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只做一個夢。做來做去,老只是夢見鞋;鞋丟了,鞋扔了,鞋忘了,鞋壞了,鞋叫人搶了,還有鞋變了——那就希奇古怪了。我在夢裏老是找鞋,搶鞋,搶住、挾住、護住鞋,爲鞋拼死打架……有時候驚醒,一身冷汗。若是千辛萬苦把鞋穿上,那就渾身松軟,蘇蘇癢癢地睡沈了。”
諸位,這叫什麼話?癡話?怪話?孩子話?說這話的人不該身高一米八九,大手大腳,也不該一大把年紀。更用不著臉容嚴肅,態度認真,影子都不帶邪的正派,滴得下的誠懇……各種優秀品德擺齊了在那裏!不過以夢論夢,總還要添佐料好比是幽默才好。這好比吃炝蝦,必須要有點醋。若沒有醋,就算炝不成。
故事還要說下去,看起來這位一生只做鞋夢的,合著五個大字“正經、老、大、漢”。指望他談笑風生肯定不可能,那就大家夥兒多一份心,幫著添點小趣味,蘸點小幽默——啊,你搖頭了,白搭?少費話,先看鞋。
正經老大漢腳上,穿著一雙黑大蓋松緊口的布鞋。有人竟敢叫懶鞋,腳一進去種神、拱拱就穿好了,全不費事。“浩劫”開始的年頭,男紅衛兵非這不穿,非這,難免和封資修沾邊。其實紅衛兵沒有研究過鞋史,鞋史學家又說不得話,因爲“史”和“屎”同音,當時劃了等號。後來,到了冬天,估計是從女紅衛兵開始,穿上翻皮高腰大兵式皮鞋。最好不是仿造,若是直接從大兵腳上
下來,那女紅衛兵的眼睛就滴溜溜轉了。
請你不要小看了鞋,請你想想指著鞋有過多少俗話、笑話、成語、典故……還有心理分析,時代意識,審美觀念……聽著,正經老大漢說話了:“我小時候家裏窮,穿不上鞋,大冬天都光腳丫子。站在那裏曬太陽,都是一只光腳落地,另一只光腳踩在落地的光腳背上,這樣,兩只腳都暖和一點。過一會兒,倒一倒腳,另一只落地,這一只踩上去,再過一會兒,這一只落地,另一只……好,好,簡單點說。
“十來歲的時候,爹想著大半輩子吃的虧海了。總結經驗,認定不識字、睜眼瞎、一抹黑是個大緣故。盤算著咬咬牙、勒勒腰帶、硬硬頭皮,好歹讓我上學去。我們村裏有個私塾,也不過一明一暗一裏一外一個套間。老師住在裏間,外間是教室,頂多十來個孩子圈在那裏。可是不能小看,上方供著夫子聖人,跟孔廟似的,比土地廟神氣多了。拿土地爺尋點開心是常事兒,誰也不敢和孔聖人嬉皮笑臉。規矩挺多,其中一條就把土地廟比下去:不許光腳丫子進學堂。
“我有個老舅,貨郎出身,混成了個跑買賣的,也望著開店、有著有落、坐地分肥、當上掌櫃。一力撺掇我上學,日後好給他寫帳、扒拉算盤,進出流,這在我爹娘心坎裏,也是一片錦繡前程。老舅給我捎來一雙鞋,別說小孩家家我了,爹娘都仿佛沒見過,捧在手裏眼也花了,眼淚
也‘漾’出來了。那是一雙大蓋松緊黑布鞋!和現在腳上穿的差不多,可能扣眼兒靠前點兒、鞋臉短點兒、鞋頭方點兒。這路鞋四五十年沒大改樣,是經得起考驗的。不過早先沒有塑料皮底,都是毛邊、袼褙、千針麻線。
“這路鞋也沒有時髦過,仿佛生來就是老古板樣兒。紅衛兵那陣非它不穿,滿街凡大模大樣的,走路中間的,把人打翻在地還踩上一只腳的,都是這路鞋!這威武可是鞋史上史無前例的事。誰剛才說鞋史來著,真得寫上一筆。對,寫上男紅衛兵。那女紅衛兵腳頭更硬,他們興高腰翻皮鞋。
“不過半個世紀以前,農村窮地方,光腳丫孩子手裏捧上這麼雙鞋,見都沒見過,哪還古板?覺著洋還洋不過來呢?那松緊帶,洋貨。有扣眼兒又不管扣,洋花活兒。我洗洗腳,搓掉腳泥。怎麼搓呀,我娘燒讓我燙腳,燙紅了腳皮,使磚頭碴搓一遍,使爐灰碴搓一遍,晾幹、撣淨、橫下一條心,把腳往鞋裏一樣、神神、拱拱、扭扭……不知打哪兒起,只知渾身蘇蘇癢癢——一點也不錯,我一輩子都記得,是渾身蘇蘇癢癢。下細分析起來的話,血管先漲後蘇蘇,神經先熱後癢癢。”
正經老大漢說到這裏,臉面拉長繃緊,可是皮透紅,眼
帶澀。聽他說話的人裏邊,有兩個本來已經張開笑口,也在兩腮僵化。不由得納悶起來:這臉
是什麼成
?
