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蜻蜓發卡上一小節]失去了友情哇!”
“那……”
“別瞪著我。電話還是要打的。逐個告訴們,發卡並沒丟。你不過是跟大家開個玩笑…”
“我……跟大家開個玩笑?”
“你只有這麼說,平白無故地受了懷疑的那幾個,才不再覺得背了黑鍋啊!”
女友的話不無道理。
她那麼做了。
女友還希望她能明智地給那個偷了發卡的女人打同樣內容的電話,說否則不等于將她的懷疑告訴了人家麼?
這個建議她沒接受。
明明偷了我視如珍寶的東西,我還要打電話聲明我是在和她開玩笑——才不做這麼下賤的事兒呢!
她恨死偷她發卡的女人了。
她從別的女人的話中聽出,她們其實都沒徹底地解除對她的不滿。盡管她一再強調自己純粹是百無聊賴地開玩笑,一再檢討開那樣的玩笑多麼不對……
晚上,她將臉伏在枕上哭了一通——丈夫回家後怎麼對丈夫講呢?若他歡天喜地捧給她一只換了的盒子,而她說價值三千美金的發卡被人偷了,丈夫會是何種表情喲?他能不追問麼?她能告訴他是被她女友中的一個偷走的麼?竟與賊爲友難道不也是她的羞恥麼?
那會兒,在另一個家正是深夜。
星級賓館客房裏的電話擾醒了她的丈夫。
“可愛的先生,您一定忘了,在飛機上,您將您要送給的生日禮物,讓我替您收在我隨身的挎包裏了。您不打算到我的房間裏來取走它麼?”
法女郎的聲音充滿誘惑。
英男人喜出望外地回答:“不過我已改變了初衷,不是要取回它,而是要當面贈給你……”
發卡卻是被那個始終與她保持著友好關系的女人偷去的。那個女人偷它的目的和動機都較爲複雜。那個女人不是沖著它值三千美金才偷它的,也不是因爲愛美才偷它的,實際上她已經超過了戴那樣一枚發卡更顯得可愛的年齡。
她主要是由于破壞的慾念才偷的。是的,是這樣的;看到別的女人擁有了一件好東西而快樂,對她是一種痛苦。破壞那快樂,使那快樂變成懊喪和煩惱,一向是蟄伏在她潛意識裏的強烈的沖動……
在那個女人的生日那一天,被偷去了蜻蜓發卡的女人接到了丈夫從外打來的電話。在電話裏他說由于商務纏身不能如期回家了。這電話使他的妻子那一天甚覺無聊。她已經沒勇氣像從前無聊的時候那樣與女友們在電話裏長時間地交談解悶兒了,因爲她們都不會再以從前那種友好態度對待她了。惟一還可能通過電話陪她閑聊的女人,便是那個偷了她的發卡,而又是最徹底地被她排除了懷疑的女人。
她記著那一天是對方的生日。她撥通了對方家裏的電話,祝賀對方生日愉快。
對方問:“你猜我收到的最使我喜歡的生日禮物是什麼?”
她猜了幾次沒猜中。
“讓我告訴你吧,也是一枚發卡。”
“也是……一枚發卡?”
“對。一枚藍玉石的,蜻蜓造型的發卡。”
“……”
“和你有的那一枚一模一樣。”
“……”
“也是我丈夫爲我買的。”
“……”
“也是從外買的。”
“……”
“也是三千美金。”
“……”
“總之你若看到了,肯定會以爲是你的。但它當然不是你的。因爲你的別在你家的大扇面上。還是別在那朵荷花上麼?”
她良久才冷冷地擠出一句話:“不,我的那枚蜻蜓發卡被人偷走了。”
“別開玩笑了!”
“我沒開玩笑,這一點你是清楚的。”
“你明明在開玩笑嘛。難道你沒有因爲開過一次這樣的玩笑向們賠禮道歉,請
們原諒你麼?不好的玩笑是絕不可以開第二次的呀……”
“……”
“猜我正在家裏幹什麼?”
“……”
“我也像你一樣,請了些朋好友到家裏來欣賞我這枚價值三千美元的蜻蜓發卡,它可爲我的生日增光添彩啦!”
“……”
“想聽聽我的客人們對它的贊歎麼?”
那女人的話證明她那一時刻高興極了。
那女人的丈夫才不會給她買價值三千美元的發卡呢!雖然他想買也是買得起的。這一點是她心口的痛。所以她偏要說也是自己的丈夫給自己買的生日禮物。那麼說時她感到從沒有過的快樂,因爲想到了她根本不會相信而快樂。對方似乎通過氣她,也氣了天下所有被丈夫們心肝兒寶貝兒似的愛著的幸福的妻子們……
她啪地放下了電話。
她此時才恍然大悟究竟是誰偷去了她的發卡;偷去了她的發卡還使她自己口一一向女友們解釋自己的發卡並沒丟,說丟了只不過是一次開得不當的玩笑;她現在競沒法兒向
們指斥對方的可恥行徑了——對方說得對,“不好的玩笑是不可以開第二次的”……
對方不但偷了她的發卡,還使她失去了友情,還使她遭到不滿,使一位從前關系密的女友與她絕交……
她幾乎氣得暈倒了……
第二天她一病不起……
小阿姨吊著臉子服侍她,一反常態,仿佛喜兒被迫服侍黃世仁他似的……
她一想到自己在病著,不敢發作,惟恐小阿姨賭氣而去,病著的自己沒人服侍了。于是只有講點兒“統戰”策略,和顔悅地輕喚低遣……
偷了她蜻蜓發卡的女人家裏,至愛朋們竟也在前一天下午5時左右大反其目起來——那女人放下電話,見客廳裏只有她自己,至愛
朋們都到餐廳去了。
她走入餐廳,將坐未坐地問:“那東西有人替我收好了吧?”
衆人當然明白她問的是什麼。
她指著她小姑子說,她小姑子最後一個欣賞來著。
當嫂子的于是將目光轉向小姑子,那小姑子正不知爲何氣嘟嘟的,一張濃妝豔抹的臉像一塊花布似的垂耷著,仿佛誰欠了她一大筆錢賴賬不還。
她對嫂子不理不睬地說:“我能揣自己兜裏麼?”
當嫂子的追問:“那你放哪了?”
“就放桌上了!”
當嫂子的一轉身離開餐廳,片刻回來目光咄咄瞪著小姑子說:“桌上沒有!”
那小姑子聳聳肩:“我明明放在桌上了!”
當嫂子的不由得又看自己的……
她說:“是她最後一個拿在手裏的嘛。”
夫道:“我也作證。”
小姑子的丈夫冷冷地說:“這是幹什麼,三堂會審啊?用得著作證這種詞麼?”
當嫂子的有點兒火了:“別激頭掰臉的!價值三千美元的東西一轉眼不見了,還不許問問麼?”……
《蜻蜓發卡》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