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性而上的迷失上一小節]個使她極其惡心的男人,被對方糾纏不休,她就可能說出另外一些理論:你怎麼這樣不克製自己呢?怎麼這樣缺乏理智呢?你只能讓我惡心,我從沒有見過像你這樣無恥的人……
這個女子的理智論和反理智論兼備,只是隨時根據具情況各派其用,各得其所。你能說她是“理智派”還是“感情派”?同樣,如果她心愛的丈夫另有新歡,要抛棄她了,她可能要大談婚姻的神聖
;時隔不久如果她找到了更可心的人,對方是人家的丈夫,她就可能要大談婚姻的荒謬
。你能說她是衛道士還是第三者亂
?如此等等。
理論、觀念、概念之類,一到實際中總是爲利慾所用。尤其在最虛無又最實用的現代,在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中間,理論通常只是某種利慾格局的現,標示出理論者在這個格局中的方位和行動態勢。一般來說,每一個人在這個利慾格局中都是強者又都是弱者——只是相對于不同的方面而言。因此每一個人都萬法皆備于我,都是潛在的理論全息
,從原則上說,是可以接受任何理論的,是需要任何理論的。用這一種而不用那一種,基本上取決于利慾的牽引。但這決不妨礙對付格局中的其它方面的時候,或者在整個格局發生變化的時候,人們及時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理論面目。比如一個大街上的革新派,完全可能是家裏的保守派;一個下級面前的集權派,完全可能是上級面前的民主派。
這種情形難免使人沮喪:你能打起精神來與這些堂而皇之的理論較個真嗎?
縱慾論在實際生活那裏,通常是求愛術的演習,到時候與自述不幸、請吃請喝、看手相、下跪等等合用,也有點像征服大戰時的勸降書。若碰上惡心的糾纏者,他們東張西望決不會說得這麼滔滔不絕。他們求愛難而拒愛易,習慣于珍視自己的慾望而漠視他人的慾望, 滿腦子都是美事,因此較爲偏好縱慾說。就像一些初入商界的毛頭小子,只算收入不算支出,怎麼算都是賺大錢,不大准備破産時的說辭和安身之。
他們中的一些人通常不喜歡讀書這類累人的活,瞟一瞟電視翻翻序跋當然也足夠開侃。所以他們的宣言總是豐繁而又混亂,尤其不適宜有些呆氣的人來逐字逐句地較真。比如他們好談弗洛伊德,從他的“裏比多”滿足原理中來汲取自己偷情的勇氣,他們不知道或不願意知道,正是這一個弗洛伊德強調慾壓抑才能産生心理能量的升華,才得以創造科學和藝術,使人類
離原始和物質的狀態。他們也好談m.巴特、j德裏達以及後現代主義,用“差延”、“解構”、“顛複”等等眼來威懾文明規範,力求回複人的自然原態。他們不知道或不願意知道,巴特們的文化分析正是從所謂“自然原態”下刀,其理論基點就是揭示“自然原態”的欺騙
、虛妄
,是一種統治人類太久的神話。一切都是文本,人的一切都免不了文化的侵染。巴特們正是從這一點開始與傳統的人本主義和人道主義割席分道,開始了天才的叛逆。用他們來聲張“自然原態”或“人之本
”,哪兒跟哪兒?
很有些人,從不曾注意弗洛伊德和巴特的差別,不曾注意尼采和薩特的差別,不曾注意孔子和毛澤東的差別,最大的本領只是注意名人和非名人的差別,時髦與不時髦的差別。他們擅長把一切時髦的術語搜羅起來,一古腦兒地用上。就像一個鄉下小鎮的姑娘闖進大都市之後,把商店裏一切好看的化妝品都抹在自己臉上。這也是一種。
pastiche——拼湊,雜拌,瞎攪和,以五顔六的臉作爲時標准像。
一直有人嘗試辦專供婦女看的情雜志,但屢屢失敗,顧客寥落。不能說男
的身
天生醜陋不堪入目,也不能說婦女還缺乏足夠的勇氣沖破禮教——某些西方女子躶泳躶舞躶行都不怕了還怕一本雜志?這都不是原因,至少不是最重要的原因。這個現象只是證明:身
不太被女
看重,沒有出版商想象的那種誘惑力。女
對男
來者不拒,常常是男作家在通俗雜志裏自我滿足的誇張,是一種對女
的訓練。
在這一點上,女人與男人很不一樣。
有些專家一般地認爲,男
天生地有多戀傾向,而女
天生地有獨戀傾向,很多流行小冊子都作如是說。多戀使人想到獸類,似乎男人多獸
,常常適合“獸
發作”之類的描述。獨戀使人想到多是“從一而終”的鳥類,似乎女人多鳥
,“小鳥依人”之類的形容就順理成章。這種看法其實並不真實。女
來自人類進化的統一過程,不是另走捷徑直接從天上飛臨地面的鳥人。進入工業社會之後,如果讓妻子少一點對丈夫的經濟依附
,多一點走出家門與更多異
交往的機會,等等,她們也能朝秦暮楚地“小蜜”“小情”起來。
女與男
的不同,在于她們無論獨戀還是多戀,對男人的挑選還是要審慎得多,苛刻得多。大多男人在尋找
對象時重在外表的姿
,尤其獵
過多時最害怕投入感情,對方要死要活卿卿我我的纏綿只會使他們感到多余,瑣屑,沈重,累人,吃不消。而大多女人在尋找
對象時重在內質,重在心智,能力,氣度和品德——盡管不同文化態度的女人們標准不一,有些人可能會追隨時風,采用金錢、權勢之類的尺度,但她們總是挑選尺度上的較高值,作爲對男人的要求,看重內質與其他女人沒有什麼兩樣。俗話說“男子無醜相”,女
多把相貌作爲次等的要求,一心要尋求內質優秀的男人來點燃自己的情感。明白此理的男人,在正常情況下的求愛,總是要千方百計表現自己或是勇武,或是高尚,或是學貫中西,或是俏皮話滿腹,如此等等,形成精神吸引,才能打動對方的春心。經驗每每證明,男子無情亦可慾,較爲容易亢奮。而女人一般只有在精神之光的撫照下,在愛意濃厚情緒熱烈之時,才能出現交合中的
gāo cháo。從這一點來看,男人的
活動可以說是“
慾主導”型,而女人的
活動可以說是“情戀主導”型。
男人重“慾”,嫖娼就不足爲怪。女人重“情”,即便找面首也多是情人或准情人——在武則天、葉卡德琳娜一類宮廷“婬妖”的傳說中,也總有情意綿綿甚至感天動地的情節,不似紅燈區裏的交換那麼簡單。男子的同戀,多半有肉
關系。而女子的同
戀,多半只有精神的交感。男子的征婚廣告,常常會誇示自己的責任感和能力(以存款、學曆等等爲證),並宣言“酷愛哲學和文學”——他們知道女人需要什麼。女子的征婚手段,常常是一張悅目的豔照足矣——她們知道男人需要什麼。
這並非說女都是柏拉圖,尤其一些風塵女子作爲被金……
《性而上的迷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