竄到你的菜園沒有?——怎的,今天上埘少了一只!”金喜好像沒有聽見似的,跪了又爬起來,爬起來又跪;
下了袍子,才盛氣的啐她一頓。“進香也比別的!打岔!”
天上是許多星;夜風吹布草氣息,夾著些微的意;野坂裏蝦螟的叫聲,如同
泡翻騰騰的,分不清這個和那個的界線;城門洞橫著四五張竹榻,都是做工的夥計特爲來趕涼快。只有金喜,拜了菩薩就關在家給蚊子咬,然而到現在已經是二十年的習慣了。
二十年前,正是這樣一個晚上,還添了一輪月亮,不過沒有小寶。坦,望去好像是一大塊青苔,金喜坐在上面,腦殼彎到膝頭——幽幽幾陣風吹得入睡了。忽然一仰,眼睛也就一張開,——“那不是兩個人嗎?”是的,一個面著城牆,黑頭白身,還正在講話,女人的聲音!那一個似乎是赤膊,下身也是白的。金喜明白了,左望不是,右望也不是;擡頭,一片青天,點綴著幾朵浮雲——好大的鏡子呵!一,兩,不是他們的倒像嗎?金喜頭上也有一朵哩。月亮已經射不過……
《火神廟的和尚》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