“我家離學堂才二裏地,可是要穿過雜木林子、亂葬崗子、坑坑窪窪不坑不窪還得說是注子。別說刮風下雨,就是好天兒,我也是光腳丫走路,把鞋挾在胳肢窩裏,到了學堂門口,拿塊布擦擦腳,穿上。放學一出學堂門兒,馬上下。上學的孩子還能不淘氣,少不了逗我、哄我、嚇唬我、捉弄我、推我、搡我、故意找我打架,我只要一張胳臂,鞋就掉地上了。他們搶在手裏扔過來扔過去,忽然沒了,藏起來了。我個兒大,可是總覺著本身是窮孩子,比人矮一頭,凡事忍著點兒。可是只要一不見了鞋,我就按不住
子。我的
子是牛
子,不發作的時候騎著轉圈都行,發作起來就犟頭犟腦直往前拱。孩子們好比鬥牛,不鬥到拼命不開心。鞋就成了鬥牛的紅布,他們拿我鬥牛玩兒。我常常爲這雙鞋鼻青臉腫,頭破血流。”
正經老大漢是個說實話的主,說到童年的境,實打實動人。說到自己的
格,除了實,還分析中肯。聽說話的人裏邊,都有了一兩聲唏留。不過一說到發作起來犟頭犟腦,他低低腦袋,神神脖子,腦袋上只差兩個犄角,可也腦門蹦筋,眼白充血,那黑眼珠子呢,竟牛那樣蠻,狠,昏暗無光。聽者心驚,唏留聲斷。
“後來,日本打到我們村,跟著八路也到村裏來了,我參了軍。大家吃什麼我也吃什麼,要餓著都餓著,反正不用自己心。鞋,穿的是公家發的,也是發什麼穿什麼。行軍打仗,倒頭就睡,顧不上做夢。零零碎碎做點,也還是鞋,也還是丟鞋找鞋那一套。有公家給鞋呀!同志們階級友愛不搶鞋呀,莫名其妙。
“後來進了城,不但穿鞋不是問題,還有車好坐了。反右那年,要右派名單,要百分比。有個書記找我的毛病,我急了,我說要上,咱們兩個一塊兒上名單,我的牛脾氣發作了,犟著非要名單上書記第一名,我第二。憑據?把眼一黑我也有。
“犟是犟,黑糊糊鑽在被窩裏也睡不好,剛迷糊著了就夢著鞋,鞋丟了、鞋沒了,鞋叫人搶了。有回淘氣的孩子們一聲喊,鬼似的一‘’沒有人了。鞋呢,我遍地的找,地上光溜溜。忽然看見一個墳頭,下邊有個黑窟窿,我趴到地上,往裏看,黑糊糊裏又有點暗紅暗紅的,心想那是我的鞋吧,伸手進去,進不去,抻抻扭扭的,進去了,摸著鞋了,往外退,誰知那鞋變了,……
《夢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